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給側」到底是哪一「側」?

今年“兩會”裡出現了一個高頻詞:供給側。3月5日中午,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詳述了供給側改革的六大方面,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那麼,“供給側”究竟是什麼意思?“供給側改革”包含哪些方面?這個“側”又是哪一“側”呢?

“供给侧”到底是哪一“侧”?

從字面上看,“供給側”三個字組合在一起的確有些生澀難懂。要弄清這個生詞的具體含義,就得先要知道這個“側”指的是什麼意思。“側”在這裡並不是側重,而是“端”、“一端”的意思。中央提出的“供給側改革”,說白了,就是指供給這一端進行改革。它的全稱是“供給側的經濟結構性改革”。

首次提出“供給側”這個詞,是在2015年11月10日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上。會上提出:“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增強經濟持續增長動力。”

“供給”相對應的是“需求”,“供給側”對應的是“需求側”。以往,經濟增長注重投資、消費、出口,這三項被稱為“需求側”。而與此對應的,就是“供給側”。從需求側到供給側,代表了政府管理思路的轉變。老百姓以前是消費動力不足,所以要刺激需求;但現在大家口袋裡有錢了,消費動力上來了,國內供給如果跟不上,大家會選擇國外。

那麼,為什麼要進行“供給側的經濟結構性改革”?還是聽聽專家是怎麼說的。

山西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趙旭強說:“以前提到經濟增長,我們提的是擴大內需,刺激人們消費,也就是需求側。現在要換一種新的思路、新方法,就是供給側改革。也就是從供給、生產端入手,通過解放生產力,提升效率促進經濟發展。”

他進一步解釋,對於整個宏觀經濟來說,從生產到流通再到消費,是一個完整的鏈條。之前基於國情考慮,我們的經濟欠發達,只能先投資生產出來大量的產品,一部分出口,一部分讓老百姓消費,從而刺激經濟增長,也就是注重需求側。但是隨著老百姓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再單方面強調需求,刺激投資,這種政策的效應對經濟增長的拉動會變得很低微。

下一步中央將會在哪些方面進行“供給側 改革呢?

李克強總理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六個方面:“推動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向縱深發展,充分釋放全社會創業創新潛能,著力化解過剩產能和降本增效,努力改善產品和服務供給,大力推進國有企業改革,更好激發非公有制經濟活力”。在這六大方面來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增強持續增長動力。圍繞解決重點領域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加快破除體制機制障礙,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供給體系的質量和效率,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供給側改革”是這次會議的亮點,也是老百姓的希望,同時也是我國改革的方向。“供給側”就是這一“側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