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智謀:飛箝術,給你甜頭的背後是更多的苦頭

【飛箝總篇概論】

飛箝是《鬼谷子》關於論辯術的一個重要方法。飛是褒揚激勵,箝是挾制,所謂飛箝,就是以激勵、褒揚的言語去收服人心,使對方為我所用。運用飛箝之術對付別人時,要先審察、揣摩他的心意,知道他喜歡什麼、討厭什麼,然後再靠上去說些他喜歡聽的話,把他捧得心花怒放,或抨擊他最厭惡的事,以便讓他把你引為知己。在他心花怒放或引你為知己之時,向你敞開心扉,交出老底,如此這般,你就可以佔有主動權了。

【鬼谷子飛箝原文】

凡度權量能,所以徵遠來近。立勢而制事,必先察同異,別非之語;見內外之辭,知有無之數;決安危之計,定親疏之事。然後乃權量之。其有隱括,乃可徵,乃可求,乃可用。引鉤箝之辭,飛而箝之。鉤箝之語,其說辭也,乍同乍異。其不可善者,或先徵之,而後重累;或先重以累,而後毀之;或以重累為毀,或以毀為重累。其用,或稱財貨、琦瑋、珠玉、璧帛、采色以事之,或量能立勢以鉤之,或伺候見澗而箝之,其事用抵巇。

鬼谷子智謀:飛箝術,給你甜頭的背後是更多的苦頭

【鬼谷子飛箝譯文】

凡是考察權變能力,都是為了徵召遠近人才,使之歸附投奔,建立制度,管理事務,一定要先考察相同與不同,辨別言語之是非,發現言辭的表面與實際的真偽,知道是否具備某種能力的術數,確定有關安危的計策,確定或親密或疏遠的關係,這樣再權衡估量長短輕重。其中有需要取長補短的,在需要時就可以徵召,可以求取,可以任用。

運用言辭中鉤箝之術,引誘他人言論歸順自己,或以激昂言論引誘從而控制對方得到實情。誘致對方實情的話,是一種遊說之辭,時而相一致,時而不相一致。對於運用鉤箝術也不能達到歸順目的的,或者先徵召,然後排列比較;或者先排列比較,反覆試探,而後就其弱點予以毀謗;或者是反覆比較試探使對方暴露弱點,或者是使對方暴露弱點從而比較試探。

運用這種方法時,或者用財物或各種珠寶等給予試探,或者衡量、考察對方才能,確定去留的趨向以引誘對方實情,或者發現對方的弱點箝制對方,上述方法就是運用抵巇之術達到自己的目的。

【韓信巧借洪水計】

公元前203年10月,韓信攻下齊國,並一舉佔領了齊都臨淄。

齊王田廣慌忙逃到楚國,向楚王項羽求救:“霸王,您是各國盟主,現在敝國情況萬分危急,您總不能見死不救吧!”

鬼谷子智謀:飛箝術,給你甜頭的背後是更多的苦頭

楚王根本就看不起韓信:“你別把韓信吹得那樣神乎,那位鑽褲襠將軍竟把你嚇成了這般樣子,真是活見鬼。”不過他還是委派了大將龍且率2萬兵卒,前往與齊國聯合抵抗韓信。

楚將龍且是有勇無謀的人,用兵往往只求狠衝猛打,而不講究計謀韜略。

11月,齊楚聯軍與韓信的漢軍在濰水兩岸瀕水對陣。好戰慣斗的龍且幾次要向漢軍發起猛攻,都被齊王田廣勸阻住了。

齊王苦口婆心地勸說龍且:“將軍,我們真的是再經不起大的失敗了,沒有必勝的把握,過河去與漢軍拼消耗,我們實在是拼不起呵!”

鬼谷子智謀:飛箝術,給你甜頭的背後是更多的苦頭

一謀士對龍且說:“漢兵遠道而來,勇於拼戰,其勢不可擋。齊楚兩國的軍隊是在本地應戰,士兵士氣不太高,如果我們不與漢兵交戰,堅守城池,同時派人到所有被漢兵佔領的城市去發動齊人,讓他們知道齊王還健在,要他們起來反抗漢兵。齊人反對漢兵,漢軍的糧食很快就會告急,那時漢軍就不戰自垮了。”可是,龍且固執地認為韓信沒有什麼了不起,很容易對付,他很想同韓信交戰,取得勝利,好向楚王報功領賞,所以,他聽不進這謀士的話,決定同韓信交戰。

良言相勸,終究沒能阻止龍且給齊楚聯軍帶來失敗的厄運。

這天,韓信突然指揮大軍渡河進擊龍且軍。可是,部隊渡過一半時,漢軍便有秩序地向回撤軍了。

鬼谷子智謀:飛箝術,給你甜頭的背後是更多的苦頭

“龍將軍,漢軍不戰自敗,而且退得並不慌亂,可能其中有詐。”田廣對龍且說。

“哈哈,我早就知道韓信這人是個膽小鬼,齊王啊,您可不要一朝被蛇咬,10年怕井繩呀!”龍且以為是韓信害怕跟自己作戰,更加確信韓信是膽小鬼了,根本聽不進齊王田廣的意見,一意孤行地指揮部隊“乘勝追擊”了。

當龍且的將士渡過近一半時,濰水上游發起了洪水,激流滾滾,傾瀉而下,一下子把龍且的部隊衝散了。洶湧而至的水流使得楚軍大亂,而對岸的漢軍也趁機回身反擊。在急流之中疲於奔命的龍且兵卒成了漢軍的活靶子了。而阻在濰水東岸的楚兵更是潰不成軍,四散逃亡。漢軍在韓信的指揮下過河乘勝追擊,殺死了龍且。齊王田廣也被韓信活捉了。

鬼谷子智謀:飛箝術,給你甜頭的背後是更多的苦頭

原來,韓信設置了誘敵之計。早在齊楚聯軍趕到濰水兩岸佈陣之前,他在夜裡讓士兵做了l萬多個布袋子,裡面裝滿了細沙,堆在濰水上游;這樣濰水上游便形成了一個人工堤壩。於是,他再用佯裝敗退的戰略,把敵軍引入河中。讓士兵突然在上游把沙堤打開,漢軍藉助洪水之勢,輕而易舉地打敗了齊楚聯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