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止於心:首飾的探索、碰撞、融合——2017 國際珠寶學術年會

豈止於心:首飾的探索、碰撞、融合 ——2017 國際珠寶學術年會暨第二屆湖北省人文社科基地“首飾傳承與創新發展研究中心”學術交流會於10月21-22日在武漢舉行,由曹畢飛帶領的跨夫特廊團隊出席了本次年會。

豈止於心:首飾的探索、碰撞、融合——2017 國際珠寶學術年會

跨夫特廊年會海報展示

此次年會特別邀請到了南京博物院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所的陸建芳所長;中國玉文化研究會的候彥成會長;法國HEC Paris (巴黎高等商業研究學院)的Dr. Gachoucha Kretz;法國INSEEC的Isabelle Hossenlopp; 美國SUNY - FIT(紐約州立大學時裝學院)的首飾系主任Wendy Yothers;美國RIT (羅徹斯特理工學院)的Leonard Urso;英國Birmingham City University(伯明翰城市大學珠寶學院)的Franck Cooper;英國UCL (倫敦大學學院)的Filippo Nassetti 和英國Royal College of Art (皇家藝術學院)的Dr. Lin Mingjing;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珠寶學院陳濤教授等,圍繞著中國古代首飾文化、中西首飾藝術比較、首飾藝術工藝的傳承與創新、先進製造與首飾工藝、新經濟形態下的珠寶商貿以及其他寶石學或寶石教育相關議題展開研討,並有來自許多地區的珠寶界各領域的精英人物參與。

豈止於心:首飾的探索、碰撞、融合——2017 國際珠寶學術年會

現場海報展示

豈止於心:首飾的探索、碰撞、融合——2017 國際珠寶學術年會

現場海報展示

豈止於心:首飾的探索、碰撞、融合——2017 國際珠寶學術年會

現場海報展示

今年除了海報展示外,還在“首飾先進製造”專題討論會,對各種先進製造技術在首飾工藝的創新上加以深入討論。

豈止於心:首飾的探索、碰撞、融合——2017 國際珠寶學術年會

“首飾先進製造”專題討論會現場

會上,跨夫特廊藝術總監曹畢飛博士作報告,分享他的新作品。除此以外,曹畢飛博士還為大家詳細講解跨夫特廊的未來發展規劃:跨夫特廊將致力推廣當代金屬、首飾藝術以及其他手工藝文化。主推獨立語言的中外手工藝者和藝術家作品,純粹展現世界當代手工藝的精神面貌,展現材料、造型、雙手和心(觀念思想)之間的對話。除不間斷的作品展覽,藝廊也將出版畫冊、藝術家作品收藏以及與其他藝廊和學術機構進行合作,開創手工藝文化傳播和教學。

豈止於心:首飾的探索、碰撞、融合——2017 國際珠寶學術年會

曹畢飛作報告

會上還有來自四川南派花絲大師倪成玉對平填花絲技藝的展示與講解;“舊物新事”現代點翠珠寶設計師馬荊棘對珠寶工藝的詮釋;及佐卡伊的吳濤先生對珠寶新零售思考與探索等專題講座盡顯珠寶首飾行業的未來發展方向與巨大潛力。

豈止於心:首飾的探索、碰撞、融合——2017 國際珠寶學術年會

倪成玉講解

同時,大師作品邀請展中,玲琅滿目的陳列著各具特色的首飾藝術作品。

豈止於心:首飾的探索、碰撞、融合——2017 國際珠寶學術年會

倪成玉作品

銀飾在中國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無論古今都備受青睞。倪成玉老師將傳統的銀絲工藝與琺琅彩工藝相結合,使銀飾呈現出斑斕的色彩。

豈止於心:首飾的探索、碰撞、融合——2017 國際珠寶學術年會

倪成玉作品

潘昭亮先生的手下的琥珀彷彿有了靈性,不論是硬度大易於雕刻的緬甸琥珀還是易脆易崩壞的白蜜,在潘先生的手下都呈現出了獨特的美感。

豈止於心:首飾的探索、碰撞、融合——2017 國際珠寶學術年會

潘昭亮作品

會後,跨夫特廊團隊給來自四川南派花絲大師倪成玉講解宣傳冊,她對跨夫特廊的發展動向表示關注,並希望有機會參與到跨夫特廊的展覽中。

豈止於心:首飾的探索、碰撞、融合——2017 國際珠寶學術年會

團隊與倪成玉交流

豈止於心:首飾的探索、碰撞、融合——2017 國際珠寶學術年會

團隊與倪成玉合影

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來自美國RIT羅徹斯特理工學院的Leonard Urso,他關於“生產式設計和3D打印技術在可穿戴產品方面的應用”的分享中,細緻專業的講解了3D技術的在首飾中的應用,較之傳統3D首飾更加靈動輕盈,攻克多項技術難關,讓在座賓朋盡數路轉粉!

豈止於心:首飾的探索、碰撞、融合——2017 國際珠寶學術年會

美國RIT羅徹斯特理工學院Leonard Urso講解

在新技術、新發明層出不窮的今天,對新事物的迅速接受掌握以及跨界合作已是當代藝術的大勢所趨。相對於手工首飾製作,3D打印機的優勢在於能夠實現極為規整、複雜和精確的形象,並且非常便於進行等比例放大和縮小,在這些方面3D打印技術可以替代傳統的雕塑技藝,但無法全面取代首飾設計師的工作。因為即便塑造的過程可以由機器代勞,但3D打印的核心——三維設計稿的建立,仍離不開強大的空間想象力、良好的審美能力等專業素養。如何利用這種新技術使其與首飾的創作需要相結合,更值得我們去思考。

豈止於心:首飾的探索、碰撞、融合——2017 國際珠寶學術年會

雖然本次年會行程短暫,但跨夫特廊團隊收穫頗豐。中外設計理念、傳統與現代工藝都在這兩天的年會上碰撞出了精彩的火花。作為具有物質、金融、文化多種屬性的珠寶首飾產品市場,將會擁有更加深厚的物質和文化基礎,從而獲得更多消費者的青睞,未來我國珠寶產業將會得到進一步的發展。珠寶豈止於心,跨夫特廊也一直在探索。敬請期待!

豈止於心:首飾的探索、碰撞、融合——2017 國際珠寶學術年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