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劉秀被稱爲位面之子?再牛的編劇也編不出這樣的開掛人生

西漢末年王莽篡權,導致天下大亂,劉秀幾乎以一己之力力挽狂瀾,不但消滅了王莽還建立了東漢王朝,其一生作為簡直是讓人歎為觀止,即便你寫出一部精彩絕倫的穿越小說,也未必有劉秀的生平那般精彩,所以有些人說劉秀是“位面之子”,意思就是他是上天派來做某件事情的,命中註定只會勝利不會失敗。

位面之子,天選之人——光武大帝劉秀

為什麼劉秀被稱為位面之子?再牛的編劇也編不出這樣的開掛人生

說起來,劉秀也算是漢室宗親(就像後來的大耳賊)。但是由於漢代的推恩令,所以皇族們都是一代不如一代,等傳到劉秀這個小小旁支時,就只是鄉間的土豪而已。雖然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是個人物,父親還當過一段時間的底層公務員,但在整個天下屁都不是,像他們這樣的劉氏後裔沒有一萬也有八千。劉秀在家族中也並不算什麼,上面有兩個哥哥兩個姐姐,下面有一個妹妹,劉秀只是家裡一個性格偏向文靜,愛讀書的小兒子。

劉秀9歲時,父親去世,叔父撫養他直至成人。成年後的小夥子劉秀依然文靜低調,最喜歡的是種田……他的大哥劉縯則完全相反,年輕氣盛,喜歡結交各種豪俠,是一個鋒芒畢露的猛士。大哥很愛護這些弟弟妹妹,常常拍著劉秀的頭說:“如果我是劉邦,你就是劉邦的弟弟,咱們比比看誰將來有出息,哈哈!”

為什麼劉秀被稱為位面之子?再牛的編劇也編不出這樣的開掛人生

劉秀的二姐嫁給了新野的鄧晨,而鄧家與新野的真正豪門世家陰家(這可是名相管仲的後裔)也是親戚,所以在走親戚的過程中遇到了陰家的豪門千金陰麗華。後世李太白曾經有詩讚頌她的美貌“麗華秀玉色,漢女嬌朱顏”,能在歷史上以美貌揚名的女子,得有多麼的漂亮!不過美貌可不是陰麗華的全部——這可是整個位面為未來的帝王準備好的皇后,是天生套有女主角模板的人。除了絕世的美貌,還有溫柔的性格、善良的心地、寬廣的胸懷、富有的家財……當然,這兩個年輕人初見時並沒有想到以後整個世界都是他們的,我們可以相信他們只是一對互相一見鍾情的男女而已(恐怕更多的還是男主角的單相思,因為那時候女神才十歲左右,劉秀你個蘿莉控)。

為什麼劉秀被稱為位面之子?再牛的編劇也編不出這樣的開掛人生

劉秀19歲時參加了高考(這是王莽同志的擴大招生政策),有幸考中了,成為一名光榮的太學生,去了京城繼續讀書深造。要考試了讀讀書,考完了打工掙點錢(劉秀那會還成立了一家小物流公司),有錢了喝喝酒,喝醉了打群架,跟一群聊得來的同學們鬼混,留下一大堆又中二又羞恥的回憶。在京城期間,劉秀看到了百官出巡的壯觀場面,對走在隊列最前的執金吾(類似於警察局長)最為羨慕,於是發出了“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的千古感慨。在一個太學生的心目中,這輩子能當上京城的警察局長,能娶到自己心目中的女神,人生足矣!要求越高人生越不幸福,劉秀很明白這一點。

但是天命是不可違背的。先是有奇怪的流言傳出,小孩子們都在唱“劉秀當為天子”。當然,大家都不認為這是指窮學生劉秀,都以為這是說的是當時的國師劉歆——這哥們最喜歡研究八卦讖緯之學,還剛剛給自己改了個名字也叫劉秀,怎麼看都是他嫌疑最大。

