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怀化建成另一个“重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怀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自古就有“黔滇门户”、“全楚咽喉”、“湘黔川鄂桂五省通衢”之称,是我国东、中部地区向大西南的过渡地带。怀化处于贵阳一重庆一宜昌一长沙一柳州—贵阳这一半经约450公里靶形结构空洞的中心,是我国东中部通向大西南的结合部,在我国经济格局中扮演着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重要角色,发展余地广阔,近百年来一直有将此区域单独建省的设想,但由于种种原因,都未能实施,由于远离各省的经济中心,导致这一区域经济、文化与发达地区差距越来越大,现在是全国有名的贫困地区。中科院叶大年院士从城市分布“环形空洞理论”这一地理经济学规律论证了怀化将成为该区域中心城市。云贵高原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承载力差,被列为国家级限制开发区。而怀化处于云贵高原向江南丘陵的过渡地带,是全国九大生态良好区之一,属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经济和人口集聚条件较好的区域,怀化及其周边的地区如黔城、芷江、安江、洪江、辰溪、麻阳等地沅江水资源充足(沅江的水资源超过黄河),建设面积广,借助于现代交通和通讯技术,有建设成为山区大城市的条件,这些区域之间的山地是体现城市个性的天然绿心。怀化还有独特的交通、通讯优势。怀化是全国第九大铁路编组站,国家重要铁路动脉湘黔铁路、枝柳铁路、沪昆高速客运专列、渝怀铁路、怀邵衡铁路(兰厦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沪昆高速公路、包茂高速公路、娄怀高速公路、320国道、209国道在城区交汇,现已复航的芷江机场曾是远东第二大机场,加上两条国家一级通讯光缆在市区交汇,使怀化成为我国东西结合部的交通通讯大枢纽和物流中心。怀化能源资源非常丰富,为全国十大水电基地的主体地带之一,加上周边地区,水能蕴藏量超过1500万千瓦;怀化的石煤资源和风能资源也非常丰富。怀化具备了发展工业的大运量、大电量、大水量。怀化地区资源非常丰富,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资源保障。怀化及其周边区域是中国最值得旅游的地方,既有张家界、崀山、梵净山、雪峰山这样的自然景观,有凤凰古城、洪江古商城、黔城这样的古城资源,有芷江抗战受降城、雪峰山抗日战场,有高庙农耕文化遗址、袁隆平杂交水稻纪念园这样的稻作文化品牌,有丰富多样的民俗旅游,还有魏源、蔡锷、粟裕、沈从文、熊希龄等名人故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