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羅紀、愛吃人?《巨齒鯊》可能真的不懂巨齒鯊

(作者/廖俊棋)

今年與古生物相關的大片真不少,繼《侏羅紀世界:殞落國度》後,《巨齒鯊》也在近日熱映。《巨齒鯊》改編自史帝夫‧艾倫的同名小說——《深海侏羅紀》,雖然書名中提到了“侏羅紀”三字,但真實的巨齒鯊可能跟侏羅紀一點兒關係都沒有……

侏羅紀、愛吃人?《巨齒鯊》可能真的不懂巨齒鯊

《巨齒鯊》劇照。

侏羅紀:這個鯊鍋我不背!

巨齒鯊(Carcharocles megalodon) 與令人聞風喪膽的大白鯊是近親,但體型卻比大白鯊大3~4倍。巨齒鯊光是一顆牙齒就能達到將近17釐米,先前估測它的一張嘴就有3米,全長甚至可達30米。儘管一些新研究認為早期估算有誤,正確長度其實是在20米左右。但它仍是輕鬆凌駕於大白鯊之上的可怖巨型海洋獵食者。

侏羅紀、愛吃人?《巨齒鯊》可能真的不懂巨齒鯊

巨齒鯊的“巨齒”Vs普通鯊魚的牙齒。圖片來源:Wikipedia

這種鯊魚生存於古新世到更新世,化石則大多發現於中新世和上新世。其生存時代與恐龍存在的中生代最少有將近4、5000萬年的差異,跟侏羅紀最少差了1億2000萬年左右。因此可知,這種鯊魚跟侏羅紀和恐龍什麼的一點都不沾邊(大概單純是因為侏羅紀公園太火了,導致很多廠商只要跟古生物相關的全部往”侏羅紀”丟了)!

侏羅紀、愛吃人?《巨齒鯊》可能真的不懂巨齒鯊

《巨齒鯊》官方宣傳中提到的“侏羅紀”可能只是“蹭熱點”。

那麼,侏羅紀有沒有別的鯊魚可以跟恐龍打照面的呢?別說,還真有。

鯊魚的歷史可以說非常古老了。目前能確認最早的鯊魚則是泥盆紀早期約4億900萬年前的多里奧鯊(Doliodus)。

石炭紀是個鯊魚的時代,一直到二疊紀末期的大滅絕事件之前,海中有著大量而奇異的鯊魚,像是雄性的肩部上方都有個類似小傘蓋的奇怪棘刷構造的胸脊鯊(Stethacanthus)、牙口形狀特殊的旋齒鯊(Helicoprion)等等。但它們大多在二疊紀末期的大滅絕事件中消失,沒能挺到中生代見證恐龍掘起。

侏羅紀、愛吃人?《巨齒鯊》可能真的不懂巨齒鯊

西莫利鯊類的胸脊鯊(Stethacanthus),頭上頂著“小傘蓋”。圖片來源:Wikipedia

真正伴隨恐龍度過中生代的就是弓鮫類(Hybodontiformes)以及包含現代的鯊魚的新鯊類(Neoselachii)了

弓鮫類起源於泥盆或石炭紀,在三疊紀變得多樣化。它們的身體結構顯示其遊得不快,但偶爾能短距離衝刺,口中有不同形狀的牙齒代表可以適應許多不同的食物,但與新鯊類不同的是,這種鯊魚陪著恐龍們在白堊紀末期一起殉情了。

侏羅紀、愛吃人?《巨齒鯊》可能真的不懂巨齒鯊

弓鮫類鯊魚已隨著恐龍一起滅絕了,如今只留下化石供人們想象它們當年的樣子。圖片來源:Wikipedia

鯊戮機器的掘起

見證過恐龍時代興衰並一路進化至今的還屬新鯊類了,它們起源於古生代的末期並在侏羅紀和白堊紀開始繁盛起來,合計有超過五百多種。

現代鯊魚之所以能大量掘起與其強大的身體素質脫不了關係,新鯊類的成員的嘴能張得更開,並且出現帶有鋸齒的牙齒(一些早期得弓鮫則是帶有3-5個細長齒尖的戟齒),這些構造讓新鯊類能大口吃肉。而更大的腦容量以及敏感的嗅覺,加上由鈣化軟骨強化的脊束以及更強韌的肢帶肌肉構造都讓它們能遊得更快並找到更多獵物。

侏羅紀、愛吃人?《巨齒鯊》可能真的不懂巨齒鯊

巨齒鯊的“血盆大口”。圖片來源:Wikipedia

吃貨屬性滿點

此外,也有假說認為新鯊類的掘起其實是靠吃貨的執著達成的。早期的鯊魚其實已經具有高速且高效的捕食能力,但大多在近海捕食。隨著硬骨魚類和魷魚的多樣化,遠洋的資源越加豐富,這些美味讓它們在白堊紀中期解鎖了”極速遠海獵食”的新能力。