在一次聚會上,說起這個讖語時,劉秀自己還提到“這個劉秀說不定指的就是我呢”,大家都哈哈大笑。但也確實有人把這個事記在了心裡,有幾個人一邊喝酒,一邊看著窮學生劉秀憤憤而去的背影,心中作出了決斷。

拿到太學生畢業證書(或者肄業證書)後,劉秀就像現在的大學生一樣,畢業的同時也失業了。王莽同志只學到了擴招,但完全沒想到要給畢業生們分配工作,所以大群的畢業生們只好罵罵咧咧地各回各家。劉秀也回到了故鄉,繼續拿起鋤頭,繼續種田、販賣糧食……如果順利的話,劉秀會用他的聰明才智賺到更多的錢,買更多的地,種出更多的糧食。也許他會成為富甲一方的大糧商大地主,娶幾個漂亮的妻妾,過上沒羞沒臊的生活,但終究會與出身豪門的女神漸行漸遠。

為什麼劉秀被稱為位面之子?再牛的編劇也編不出這樣的開掛人生

那個年代,講究的是上陣親兄弟,而且大哥劉縯多年來廣交豪傑,絕對是更有王霸之氣的人物,所以起兵是以劉縯為首,南陽的劉氏親友和市井豪傑們一併加入。人並不多,由於都是親戚,所以老少都有,拖家帶口。裝備也很差,除了必要的一些兵器以外,連馬都沒有,劉秀又常常將搶到的戰馬讓給別人,於是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他的坐騎都是牛……

成軍之初最艱難,一同謀劃起兵的李通父子洩密被殺,正當人心惶惶之際,劉秀故意穿了一身盔甲,在大街上走過去。大家看到以後都議論說,“連劉秀這樣的老實人都準備好了,我們還怕個鳥”,於是人心穩定。劉秀兄弟在每次作戰之時也是身先士卒,衝鋒在前,所以部隊也越來越壯大。當時正是天下大亂,各地豪傑紛紛起義的時代。為了能更有效地保全自己,擴大聲勢,劉縯劉秀兄弟率軍加入了綠林軍(當時最大的一股起義軍力量),很快也成為綠林軍中的重要力量之一。

隨著綠林軍南征北戰,實力越來越強,綠林軍高層們決定推選一位漢室宗親做皇帝,好打起大義的名號與王莽戰鬥。有不少人看好劉縯,認為他有威名,重義氣,可以做一個好領導。但更多的人怕劉縯稱帝后無法控制,所以就擁立了一個性格懦弱好控制的人劉玄登基,史稱更始皇帝。

兩萬人大敗王莽四十萬軍隊

劉秀在劉玄稱更始帝后,成為更始帝的部下,由於更始帝以漢為國號,反對王莽的統治,王莽就遣大司空王邑、大司徒王尋發各州郡精兵共四十二萬撲向昆陽和宛城一線,力圖一舉撲滅新生的更始政權。

而劉秀僅有九千人守昆陽,戰況危機,於是劉秀率領十三個人到周邊去搬救兵,調集了一萬七千精兵馳援昆陽,由於王邑和王勳輕敵,加上攻城乏力,被劉秀打個措手不及,王莽軍大亂,城內的人看到城外劉秀取勝,也殺出城外,裡應外合打的王莽軍潰不成軍,紛紛奪路逃命,互相踐踏,積屍遍野。此時突然大風飛瓦,暴雨如注,滍水暴漲,王莽軍萬餘人涉水被淹死,滍水為之不流。

為什麼劉秀被稱為位面之子?再牛的編劇也編不出這樣的開掛人生

昆陽一戰之後,王莽新朝的武力根基被摧毀殆盡,偏將軍劉秀名動天下。以前總是躲在大哥劉演背後的小兄弟,一躍而成為冉冉升起的將星。位面之子是有光環加持的,不然怎麼解釋這個時候出現的異象呢,而王莽的主力軍也被劉秀消滅,沒過多久劉玄攻入長安,王莽也在亂軍中被殺,新朝滅亡。劉秀有首功。

