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洛陽城:從節慶營銷到全時旅遊的轉型

牡丹洛陽城:從節慶營銷到全時旅遊的轉型

文丨葉然(方塘智庫區域戰略研究中心研究員)

1、有牡丹的洛陽城不孤單

王城公園門口,吆喝的小商規矩地在一旁站著。若說人間煙火,也不過如此。遊客只管路過,眼睛的餘光瞥上一眼,便能讓這些小商們“一石激起千層浪”,競相上前看。這時的王城公園已經辭去春節的光輝,期待春天時節的來客。

王城公園佔地一百八十畝,是洛陽市政府為了紀念歷史名城——周王城,在其遺址上修建的。是全國遺址公園之一,亦是歷屆牡丹文化節的主會場,官方定義是河南省最大的綜合性公園,豫西最大的動物園。初春的王城公園不屬於牡丹文化節,最屬於四面來客。人是一個地方的主體,這本就是地方得以保持生命力的先決條件。

公園內,表演河洛大鼓的老年小組織,於一寬敞之地開始他們的表演。他們舉手投足間,便可想見,作為已經申報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民間文藝,得以復興的靈魂所在——藝術的靈魂在語言、行為上的塑造,縱使沒有藝術的共感,卻也完全與他們有共情之心——藝術便也來源於真誠了。

洛陽的好也在此了,王朝更迭,卻不問英雄於何處來,國泰民安始終是對一個地方長久的期盼。

滿園春色關不住。遠處望去,除卻人流湧動的現代人活動的遊玩區,最多的便是“才露尖尖角”的牡丹小葉。可這裡不只是牡丹的王城公園,還是動物的王城公園,一如洛陽不僅是洛陽人的洛陽,還是世界的洛陽,更是東周的王城。洛陽不僅活在當下,亦需要在歷史的長河中重塑洛陽城的未來。如何讓屬於歷史的王城公園以及洛陽城以古都和歷史的身份活在當下,是歷史文化得以復興、洛陽城重回中原以及中國文旅重要地位的關鍵。

近些年,洛陽因牡丹文化符號的叫響,使得洛陽每到春暖花開時,滿城牡丹的洛陽,亦成就了滿城的人。“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歐陽修筆下的牡丹於地脈之中處於皇家之氣,高貴與優雅並存。

牡丹洛陽城:從節慶營銷到全時旅遊的轉型

此外,河洛地區有黃河、洛河、伊河等眾多河流,由於它們的共同沖積,形成了洛陽盆地。洛陽盆地土地肥沃,土壤中有各種微量元素,且黏性較大,於伊洛流域廣泛分佈著古老火山岩,經過億萬年的風化、沖積、搬運,形成了洛陽適宜農作物種植尤其是花卉種植的特色。因此也便有了“種植好牡丹,必取洛陽土”的說法。

牡丹於洛陽的重要性從這點來說,並不少於歷史帶給洛陽的榮耀。且每年於洛陽舉辦的牡丹文化節,在貿易往來上,洛陽只是藉助牡丹這一文化符號,與國內外貿易往來所達到的數字已經成為洛陽經濟重要的增長極。

所以,不論如何,牡丹之於洛陽,猶如水之於人,其重要性不可忽略,亦無法忽略。在今天,憑藉著本地資源稟賦,藉助大型文化類活動來吸引遊客的旅遊營銷模式已經屢見不鮮。對城市的引流、人文交流以及經濟增長都有不可估量的價值。

對於即使不是旅遊旺季,依然人滿為患、人流湧動的洛陽來說,特色牡丹,十三朝古都,唯洛陽獨有的龍門石窟……獨特的資源洛陽幾乎應有盡有,雍容華貴、端莊大方、人間煙火,洛陽一個都不少。

然而,資源稟賦的洛陽牡丹和洛陽究竟少什麼,又需要什麼?

