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沈周《秋水泛舟圖》|每日一畫

明,沈周《秋水泛舟圖》|每日一畫

《秋水泛舟圖》軸,明,沈周繪,絹本設色,縱173cm,橫72cm。保利2011秋拍,成交價517.5萬元。

明,沈周《秋水泛舟圖》|每日一畫

明,沈周《秋水泛舟圖》|每日一畫

明,沈周《秋水泛舟圖》|每日一畫

此幅沈周《秋水泛舟圖》,上繪山巒起伏,下描古木叢生,繼而碧波滿紙,雅仕瀟灑不羈佈於畫面中心,臥看層巒疊嶂,草木秋紅,近處芭蕉樹木與遠山混入一處,卻又咫尺千里,煙巒冥迷,秋樹高聳、船中雅士生活在這如夢的山水畫中。沈周題款:“雨過巒容濃淡處,天光雲影有無間。秋來心跡俱閒在,蕩個扁舟且看山。” 後有沈周自鈐印:朱文“啟南”、白文“白石翁”。詩添畫之意,畫顯詩之容。董其昌題跋曰:“石田先生設色,山仿趙承旨,遂欲過藍。□瞻珍之。”並署款“董其昌”。鈐印因日久模糊不清。

畫面整體筆墨娟秀細密,線條流暢,風格清雅高古。畫面近景、中景、遠景,內容豐富,樹木、人物、山水的搭配相得益彰。近處山石突立伴以藎草,亦靜亦動,古樸中見生機。遠處,群山屹立,峰巒相間,用線條和設色豐富群山的層次,使圖畫清健幽靜,大有高遠、深遠之意;畫面中部以疏朗的水紋充之,分隔了兩端佈局的緊湊,使畫面構圖顯得張弛有度。水中一葉孤舟童僕搖櫓,雅士閒坐船中。畫面右側幾株古樹與芭蕉生長在近岸的山石土坡中,縱貫畫面的上中下三部,打破了橫向構圖。全畫設色精當,畫面空靈絕俗。山石勾勒皴法與設色互用,芭蕉與草木的生氣點綴著筆墨的藏潤與山石的肅穆,山石間的涓涓細流,讓靜止的畫面有了律動。

沈周(1427-1509),字啟南,號石田,又號白石翁、玉田生等。長洲(今江蘇蘇州)人。明代傑出畫家,吳門畫派開創人,被時人評論為明代文人畫第一人。與文徵明、唐寅、仇英並稱“明四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