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致富瓜讓一個村年產值300多萬,它究竟是什麼「神」瓜?

近期,正是採收佛手瓜的時節。洋裡鄉友泉村和文山市古木鎮扎門村因地制宜的發展特色產業,創新了“佛手瓜種植新模式”,扶貧創收全靠它!這個多年生草質藤本植物,分佈於美州熱帶地區,適合我國南方種植。而這個小村也依靠它變得越來越好。

小小致富瓜讓一個村年產值300多萬,它究竟是什麼“神”瓜?

小小佛手瓜,扶貧效果人人誇

在文山市古木鎮扎門村的佛手瓜種植基地中,一個個新鮮翠綠的佛手瓜結滿了藤蔓,放眼望去,佛手瓜都是個大飽滿,由此可見,肯定備受市場青睞,因此它也稱為了當地的“致富瓜”。

據當地村友介紹,自家種植了3畝佛手瓜,大約賣了2萬多元錢,除去化肥及其他開銷外,還可以盈利1萬多元。這幾日,整個古木鎮種植的300餘畝佛手瓜均已大量上市了,總產量達到了1500噸,可幫助50戶群眾增收240萬元,帶動8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增收20萬元。

“佛手瓜”村莊的轉型

到洋裡鄉友泉村,大家一定會第一時間想到佛手瓜,這個以佛手瓜聞名的小村莊,如今正打算擺脫單一的種植模式,走多元化發展道路,實現鄉村振興。

豐富的種植經驗,適宜的環境條件

友泉村地處洋裡鄉西南部,海拔較高,非常適宜佛手瓜生長。因此這裡的村民幾乎家家戶戶都種佛手瓜。今年94歲的李昌位解放前就開始種植佛手瓜,屋前屋後環繞的這一大片佛手瓜,陪伴著他已經整整七十年。

小小致富瓜讓一個村年產值300多萬,它究竟是什麼“神”瓜?

價格不斷浮動,市場供求關係不穩定

眼下正是佛手瓜豐收的季節,在友泉村的村道上,隨處可見村民在搬運採摘好的佛手瓜,這些瓜將運送到福州去賣。可惜由於今年佛手瓜市場供大於求,因此眼下佛手瓜的收購價格有些低迷。據介紹,這些年佛手瓜的價格一直不太穩定。

向鄰村取經,走多元化發展道路

緊鄰友泉村的梧溪村,曾經全部依靠佛手瓜支撐村裡產業,但是現在它們已經發展起來了,走上了一條多元化發展的道路,有孔雀養殖、茶花……各種特色產業讓梧溪村發展得有聲有色。友泉村兩委決定學習兄弟村的好經驗、好做法,也走多元化發展道路,實現鄉村振興。而他們要走的第一步就是先把村裡落後的面貌改變過來。

改善人居環境後,他們將著重開發村裡的特色資源,結合連片的佛手瓜基地發展鄉村旅遊業。友泉村書記李思煙說道:“目前村內佛手瓜種植大概有400多畝,年產量達到2000多噸,年產值300多萬元。美麗鄉村(建設)方面我們打算蓋兩個公廁,68戶三格化糞池,鋪兩條鄉村小步道,建一個田野小公園。”

小小致富瓜讓一個村年產值300多萬,它究竟是什麼“神”瓜?

這個小小致富瓜,讓一個村年產值300多萬元,由此可見佛手瓜的種植前景還是很廣大的,大家要是家鄉的環境適合的話,可以考慮種植一下,沒準就發家致富了哦。大家看了別人的種植成功案例,自己可是要把握好“商機”啊。

傑哥特別提示,種植選擇需要謹慎,歡迎留言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