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代最傑出的黃金家族,沒有曹操父子,三國歷史將黯然失色

文 | 江隱龍

潁川荀氏固然福澤綿長,河內司馬氏固然能改朝換代,但“荀氏八龍”、“司馬八達”等名號,加將“馬氏五常”與“李氏三龍”等州郡名士加在一起,恐怕也比不上這兩個名號震耳欲聾,那便是“三曹”與“三諸葛”。“三曹”與“三諸葛”雖然各自出身於同一家族,但這六個人已經不屬於某一個家族,而屬於整個時代。沒有他們,三國時代縱然還會出現,也勢必大為失色;沒有他們,《三國演義》將失去其最為精彩的典故,三國時代也絕不會成為中國歷史上最為輝煌的亂世。

三國時代最傑出的黃金家族,沒有曹操父子,三國曆史將黯然失色

“三曹”是指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從文學角度來看,這三人代表了建安時期文學的最高境界;而從政治角度來看,這三人則是漢魏之際巔峰般的存在。曹操的功業,堪稱三國時期第一人。中平六年(189年),曹操自陳留起兵,從此走向了制霸中原之路。二十年間,曹操剿黃巾、討董卓、除袁術、破呂布、滅袁紹、定劉表、平馬超、收張魯,如果不是赤壁之戰敗於孫權、劉備聯軍,三足鼎立之勢將不會出現,漢朝也將迅速過渡為魏朝。曹操的爵位止於魏王,最終以“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作為政治生涯的收尾——而他也的確做了周文王,只是不知道那個即將尤為周武王的是哪一個兒子。

三國時代最傑出的黃金家族,沒有曹操父子,三國曆史將黯然失色

作為曹魏的開國君主,曹丕的登基之路充滿艱辛。家族之內,他面臨著世子之爭;朝堂之上,他面臨著擁漢勢力的反撲;國境之外,他又面臨著孫權、劉備兩大勢力的覬覦。曹丕文武雙全,在一片波譎雲詭的局勢中最終以禪讓之禮從劉協手中奪取了帝位,之後又破鮮卑、通西域,其功業相較於孫吳、蜀漢的開國君主,只有過之而無不及。

三國時代最傑出的黃金家族,沒有曹操父子,三國曆史將黯然失色

相比於父兄,曹植似乎是一個悲劇人物。千百後年人們多記得他代表了建安文學的巔峰,卻未必知道他也頗通用兵之道。《藝文類聚》中曾記載了曹植寫給司馬懿的一封信:

三國時代最傑出的黃金家族,沒有曹操父子,三國曆史將黯然失色

“今賊徒欲保江表之城,守區區之吳爾!無有爭雄於宇內,角勝於平原之志也。故其俗蓋以洲渚為營壁,江淮為城塹而已。若可得挑致,則吾一旅之卒足以敵之矣。蓋弋鳥者矯其矢,釣魚者理其綸。此皆度彼為慮,因象設宜者也。今足下曾無矯矢理綸之謀,徒欲候其離舟,伺其登陸,乃圖並吳會之地,牧東野之民,恐非主上授節將軍之心也。”

三國時代最傑出的黃金家族,沒有曹操父子,三國曆史將黯然失色

言下之意,司馬懿希望南下與孫權爭雄於江東的戰略思想不合時宜——曹植早已看出了江東“以洲渚為營壁,江淮為城塹”,北軍不可輕易攻破。僅這一封信,固然不能將曹植視為諸葛亮、魯肅一般的國士,但也絕不能將其視為等閒儒生。

三國時代最傑出的黃金家族,沒有曹操父子,三國曆史將黯然失色

“三曹”之中,政治以曹操為首,曹丕次之,曹植為後;文采則三人各有所長。曹操的《短歌行》、《觀滄海》,曹植的《洛神賦》均為千古名篇,曹丕的《典論》則堪稱文學史上的里程碑。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正是《典論》,提出了“建安七子”之說:

三國時代最傑出的黃金家族,沒有曹操父子,三國曆史將黯然失色

“今之文人:魯國孔融文舉、廣陵陳琳孔璋、山陽王粲仲宣、北海徐幹偉長、陳留阮瑀元瑜、汝南應瑒德璉、東平劉楨公幹,斯七子者,於學無所遺,於辭無所假,鹹自以騁驥騄於千里,仰齊足而並馳。”曹丕是有資格做這番品評的,不因為他是魏文帝,而因為他是當時最傑出的文學家之一。

三國時代最傑出的黃金家族,沒有曹操父子,三國曆史將黯然失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