正當劉秀挾大勝之威,繼續攻城略地之時,一個噩耗傳來:他的大哥劉演,被更始帝所殺。

這結局其實也其實更適合坐這個王位。而且劉秀昆陽大勝以後,南陽派系即將羽翼豐滿,難以制衡。為了自己的皇冠和腦袋,更始帝以劉演的某部下意圖謀反為藉口,先下手誅殺了他。

此時,劉秀陷入了兩難狀態。是乾脆起兵連更始帝一起反了,還是險中求活?劉秀選擇了後者。他立刻放下前線的軍權,孤身返回向更始帝當面謝罪。他又發揮出了多年來低調謙遜的本色,除了謝罪以外就是閉門不出,不與其他任何人接觸,連昆陽大戰的戰績也絕口不提。更始帝看到劉秀如此低調,心中不由得非常慚愧——本來劉氏兄弟就立有大功,現在又以莫須有的罪名殺了人家大哥,難道真的要斬草除根,連劉秀一起殺了?其實舊綠林軍的高層們都建議殺了乾淨,但在更始帝的面子和冥冥中的天意作用下,劉秀不僅逃過了殺身之禍,還因功被受封為武信候。從另一個殘酷的角度來看,劉演的被害,掃平了劉秀登上權力巔峰的兩個最大障礙:親情和大義。如果劉演未死,劉秀不可能越過大哥自己稱帝,充其量做一個將軍王爺;如果更始帝不犯大義錯誤,推翻更始帝則名不正言不順,難免落下反賊之名。現在,一切都已經準備就緒,青年劉秀,將登上比昆陽更大的、名為天下的舞臺。

為什麼劉秀被稱為位面之子?再牛的編劇也編不出這樣的開掛人生

雖然人生有失意起落,但是劉秀還是得到了他一生中最珍貴的寶物——他終於迎娶了陰麗華為妻,此時劉秀28歲,陰麗華19歲,這一對亂世中的年輕人,得成心願,並能夠白頭到老。

出撫河北

經過幾個月的低調新婚生活和結交了更始帝心腹以後,綠林軍高層對劉秀的提防漸漸放下。

在昆陽之戰中立下首功的劉秀則馬不停蹄的南下攻城略地,此時一個噩耗傳來,劉秀的長兄大司馬劉縯被更始帝所殺。哥哥無故被殺,對劉秀來說,無疑是一個莫大的打擊,但是劉秀能強忍悲傷,益發謙遜,而且悲憤不形於色,正是彰顯出了劉秀的韜光養晦、隱忍負重。

為了不受更始帝的猜忌,他急忙返回宛城向劉玄謝罪,對大哥劉縯部將不私下接觸,雖然昆陽之功首推劉秀,但他不表昆陽之功,並且表示兄長犯上,自己也有過錯。更始帝本因劉縯一向不服皇威,故而殺之,見劉秀如此謙恭,反而有些自愧,畢竟劉秀兩兄弟立有大功,故劉秀不但未獲罪,反而得封武信侯。劉秀回到宛城並受封武信侯後不久,在宛城即迎娶了他思慕多年的新野豪門千金—陰麗華。

但是,劉秀心裡明白,即便是一時讓更始帝不猜疑自己,以後也可能會光武帝畫像

得到與兄長劉縯一樣的下場,畢竟自己聲名遠播、功高震主。

為什麼劉秀被稱為位面之子?再牛的編劇也編不出這樣的開掛人生

當時新莽王朝雖然覆滅,但是河北(黃河以北)各州郡都在持觀望態度,未曾歸附更始政權,赤眉軍在山東發展迅速、聲勢日益壯大,還有“河北三王”、銅馬、尤來、隗囂、公孫述等等割據勢力,劉賜對劉玄說:“劉秀是去河北招撫的最佳人選。並且河北一帶只能是劉秀去才合適。”再說,能不能擺平河北,決定更始政權的命運。當時南方流行一個童謠:“得不得,在河北。”可是以大司馬朱鮪為代表綠林軍出身的將領強烈反對劉秀出巡河北。當初劉玄殺劉縯,就是朱鮪和李軼的強烈提議,朱鮪他們不讓劉秀去的原因很簡單,不是他沒有能力,而是他的能力太強了。劉玄很為難,朱鮪這邊的反對意見也是很有道理的,讓他去,劉秀勢力壯大,太危險,不讓他去,河北的招撫工作做不好,更危險。就在劉玄猶豫不決的時候,馮異給劉秀出了一條錦囊妙計,馮異勸劉秀,一定要 想辦法巴結左丞相曹竟,劉秀聽從了馮異的建議,“厚結納之”。