2、從牡丹文化符號到牡丹產業鏈缺失問題

在人們一貫的城市營銷中,舉辦節慶活動、景區售票已經是標配,縱使是有著特色牡丹的洛陽城也難以擺脫該種營銷模式的窠臼。在這一點上來說,洛陽牡丹並不缺少品牌,亦不缺少產品,甚至藉助牡丹這一特色發生了經濟效果,更帶來了流量暴漲的效果,這對於同樣有著花木蘭這一文化符號卻缺席木蘭品牌的商丘(虞城)來說,已經是相當大的成功。

在基於文化符號打造本地產業,構建產業鏈問題上,人們往往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共同觀點:以活動帶動城市旅遊的繁榮,進而帶動地方經濟的發展,但是基於此而有的產業和產業鏈卻沒有產生同樣的效果。在引流和人的歸屬感問題上,人們往往會選擇前者。

牡丹洛陽城:從節慶營銷到全時旅遊的轉型

對於歷史底蘊厚重、遊客量已經破億的洛陽來說,在城市面積有限的情況下,洛陽的未來絕不在如何引流、獲取更高的門票收入上,而是如何通過創意產業帶來一批高水平的消費者,以及為其在洛陽尋找到歸屬感,進而透過垂直下沉,滲透到洛陽整體的鄉村振興上。但是,對於目前的洛陽,達到這一目標尚且遙遠。

城市的未來,在於擁有一批具有高消費水平的人才上。

所以,對於牡丹這個品牌已經享譽國內外的洛陽城來說,便需要轉變營銷方式,從節慶營銷的模式中擺脫出來,藉助目前牡丹這個品牌的影響力,打造高品質的創意文化產業,構建文化產業鏈,提升遊客的體驗感,最後向全時旅遊轉變,完成人才的輸入和城市品質的提升,進而通過連鎖效應帶動洛陽的科技文化的發展。

所以,從這個角度出發,旅遊的目的,並不僅僅是讓文化軟實力實現經濟的增長,亦是實現區域營銷、城市治理、提高城市競爭力重要的一環。

不論是過去的古都洛陽,還是今天走向現代城市建設中的洛陽,洛陽缺的絕不是名氣,洛陽旅遊形式的多樣性已經非常突出,基於牡丹這個文化品牌打造的牡丹文化節,龍門石窟的門票景區遊,位於洛陽市老城區的古文化美食街,等等。

然而,在這一旅遊優勢突出的基礎上,牡丹洛陽城所存在的問題,依然不可忽視。

一是基於牡丹文化品牌而打造的活動空間,其產品看似多樣化,實則單調。在牡丹文化節的主會場王城公園內,牡丹絕對是唱戲的主角,但是沒有配角的主角,所唱之戲是不完美的;公園內雖然有動物園,在外人眼裡,這樣的動物園於全國已經屢見不鮮;雖然有小吃,但是小吃大多以擺地攤的形式零散地存在於公園內,不僅品質不高,且沒有形成效果,最終看似產品豐富的牡丹文化節主會場,除了牡丹,整體顯得非常單調。而且因為牡丹的連續舉辦,很有可能最後會有因為遊客觀牡丹疲乏,產生旅遊反彈的負影響。所以,目前的牡丹文化空間存在多卻散的問題。

二是牡丹品牌與十三朝古都而有的歷史文化資源之間缺少兼容性。龍門石窟始開鑿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公元493年)前後,歷經東西魏、北齊、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連續大規模營造達400餘年之久。密佈於伊水東西兩山的峭壁上,南北長達1公里,共有97000餘尊佛像,最大的佛像高達17.14米,最小的僅有2釐米。

牡丹洛陽城:從節慶營銷到全時旅遊的轉型

站在山腳下,端望形態千秋的佛像,不禁感慨,藝術的魅力絕不僅僅是雕刻技藝的高潮,它是信仰與靈魂的注入。在人的一生中,能有多少時間可以與靈魂共話,與信仰共感。龍門石窟的藝術魅力便在於此。富有靈性的佛像雕塑於今天的洛陽來說是難得的機會,牡丹洛陽城的轉型也在於此,然而,從目前來看,牡丹與歷史文化的互相消融依然遙遠。

