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檔案中的改革開放40年|奮進年代,蘇北農村的光影記憶

新華日報

家庭檔案中的改革開放40年|奮進年代,蘇北農村的光影記憶

治荒灘

家庭檔案中的改革開放40年|奮進年代,蘇北農村的光影記憶

八闖“廣交會”

家庭檔案中的改革開放40年|奮進年代,蘇北農村的光影記憶

栽果樹

家庭檔案中的改革開放40年|奮進年代,蘇北農村的光影記憶

迎回歸

這是一張極富生活情趣的照片:穿著蘇北農村款式老棉襖的老大爺,手舉相機低頭眯眼對焦,為笑得合不攏嘴的老伴拍照,背景是當時新修的徐州豐縣鳳鳴公園。1986年3月13日,照片《老兩口觀光》登上《人民日報》,這次又被豐縣攝影家王汝楫報送給“江蘇最美家庭檔案”徵集活動。

1940年出生的王汝楫,經歷了新中國成立以來各個歷史時期。他長期在豐縣宣傳部門工作,1977年開始搞攝影,2000年退休,其間用相機忠實記錄改革開放后豐縣人民的奮進風貌。他的鏡頭,多對準笑容誠樸自然、精神面貌積極向上的農民。在他眼中,老兩口的笑容,是改革開放之初、中國發生命運轉折後群眾精神狀態的真實寫照。“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特別是鄧小平復出,百廢俱興,我覺得我們國家有希望了,老百姓也有同樣的感受。”

王汝楫的鏡頭裡,有想方設法提高產量的農民,有農業科技人員。1995年春,縣農業科技人員下鄉推廣農業技術,和集鄉丁莊村農民宋素聞訊趕來買種子。

前一年,她種的3畝棉花用上營養缽育苗、地膜覆蓋,獲得畝產皮棉93.6公斤的好收成。春種伊始,嚐到甜頭的宋素又來購買無病毒棉花良種。戴著白頭巾的老太太,拿起種子綻放笑容的一幕,被一旁的王汝楫候個正著。

家庭檔案中的改革開放40年|奮進年代,蘇北農村的光影記憶

選良種

這幅《選良種》登上1995年4月20日的《人民日報》。王汝楫的見報作品裡,還有“三下鄉”的農藝師給農民傳授冬季剪枝技術,獲得省扶貧工作隊貼息貸款、笑逐顏開的老大爺,蘇北第一個農民文化宮裡祖孫兩代的笑靨,更有發展三產的農村致富“帶頭人”。老王回憶,改革開放後第一任豐縣縣委書記田瑞聲提出“各唱各的拿手戲、各念各的致富經”,出臺優惠政策發展三產,各類農民作坊紛紛出現。王汝楫拍過“鏡條大王”董建華、攜帶工藝產品八闖“廣交會”的省勞模劉升宣等鄉鎮企業家。“董建華當時告訴我,改革開放前他家用掃帚摟葉子吃——那時吃不飽很普遍,不搞改革開放,不發展市場經濟,不打破封閉的經濟模式,群眾就富裕不起來。”王汝楫說。

有好政策,還要有實幹精神。王汝楫的底片上,留下豐縣群眾改造黃河故道的幹勁和力透相片的“大沙河精神”;記錄下1984年起,豐縣因地制宜在黃河故道種植“紅富士”蘋果等水果,讓昔日沙荒灘變成連片50萬畝江蘇最大果園的歷程。

豐縣自古以來就水旱災害不斷,黃河故道更是“無風三尺沙、黃土埋莊稼”。王汝楫回憶:“雖然有那麼多土地,但過去幾代人都要外出要飯。”1985年,豐縣實施“三河開發”工程,完成豐縣長江水北調主體工程,控制灌溉面積近90萬畝。“大沙河從治沙、治鹼、種樹,一直到現在碩果累累,農民由窮到富,這都是在黨的領導下,一步一步用汗水換來的。”他曾在不同年代多次踏訪大沙河,如今的鏡頭裡,果樹下的主角已變成來採摘遊的遊人了。

在王汝楫看來,改革開放不僅讓群眾生活水平提高了,國家富強了,更重要的是“民族自信心起來了”。1997年香港迴歸前,他抓拍到豐縣兒童在迴歸倒計時牌前吹嗩吶的瞬間。《嗩吶聲聲迎回歸》獲評當年《人民日報》海外版攝影比賽一等獎,評委在點評中說:“洗百年曆史恥辱,振中華民族雄風,我東方健兒的形象躍然紙上。”

交匯點記者 陳月飛

供圖 江蘇省檔案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