甚至,晚白堊世的滄龍都可能因為行動遲緩成為某些大型鯊魚的盤中飧。因此,《侏羅紀世界》中滄龍捕時鯊魚的劇情在當年可能是反過來的。

侏羅紀、愛吃人?《巨齒鯊》可能真的不懂巨齒鯊

《侏羅紀世界》中滄龍捕食鯊魚的鏡頭。真實的情況可能正好相反。

巨齒鯊和大白鯊所在的鼠鯊家族,在中生代的祖先或是近親也都有各自”傑出”的吃貨跡象保留在化石紀錄上。

比如:在日本福島白堊紀晚期地層的一隻蛇頸龍中,就發現了白堊紀鼠鯊(Cretalamna)的87顆牙齒,其中還有5顆分別嵌在4塊不同的骨頭中。被獵殺的蛇頸龍有7米長,而這些鯊魚平均只有1.5-4.2米,也許它們是被蛇頸龍屍體給吸引過來,但也可能是上演了一場白堊紀的海中獵殺。

侏羅紀、愛吃人?《巨齒鯊》可能真的不懂巨齒鯊

白堊紀鼠鯊牙齒化石。圖片來源:Wikipedia

另外的證據來自角鱗鯊(Squalicorax),也是一種已滅絕的鼠鯊,它們的牙齒被發現嵌入在各種動物的骨骼中——包括海龜、蛇頸龍、滄龍甚至是甲龍和鴨嘴龍,可謂是口福不淺。

它們食譜中的屍體都不曾看到傷口癒合痕跡,也許代表著沒有生物能鯊口逃生,但也更可能的是這些動物本就是海面上的浮屍,吸引來偏好腐肉的鯊魚大快朵頤一番。

侏羅紀、愛吃人?《巨齒鯊》可能真的不懂巨齒鯊

角鱗鯊正準備享受死去的鴨嘴龍“大餐”。圖片來源:Wikipedia

而電影中巨齒鯊的滅絕假說也跟”吃”脫不了關係——這種鯊魚可能把鯨魚做主要的食物,但隨著兩極的海水變冷,恆溫動物的鯨魚能躲到冷水中避難,但巨齒鯊卻無法耐受冷水(這也是電影中巨齒鯊最初只能出沒在海底熱泉附近的原因吧),因此就逐漸餓死了。

真是“成也吃貨,敗也吃貨”。

侏羅紀、愛吃人?《巨齒鯊》可能真的不懂巨齒鯊

正在捕食鯨魚的巨齒鯊圖示。圖片來源:Wikipedia

鯊魚真的愛吃人嗎?

從斯皮爾柏格的《大白鯊》到本次的《巨齒鯊》中都可以看到鯊魚大啖人肉的場面,就好像它們很鍾情人肉一樣。這樣的情節設置,可能會給人們帶來很多對鯊魚的誤解和懼怕。

因為事實上,對於鯊魚來說,脂肪比例很低的人類比起肥滋滋、油膩膩的海豹可要差遠了,吃人肉其實一點也不划算。

侏羅紀、愛吃人?《巨齒鯊》可能真的不懂巨齒鯊

脂肪豐厚的海豹才是大白鯊的“真愛”。圖片來源:Wikipedia

所以,現實生活中鯊魚攻擊人類的事件其實很少發生。甚至有許多理論認為,鯊魚之所以攻擊人類,純粹是因為把海面上游泳的人類看成海豹而誤擊而已。

根據美國的統計1959年到2010年被鯊魚攻擊致死的人僅有26人,而車禍每年帶造成的死亡人數是35000人。

而且,與人類每年殺死並食用的鯊魚數量相比,26這個數字可能真的不值一提了。

被割取“魚翅”後拋屍海灘的鯊魚們。圖片來源:Wikipedia

小彩蛋

雖然說鯊魚很少主動攻擊人類,但萬一你/你看起來就是比較美味,吸引鯊魚時該怎麼辦呢?

第一步驟是保持冷靜,絕對要緊盯著鯊魚,確定它的動向,萬一朝自己游過來,請試著以手或是棍棒將其驅離,若有刀具或魚叉最好第一時間拿來驅趕,但千萬不要使它流血,否則鯊魚可能會情緒激昂或是呼朋引伴。

第二步驟是萬一鯊魚展開攻擊了,千萬不要逃跑,可以製造海水氣泡嚇唬它或是攻擊它的眼睛或鰓,並趁隙逃到安全地點。

第三步驟是驅離鯊魚後也不可以掉以輕心,它可能會突然回頭趁你/你上岸時攻擊。萬一被咬傷即便在水裡也一定要試著立刻止血,失血過多是一般受到鯊魚攻擊的主要死因,而止血後傷口也容易化膿感染,即便脫逃了也一定要到醫院治療。

以上就是被鯊魚攻擊時保命的三步驟,但願你不會用到……(編輯:小柒)

一實科技(科技牛)專注於為企業精準匹配科研專家,快速提供技術解決方案,幫助企業學研合作、技術難題攻關、委託(聯合)開發、技術成果對接,找到突破口,順利完成轉型升級。如果您有企業遇到技術難題、尋求轉型升級,可以私信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