三是基於牡丹而有的產品的單一性,讓洛陽的旅遊停在了重複的節慶旅遊營銷模式中。位於老城區的古文化小吃街,晚上的熱鬧令人難以想象,基於牡丹而加工的牡丹糕點和牡丹文創產品雖然存在,但是並沒有表達出屬於它的驕傲。簡單、單一、缺乏創意生產,沒有形成一定的規模。以致於讓人一度忘記了他們的存在,只是牡丹本身讓人印象深刻。而如此造成的結果是,經濟過度依賴牡丹節慶活動,甚至門票經濟,無法完成洛陽文旅產業的迭代升級。

四是洛陽整體的服務體系尚待完善。在如今全域旅遊的背景下,服務體系在整個旅遊環境中,所呈現出來的重要性越來越凸顯,從城市對比來看,洛陽與開封之間存在一定的差距。而且在洛陽之後的產業迭代升級中,這一體系所體現出來的重要性,將會越來越明顯,更是洛陽打造全時旅遊城市的關鍵所在。

五是整體產業空心化問題依然嚴重,從而造成了產業鏈的斷裂。不論從牡丹本身出發,還是牡丹與歷史文化的兼容程度來看,洛陽高端創意產業空心化問題還是非常明顯的。

3、全時旅遊路上的創意產業融合和產業鏈構建

對於已經基本完成流量引入甚至流量已經呈現膨脹的洛陽來說,接下來便是對流量進行篩選的階段以及完成城市文旅產業的迭代升級階段。這也是洛陽需脫去節慶旅遊營銷的帽子,在全域旅遊背景下,走向全時旅遊之路的關鍵轉折點。

而在全時旅遊背後,是特色產業打造和產業鏈的構建問題。一座宜居的城市是屬於四季的,不只是春天裡的城市。

從位於洛陽老城區的小吃街的位置來看,小吃街的盡頭是歷史時期的古建築,在歷史文化與現代人們的生活方式之間有著連續性。此時,如何在厚重的歷史文化和生活方式之間表達出兼容性,便是基於美食而有的社會文化空間如何實現它的產業升級最好的機會。

牡丹洛陽城:從節慶營銷到全時旅遊的轉型

目前,在整個市場上,以牡丹為文化元素而有的文創產品,其實並不突顯。既然牡丹唯洛陽土可取,有著“洛陽牡丹甲天下”的美稱,那麼洛陽除了在牡丹上做足文章,亦需要基於牡丹,在產品研發、單一產業的融合式發展和牡丹產業鏈構建問題上做足文章。

當下,牡丹與洛陽的直接關係是節慶活動,而如何在節慶活動的基礎上,進一步完成文旅形式的更新,其核心更是在產業和產業鏈構建上。

首先,在歷史文化與牡丹之間,需完成兩者元素融合的產品設計和研發,進而打造高端文創產品、產業和完整的產業鏈。如此,不僅可以突顯牡丹價值,亦可以完成對本地歷史文化資源的挖掘、價值再實現,進而實現城市的提質。

其次,基於洛陽牡丹文化節而有的幾個活動文化空間,雖然人滿為患,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城市要想完成本身的迭代升級,需要在保障流量的基礎上,對社會文化空間進行品質的提升,而在這背後卻是對產業的篩選,進而完成城市消費水平的提升,最終實現摘去門票經濟的帽子,真正實現全域旅遊,從而走向洛陽的全時旅遊之路。

再者,目前基於牡丹這一品牌,已經成功打造了不少的社會活動文化空間,接下來便需要這一社會活動文化空間的內容更豐富。基於目前藝術造詣深厚的龍門石窟、朝代特點和牡丹,可傾向於將社會活動文化空間向產業小城甚至特色小鎮方向打造。在空間內,進一步豐富文化產業、構建完整的產業鏈,以實現洛陽文化旅遊的轉型之路。

牡丹洛陽城:從節慶營銷到全時旅遊的轉型

生生死死,唯有靈魂與信仰讓人堅信生命的偉大、藝術的頑強以及歷史給予人生命的莊重態度。洛陽的特殊性並不僅僅是十三朝古都本身,它還是人對信仰的重塑、生命價值再發現的來源之地。

於熱鬧中探索生活的平靜,不是距離上的遠方,而是信仰下對生命的凝望。未來的洛陽一定是一座一年四季旅遊都在線的城市,更是信仰不滅的宜居的創意的城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