劉秀很光棍地將新婚三個月的媳婦送回孃家,帶上幾個隨從就進了河北本。開始的日子確實非常落魄,有不少勢力號稱來信砍,他們幾個人,連別人的城邑都不敢進,只敢露宿荒野。但是,主角的強大光環隨之顯露出來,河北豪傑聽說昆陽英雄劉秀來了,紛紛自帶兵馬、自帶糧草,自帶美貌女兒(真定王的侄女、劉秀的二夫人郭聖通)來投奔,短短几個月以後,劉秀在河北就成為最龐大的勢力之一,有錢有地有兵有勢,外帶一個美貌年輕的妻子。

為什麼劉秀被稱為位面之子?再牛的編劇也編不出這樣的開掛人生

這一年,劉秀剛剛30歲,離他起兵造反、騎牛上陣,僅僅過去了3年的時間。

登基稱帝

更始元年(23年)十月,更始帝劉玄遣劉秀行大司馬事北渡黃河,鎮慰河北州郡。路上,劉秀的摯交鄧禹杖策北渡,追趕上劉秀,對劉秀言劉玄必敗,天下之亂方起,勸劉秀“延攬英雄,務悅民心,立高祖之業,救萬民之命,以公而慮,天下不足定也!”鄧禹的話,正合劉秀的心意。劉秀到河北後不久,前西漢趙繆王之子劉林即擁戴一個叫做王郎的人在邯鄲稱帝,而前西漢在河北的另一王室、廣陽王之子劉接也起兵相應劉林。[26]

一時間,劉秀的處境頗為艱難,甚至有南返逃離河北之心,幸得上谷、漁陽兩郡的支持,尤其是上谷太守耿況之子、少年英雄耿弇,一身豪氣,對劉秀言道:“漁陽、上谷的突騎足有萬騎,發此兩郡兵馬,邯鄲根本不足慮”。劉秀高興的指著耿弇道:“是我北道主人也”。不久劉秀率軍在更始帝派來的尚書令謝躬和真定王劉楊的協助下,攻破了邯鄲,擊殺了王郎等人。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促成和真定王劉楊的聯盟,劉秀親赴真定王府,以隆重的禮儀迎娶了劉楊的外甥女——郭聖通,此時距劉秀在宛城迎娶陰麗華尚不足一年。

為什麼劉秀被稱為位面之子?再牛的編劇也編不出這樣的開掛人生

見劉秀在河北日益壯大,更始帝極為不安,他遣使至河北,封劉秀為蕭王,令其交出兵馬,回長安領受封賞,同時令尚書令謝躬就地監視劉秀的動向,並安排自己的心腹謝躬做幽州牧,接管了幽州的兵馬。劉秀以河北未平為由,拒不領命。

不久,劉秀授意手下悍將吳漢將謝躬擊殺,其兵馬也為劉秀所收編,而更始帝派到河北的幽州牧苗曾與上谷等地的太守韋順、蔡允等也被吳漢、耿弇等人所收斬。自此,劉秀與更始政權公開決裂。

劉秀髮幽州十郡突騎與佔據河北州郡的銅馬、尤來等農民軍激戰,經過激戰,迫降了數十萬銅馬農民軍,並將其中的精壯之人編入軍中,實力大增,當時關中的人都稱河北的劉秀為“銅馬帝”。

