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紙樣放碼原理

一、放碼檔差值的確定

放碼檔差值是指服裝號型每檔尺寸之間的差值,是紙樣放大或縮小過程中最重要的尺寸依據。

放碼檔差值是依據相鄰兩個號型之間規格尺寸的比差來確定的,即在相鄰的兩個號型規格同一部位尺寸之間,用後一個號的尺寸值減去前一個號的尺寸值就得出該部位尺寸的放碼檔差值。

服裝紙樣放碼原理

服裝紙樣放碼原理

服裝紙樣放碼原理

放碼檔差值有按等比例規律變化的,也有不按等比例規律變化的。

不按等比例規律變化的衣長、袖長、袖口、褲腳口及零部件紙樣,則需將全號型再歸類分檔處理,以求各類放碼檔差值。

當號型規格表中部位尺寸不全時,如無前領深、後領寬、袖窿深、袖山高等尺寸,則可運用紙樣製圖的公式規律與方法,以及人體比例分配關係求取這些部位的放碼檔差值。

二、放碼範圍的選擇

紙樣放碼範圍的選擇有以下三種:

(1)僅對紙樣進行高度或長度的放大與縮小;

(2)僅對紙樣進行圍度或寬度的放大與縮小;

(3)僅對紙樣進行高度或圍度的放大與縮小;

高度或長度的放大與縮小

高度或長度的放大與縮小是指在人體圍度尺寸不變的基礎上,以人體的高度比例為依據,僅在服裝紙樣的長度方向上進行檔差值的放大或縮小,即是將紙樣加長或縮短。

假設英國女裝兩個號型之間的身高尺寸檔差值為2.0cm,如圖2-1,按人體8頭身比例的體型分配計算,可將檔差值2.0cm分為8份,得出每份0.25cm,再將0.25cm分別置於人體的頭、頸、胸、腰、臀、膝及小腿等部位,依據此分配數據,便可得出兩個號型之間服裝長度部位尺寸加長或縮短的檔差值。

服裝紙樣放碼原理

袖窿深檔差值為:0.25cm。

腰節長(背長、腰直)檔差值為:0.25cmx2=0.5cm。

若衣長取到臀圍處,則衣長的檔差值為0.25cmx3=0.75cm。

若袖長取到手腕處,則袖長的檔差值為0.25cmx3=0.75cm。

若裙長取到膝圍處,則裙長的檔差值為0.25cmx3=0.75cm。

若褲長取到踝圍處,則衣長的檔差值為0.25cmx5=1.25cm。

身高檔差值2.0cm,配合人體8頭身比例分配數據,完成放大或縮小一個號的上衣原型紙樣高度或長度的放碼。

服裝紙樣放碼原理

在我國實施的服裝號型標準5.4系列和5.2系列中,身高尺寸檔差值為5.0cm,如圖2-3所示,按人體7頭身比例的體型分配計算,可將檔差值5.0分成7份,得出每份0.714cm,再將此數據分配於人體長度各部位,得出兩個號型之間服裝長度各部位尺寸加長或縮短的檔差值。

服裝紙樣放碼原理

學服裝設計加我QQ70837003領學習視頻資料

在我國實施的服裝號型標準5.4系列和5.2系列中,身高尺寸檔差值為5.0cm,如圖2-3所示,按人體7頭身比例的體型分配計算,可將檔差值5.0分成7份,得出每份0.714cm,再將此數據分配於人體長度各部位,得出兩個號型之間服裝長度各部位尺寸加長或縮短的檔差值。

服裝紙樣放碼原理

圍度或寬度的放大與縮小

圍度或寬度的放大與縮小是指在人體高度尺寸不變的基礎上,僅在服裝紙樣的圍度方向上進行檔差值的放大或縮小。

圍度的縮放以兩個號型規格之間的圍度尺寸檔差值為依據,將整圈圍度尺寸檔差值平均分配在複雜的前片和後片兩部分。

在女體上身體型結構中,圍度增加的幅度應是胸圍比上胸圍大、上胸圍比頸圍大、胸寬和背寬比肩寬大,而且人體胸圍增大,手臂也增粗,需要服裝袖窿尺寸增大,才能給人手足夠的活動空間,故在女體上身胸部結構的橫斷面圖中,將前片或後片紙樣寬度的放大或縮小數值分配在頸部下端、肩部下端和袖窿下端的尺寸分別為20%、30%、50%,即2:3:5分配。

服裝紙樣放碼原理

在女裝上衣原型紙樣上,將圍度放碼數值按2:3:5分配,完成放大或縮小一個號的衣片原型圍度或寬度的放碼。

服裝紙樣放碼原理

肩寬、胸寬和背寬等寬度部位尺寸的放大與縮小

服裝紙樣放碼原理

長度或圍度的放大與縮小

長度或圍度的放大與縮小廣泛應用於服裝工業生產上,是上述兩種放碼方法的綜合應用,在放碼時,既要考慮長度尺寸的放大與縮小,又要考慮圍度尺寸的放大與縮小。

取身高檔差值2.0cm、胸圍檔差值4.0cm和腰節長檔差值0.5cm,放大或縮小一個號的衣片原型高度和圍度的放碼原理。

服裝紙樣放碼原理

三、放碼基準點的選位

放碼的基準點與基準線概念

在服裝紙樣放碼過程中,紙樣上有一個固定不動的座標定位點,此點稱為放碼的基準點,簡稱"基點",經過放碼基準點的垂直線和水平線,稱為放碼的基準線。

服裝紙樣放碼原理

選擇不同的放碼基準點,紙樣放碼的移動

方向會不同,但不會影響放碼後的紙樣形狀。

服裝紙樣放碼原理

放碼基準點選擇需考慮的因素:

符合人體體型特點;

確保服裝設計效果和結構形式不變;

達到各部位號型檔差值的放縮準確無誤、圖樣輪廓保持一致;

便於放碼的操作和紙樣圖示能一目瞭然。

從紙樣的放縮移動方向選擇放碼基準點:

1、單向放縮

選定一條邊線為基準線,而向另一邊放縮檔差值尺寸,是單方向放碼,簡稱"單向放碼"。

2、雙向放縮

選定相宜的分界線為基準線,併合理分配檔差值尺寸,將紙樣向上、下或左、右兩邊推移放縮,此為雙方向放碼,簡稱"雙向放縮"。

3、弧線放縮

將放碼基準線選在曲線或弧線部位上放縮。

放碼基準點與放碼點的關係

除放碼基準點外,紙樣上的各邊緣端點稱為放碼點。

若放碼基準點的選位不同,則各放碼點的放縮值分配也不同,但各部位號型的檔差值不變。

放碼點的放碼數值分配是放碼技術操作的基礎,數值設定應合理準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