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嘆爲觀止」展我大中華魅力又一山水長卷:《江山秋色圖》

《江山秋色圖》長卷,為絹本,青綠著色,是一幅極其精彩的傳世山水畫鉅作,相傳是南宋畫家趙伯駒所繪。現藏於故宮博物院。

「歎為觀止」展我大中華魅力又一山水長卷:《江山秋色圖》

《江山秋色圖》局部

畫家在繼承中國傳統青綠山水技法的基礎之上,以巧妙的構思和精湛的技法將傳統畫提高到一個全新的發展水平,使其更加完善與成熟,這反映了一個時代的藝術特點、創作思想和藝術風尚。《江山秋色圖》中所描繪的奇美壯麗的山川景象,讓千百年後的觀者品味起來仍是如痴如醉,如臨其境,再次展現人們對祖國錦繡山河的熱愛與眷戀。

「歎為觀止」展我大中華魅力又一山水長卷:《江山秋色圖》

《江山秋色圖》全卷 縱56.6、橫323.2釐米

中國又一傳世鉅作、山水長卷,細微之處的巧妙處理歎為觀止!

「歎為觀止」展我大中華魅力又一山水長卷:《江山秋色圖》

「歎為觀止」展我大中華魅力又一山水長卷:《江山秋色圖》

「歎為觀止」展我大中華魅力又一山水長卷:《江山秋色圖》

圖中佈設嘎巖徙壑,邃谷賡穴,深潭淺灘,絕澗險崖;再有飛流高懸,煙波浩渺,鳴泉湧流,溪水潺潺,雲氣瀰漫,呈現“千巖競秀,萬壑爭流”之態。

「歎為觀止」展我大中華魅力又一山水長卷:《江山秋色圖》

「歎為觀止」展我大中華魅力又一山水長卷:《江山秋色圖》

作品採用山水傳統的橫卷形式,表現了重山峻嶺磅礴綿延,層巒疊嶂之奇崛崢嶸,江河港諸之水色混漾。

「歎為觀止」展我大中華魅力又一山水長卷:《江山秋色圖》

「歎為觀止」展我大中華魅力又一山水長卷:《江山秋色圖》

修竹疏柳、松長柏翠,又有楓、椿、桑、榆、揪、桐、裸、槐等與爛漫綻放的山花相互掩映,使作品點綴得十分秀美清幽,再現“不似春光,勝似春光”的絕美佳境。細節刻畫精到細微,隨山勢分別鋪設寺廟、道觀,閣樓,草亭、塔樓、迴廊、棧道、水榭、驛館、竹塢、村舍,舟、車、橋等等。

「歎為觀止」展我大中華魅力又一山水長卷:《江山秋色圖》

「歎為觀止」展我大中華魅力又一山水長卷:《江山秋色圖》

所有的一切都安排得緊密有致,融於自然山水,十分壯觀。作品還繪有眾多人物,動態萬千,如漁夫張網,逸人尋幽,梢公搖船;又有松溪閒話,林溪休憩,臨淵觀瀑,山間行旅等等。所有的一切都充滿了濃厚的生活氣息與人文氣息,使賞者沉醉於山水,怡情於畫面。

這是中國傳統藝術之大成,宋代青綠山水的經典代表,展現中華魅力的又一長卷——《江山秋色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