為什麼劉秀被稱為位面之子?再牛的編劇也編不出這樣的開掛人生

劉秀自立後,親朋舊部、謀臣猛將,紛紛前來投奔。劉秀就命他們兵分多路,分別進攻各地的割據勢力。劉秀著名的“雲臺二十八將”也是在這一時期大放異彩,這些人都是一時之俊傑,基本都能做到所向披靡。如果遇到難以攻克的目標,一旦劉秀親征,也很快在主角光環下煙消雲散。終劉秀一朝,沒有太過出名的名臣名將,這其實並不是他們不出色,而是在太過耀眼的主角光輝下黯然失色而已。諸葛武侯就曾經評論道:“追觀光武二十八將,下及馬援之徒,忠貞智勇,無所不有,篤而論之,非減曩時。……光武神略計較,生於天心,故帷幄無他所思,六奇無他所出,於是以謀合議同,共成王業而已。光武上將非減於韓、周,謀臣非劣於良、平,原其光武策慮深遠,有杜漸曲突之明;高帝能疏,故陳、張、韓、周有焦爛之功耳。”

為什麼劉秀被稱為位面之子?再牛的編劇也編不出這樣的開掛人生

更始三年(25年)六月,已經是“跨州據土,帶甲百萬”的劉秀在眾將擁戴下,於河北鄗城(今河北省邢臺市柏鄉縣固城店鎮)的千秋亭即皇帝位,建元建武。

為表重興漢室之意,劉秀建國仍然使用“漢”的國號,史稱後漢(唐末五代之後也根據都城洛陽位於東方而稱劉秀所建之漢朝為東漢),劉秀是為漢世祖光武皇帝。

擊滅赤眉,掃平關東

劉秀在河北整合軍力後,在河北鄗城稱帝,與更始帝決裂,而在山東的赤眉軍也與更始帝決裂,並把更始帝打敗,收編了更始帝的軍隊,這個時候劉秀就直接跟赤眉對抗了,赤眉的軍力強盛,劉秀也不是對手,一開始赤眉軍非常順利,打敗更始帝進入長安,當地殘破不堪,赤眉軍只能四處找尋糧食,遇大雪損失慘重,又趕上饑荒,雖然一開始打敗了劉秀的部將鄧禹,但是隨後劉秀派將領馮異在崤底之戰中擊敗,赤眉軍遂決定離開關中,27年在崤底(今河南澠池縣禮莊寨)再被馮異打敗,赤眉軍投降,最關鍵的是劉秀得到了更始帝手裡傳國玉璽和更始的七尺寶劍。這下讓劉秀的帝位更加名正言順了。

為什麼劉秀被稱為位面之子?再牛的編劇也編不出這樣的開掛人生

十二年後,東漢一統天下。光武帝封賞功臣,息武興文,精簡官吏,發展農業。國家力量不斷增強,人口從不足千萬增長到兩千多萬,經濟從徹底糜爛(1斤黃金只能買5升豆子)恢復到正常水準,史稱光武中興、建武盛世。

劉秀和他的妻子。他先娶陰麗華,再娶郭聖通,一個是從小青梅竹馬的女神,一個是帶來皇帝基業的臂助。劉秀稱帝后,立誰為皇后成了大問題。陰麗華自小相識,情感深厚,共度患難;郭聖通孃家人多勢眾,傾盡全力幫助劉秀成就大業,貢獻良多,甚至幫劉秀生下了長子。劉秀是個非常重感情的人,希望能夠立陰麗華為後,但陰麗華以大局為重,為了安撫郭家所代表的河北諸豪門,力勸劉秀立郭聖通為後,自己甘願為妃。

於是,郭聖通成為皇后,長子劉疆被封為太子。一直到了十幾年以後,由於種種原因劉秀和郭聖通漸漸疏遠,才發生了廢皇后、換太子的事情。令人吃驚的是,歷朝歷代的後位變更,太子換人,都會伴隨著腥風血雨,數不盡的宮廷陰謀和派系清洗,但建武十七年的這次政治劇變卻平平靜靜:郭聖通失去皇后位,被封為中山王太后,生活平靜而享盡尊榮;陰麗華被封為皇后,但沒有舉辦任何慶祝活動;原來的太子劉疆多次上書請辭,劉秀一再挽留,2年後才不得已同意,將劉疆封為東海王,賢名遠播,享受天子儀仗;陰麗華所生長子劉陽被立為新的太子,後來即位為漢明帝;郭聖通所生的5個男孩全部封王,與其他皇子一樣可以隨意出入宮殿,探望母親,依然深受父母寵愛;郭氏一族,倍受尊崇,漢明帝即位後還多次登門拜訪,就像對待自己的親舅舅家一樣。

