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換帥,能喚回經銷商的心嘛

反腐風暴中的光明又換帥了……

2015年開始,反腐換帥就成了光明的主旋律。

昨日,還有一年期滿的光明乳業董事長張崇建,總經理朱航明一齊辭任,由濮韶華出任董事長。在這件事上,光明是厚道的,沒有半夜宣佈換帥的事,也讓自媒體小編有時間來追熱點,這點比蒙牛換孫依萍強多了。

近日,香飄飄因一個職業經理人離職,股票便跌破了發行價。而光明換帥無論在股市還是競爭對手那裡,似乎都沒什麼反應。彷彿一切發生了,又似乎一切都沒發生。人最痛苦的不是死亡,而是對於你的一切,外界的不予理會。曾經的乳業第一品牌,是如何走到今天這一步的……

光明換帥,能喚回經銷商的心嘛

慢一拍的光明

在光明乳業靠換帥上頭條前,光明靠著所謂網友求光明雪糕漲價,引發了一波情懷回憶,讓光明雪糕在微博熱搜上停了一段時間。靠刷情懷來引發同情的手段,通常都是那些被外企收購了的品牌,再次回到消費者視線時才玩的策略。堂堂光明乳業竟靠著自己的非主要項目雪糕來引發消費者的關注,真是可憐又可氣。

光明換帥,能喚回經銷商的心嘛

做為上世紀50年代就存在的乳業公司,內蒙古的回民奶廠1983年迎來了十分關鍵的人物鄭俊懷。在那個供不應求的年代,鄭俊懷辭去政府的工作崗位,全身心投入了回民奶廠的發展以及改制。1993年回民奶廠更名為伊利,並正式完成股份制改革。1996年伊利上市,成為全國乳品行業第一家上市公司,併入選上海證券交易所“30”指數樣板股。

光明換帥,能喚回經銷商的心嘛

然而這一切本應屬於擁有天時地利的光明乳業。上海市牛奶公司成立於1956年,可直到1996年伊利即將完成上市之際,光明乳業才正式誕生。6年後,光明乳業上市。彼時,光明乳業年營收50.2億元,而伊利不過40.1億元,蒙牛才4.59億。簡單說,光明的年營收是二者之和。

然而,光明的輝煌永遠停留在了上市那年。2003年,成立不過四年的蒙牛上市;2004年,伊利前總裁鄭俊懷入獄,新總裁潘剛帶領著一度停滯不前的伊利,朝著新方向前進;2005年,蒙牛因贊助超級女生,一舉完成彎道超車,成為中國乳業第一品牌,營業額直逼伊利。

光明換帥,能喚回經銷商的心嘛

而光明呢?2005年,爆發回收奶醜聞,當時光明的總經理王佳芬一句“全行業都有回奶罐”引發了整個行業的圍攻。

2005年之前,光明一直是高質量奶的代表,沒人會怪光明只發展上海市場,畢竟上海市場至今還是光明一家的天下。而光明的專一、專注,是一些消費者心裡追求完美的象徵。可是,2005年的回收奶醜聞,讓沒有危機公關經驗的王佳芬為光明樹敵無數。

光明換帥,能喚回經銷商的心嘛

王佳芬

三年後,年輕的老納去光明面試,口無遮攔地說起光明回收奶事件,彼時,光明的面試官依然抱著“我們沒錯”的態度。從面試官的傲慢就可以看出,整個光明在處理這件事的時候,並沒有真正反思過。依然認為,這是全行業的事情,只是自己被發現了而己。雖然,往事不堪,但如果光明能及時反思,那麼,2008年那場波及全行業的三聚氰胺事件,光明是有機會避免的。

可惜,傲慢與懶散註定了光明不在貝因美、三元這一行列。也讓那些以為它專一、專注的消費者再次失望。

不斷反腐的光明

有不少媒體報道在提及光明發展不好的原因時,大多都指向了一個原因,光明與達能的糾纏。

可實際上,中國很多快消品牌都與達能有著這樣那樣的“舊事”。娃哈哈引入達能的資源,卻帶來企業的實際發展;蒙牛與達能的合作,也沒影響蒙牛緊追伊利的步伐;那些說樂百氏賣給達能後死掉的,大多是忘了這個世界上還有個產品叫脈動。

況且,2007年達能在王佳芬卸任後,就全身而退了。要知道2年前伊利也才經歷了換帥風波。蒙牛雖然當時一往直前,可那個時候距離蒙牛最差的時代也只有2年。2008年,“全世界”都在噴蒙牛……

