第十屆棗台青少年藝術交流夏令營團隊走進西集

8月23日上午,由中華經緯經貿文化交流協會主辦的“2018‘一脈相承,兩岸同心’第十屆棗臺青少年藝術交流夏令營”團隊的30餘名青少年及其老師、家長走進山東省棗莊市山亭區西集鎮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甘言地的工作室和伏裡土陶展覽館,參觀、親手製作伏裡土陶;面對面體驗博大精深的、具有五千多年文化底蘊的、國家級地理證明商標的伏裡土陶文化。

活動中,市、區、鎮相關領導給現場製作獲得前五名優異成績的青少年頒發了(伏裡土陶)實物獎品。

第十屆棗臺青少年藝術交流夏令營團隊走進西集

第十屆棗臺青少年藝術交流夏令營團隊走進西集

第十屆棗臺青少年藝術交流夏令營團隊走進西集

鏈接: 伏里民間土陶藝術品,具有原始社會新石器時期的型制、漢代和南北朝濃郁的風韻、明清吸收其他姊妹藝術長處的印痕等特點。據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建新遺址(新石器時代)發掘論證,伏裡土陶的生產史已有5600餘年,且各個朝風尚印清晰,形成了自己荒誕不經反其實的藝術造型和花紋飾綴特色,具有一定的考古價值。

目前,產品已流入世界30多個國家和地區,被中國美術館、中國藝術研究院、日本玩具博物館、日本人型玩具學會收藏,被譽為山東土陶藝術品種之中獨系發展起來的稀有藝術品種,是傳流於地面的稀有土陶文物。

2006年,伏裡土陶被列入山東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3年獲得國家地理證明商標和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第十屆棗臺青少年藝術交流夏令營團隊走進西集

圖一: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甘言地向青少年介紹伏裡土陶文化;

第十屆棗臺青少年藝術交流夏令營團隊走進西集

圖二:伏裡土陶製作體驗現場;

第十屆棗臺青少年藝術交流夏令營團隊走進西集

圖三:“2018‘一脈相承,兩岸同心’第十屆棗臺青少年藝術交流夏令營”團隊及陪同領導在伏裡土陶展覽館前合影留念。

(趙連友 攝影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