後世的史學家往往將廢后當作劉秀一生唯一的汙點。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只是一個男人為心中至愛的青梅竹馬完成了一生的承諾。以陰麗華的性格,她當上皇后以後對整個郭氏照顧有加,對孩子們一視同仁,郭家貴於當世,無禍無災。但以郭聖通的性格,不好說當劉秀故去以後會發生什麼。

光武中興

自新末大亂到天下再次一統,歷經近20年的時間,此間百姓傷亡慘重,戰死和病餓而死者不計其數,到劉秀再次統一天下之後,天下人口是“十有二存”。

為了使飽經戰亂的中原之地儘快的恢復和發展,劉秀則“知天下疲耗,思樂息肩。自隴、蜀平後,非儆急,未嘗復言軍旅”。

建武二十七年(51年),功臣朗陵侯臧宮、揚虛侯馬武上書:請乘匈奴分裂、北匈奴衰弱之際發兵擊滅之,立“萬世刻石之功”。劉秀下詔說:“今國無善政,災變不息,人不自保,而復欲遠事邊外乎!不如息民。”

劉秀勤於政事,“每旦視朝,日仄乃罷,數引公卿郎將議論經理,夜分乃寐”。

為什麼劉秀被稱為位面之子?再牛的編劇也編不出這樣的開掛人生

多次發佈釋放奴婢和禁止殘害奴婢的詔書,使得自西漢末年以來大量失去土地的農民淪為奴婢的問題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也使得戰亂之後大量土地荒蕪而人口又不足的問題得到了解決。實行輕徭薄稅,為減少貧民賣身為奴婢,經常發救濟糧,減少租徭役,發展農業生產,興修水利。罷免貪官汙吏,加強中央集權,同時,光武帝還大力裁撤官吏,合併郡縣,這樣極大的減輕了人民的負擔。到劉秀統治的末期,人口數量達到了兩千多萬,增長了一倍還多,經濟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

歷史上稱其統治時期為光武中興。其間國勢昌隆,號稱“建武盛世”。

在他故去以後,他的氣運依然在保佑著新生的東漢帝國。他的兒子漢明帝和孫子漢章帝在位期間,吏治清明、境內安定、人民富足,人口從兩千多萬增加至四千多萬。武功有班超定西域(這個猛男我們後面專門會講),文治有白虎(觀)會議,史稱“明章之治”。

回首劉秀的一生,他起於微末,受過高等教育(歷代開國皇帝中學歷最高的),起兵後三年稱帝,十五年掃平天下。策慮深遠,戰無不勝,執政清明,勵精圖治,聰明睿智,英明神武,遠超同時代的其他英傑,實在是所有皇帝中的第一。最難能可貴的,是他的功臣們都得以保全,善始善終;家庭和睦,沒有任何宮鬥奪嫡的人倫慘劇。他一直是一個善良而坦蕩的人,所思所行光明正大,堂堂王道,德被四方,令後世以苛刻著稱的史家們都無可指摘。

為什麼劉秀被稱為位面之子?再牛的編劇也編不出這樣的開掛人生

為政舉措

  • 中央官職改革

  • 精簡地方機構

  • 整頓官場風氣

  • 善待開國功臣

公元57年,劉秀去世,享年62歲。他死之時,心愛的女人們、孩子們、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們都圍繞著他,陪伴著他。這樣的死亡,安靜而幸福。

他的一生,比絕大部分的穿越小說都要不可思議,比絕大部分的小說主角都更幸福。

如此人生,不愧是真正的天命之人。

是必然的。劉演本身就是那種鋒芒畢露受人擁戴的豪傑,又是南陽派系的首領,還是漢室宗親,理論上比更始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