遺憾的是,作為“對手”,在每一個企業最脆弱的時候,光明都沒能把握住“機會”。一個市值120億的企業,其反應速度比蒙牛、伊利這樣千億級別的企業還要來的慢。

光明換帥,能喚回經銷商的心嘛

其實,光明也曾出現過潘剛和牛根生式的人物,他就是接任王佳芬出任光明總經理的郭本恆。在那個蒙牛、伊利忙著耕耘低溫奶的時候,郭本恆把目光瞄向了酸奶。2009年,光明莫斯利安上市,一舉突破蒙牛、伊利的包圍圈,成為當時最炙手可熱的產品。

光明換帥,能喚回經銷商的心嘛

如今,光明莫斯利安的經銷商在談起郭本恆時,依然充滿了欽佩之情:“郭總是一個專家式的管理者,對這個行業真是太瞭解了。如果他還在,“莫酸”一定不是現在這樣的情況。

而“莫酸”是莫斯利安經銷商對它的親切稱呼。

做為曾經銷量過百億的單品,如今莫酸經銷商的日子並不好過:這幾年莫酸壓費用的情況越來越嚴重了去年的費用到現在還沒有核銷完。這在郭總在的那段日子根本不敢想象。一名莫酸的經銷商自嘆道。

印證這句話的佐證是,南陽莫斯利安的經銷商在6月份跑路了。這個經銷商本身財力有限,一直靠貸款活著。經營莫斯利安四五年都沒有太大問題,只是如今費用代墊時間長,再加上其它產品的壓力,最後只能靠跑路解決問題。

在乳製品行業的國有企業中,伊利與當地政府的關係是最融洽的。彼時,鄭俊懷、潘剛一起被“調查”的日子,當地政府指任了一個負責人,該負責人在潘剛回來後,又將權利還給了潘剛。

光明集團顯然不是好例子。從2015年開始,大量光明的前任或現代負責人因為腐敗問題被抓。2015年前黨委書記王宗南,2016年光明總經理郭本恆,2017年光明市場部總監、副總經理李柯。與光明集團有合作關係的上海天喔集團老闆林建華,2017年底“失聯”。

與光明經理的高風險相對應的是職業經理人的低工資。2014年光明的財報顯示,郭本恆年薪138.8萬元,連他擁有的光明股票也不過50餘萬股。這對於一個創造了百億銷售額的經理人來說,付出與得到是不成正比的。可另一邊,伊利的潘剛在2006年底的股權激勵近2億,牛根生2004年身價1.35億美元登上了福布斯富豪榜。

2016年,郭本恆被查出在1999年-2014年任職期間貪汙330萬被判刑6年。

還有多少時間

國企憑藉著強大的國家資源,擁有很多企業不可比擬的發展優勢,可激勵機制的缺失也是影響其發展的重要原因。招聘不到專業人才;待遇低了,高手不願意來;待遇高了,集團不同意。所以只能憑藉著國企的資源,“對付活著”。不止光明,前段時間的中糧福臨門,在找職業經理人的時候,也是因為給不了別人滿意的待遇,只能退而求其次。也難怪,中糧的產品線豐富,卻沒什麼能做到第一的位置。

光明換帥,能喚回經銷商的心嘛

如今的光明,可以說是安居一隅。上海是個外地品牌進不來,本地品牌出不去的城市。這些年,光明錯過了一個又一個機會。常溫奶、低溫奶是伊利、蒙牛的天下;又錯過了奶粉的發展期,讓飛鶴成為國產奶粉第一品牌;如今的莫酸,雖然還有一定的市場,但是在安慕希、純甄的夾擊下,在市場上,也是節節敗退的節奏。

光明換帥,能喚回經銷商的心嘛

相較於伊利、蒙牛一個個優秀的營銷案例,我們很難想到光明有什麼優秀的營銷案例可以分享。

在這個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時代,光明固守著上海這個精神家園,真的能做大嘛?

就如同光明的經銷商說的那樣:雖然,我們都簽了光明的全品項,但是除了莫酸,其它的產品我們都不想做。那些產品同質化嚴重,好多是曾經賣不好的產品又包裝再賣……不僅如此,光明員工身上的官僚氣也很濃,無論是人員配比還是執行力方向,都與伊利、蒙牛有著較大的差距。而快消行業,拼的就是執行、拼的就是人員配置。

如何贏得經銷商的心?這是光明新的領導班子需要解決的問題。可是,處在不斷動盪中的光明,留給它們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