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打破了清華的傳統,並用一輩子去堅持,祕訣藏在一句玩笑話里

他打破了清華的傳統,並用一輩子去堅持,秘訣藏在一句玩笑話裡

1915年梅貽琦到清華任教時,清華學堂還不是一所大學,也沒有教授這樣的稱號,年輕的梅貽琦一度以為自己的興趣並不在此,但是老師張伯苓的話彷彿堤湖灌頂,讓梅貽琦開始思考自己人生的方向,後來他老老實實的回到了清華,一人那就是一輩子,當然張伯苓的話固然有用,但最重要的是梅貽琦骨子裡有著一種令人敬佩的執著精神,而他性格中的嚴謹,踏實,寬容,也締造了他在清華的輝煌。

他打破了清華的傳統,並用一輩子去堅持,秘訣藏在一句玩笑話裡

在清華當了九年救援後,按照清華學校的規定,梅貽琦在1921年得到了一次工假一年的機會,利用這次機會,梅貽琦再一次前往美國留學,進入了芝加哥大學研究物理學,1922年梅貽琦回國繼續擔任救援,併成為清華第一個物理學教授。

1926年,他被選為清華教務長,擔任教務長的同時,他還是清華國學研究院的院務,他曾經和國學研究院的四大導師,王國維,陳寅恪,梁啟超和趙元任,保持著真摯誠懇的友誼。

他打破了清華的傳統,並用一輩子去堅持,秘訣藏在一句玩笑話裡

在清華還有一個傳統,那就是驅逐校長,從1928年到1931年的三年多時間內,清華像走馬燈一樣,接連換了幾任校長,最長的有兩年最短的兩三個月,還有的校長連清華的大門都沒進去,就因被師生抵制而灰溜溜的離開了。

就是在這樣尷尬的狀況下,1931年底梅貽琦出任清華校長,自從清華前校長羅家倫在1930年離職之後,清華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沒有合適的校長人選,這個位置缺了近一年的時間,國民黨政府之後,讓當時擔任留美學生監督的梅貽琦上任,梅貽琦到這個消息後感到非常榮幸,但同時他也擔心自己的能力不足以勝任校長的職位,於是一直推辭,最後因為推辭不掉才勉強勝任。

他打破了清華的傳統,並用一輩子去堅持,秘訣藏在一句玩笑話裡

清華校長並不是那麼好當的,但是梅貽琦執掌清華以來,從沒有人反對和驅逐他,有人問梅貽琦為何不倒的秘訣時,他只是笑笑,不失幽默的說,大家喜歡倒這個,倒那個,倒來倒去,但是沒人願意倒黴(“梅”)啊!

他打破了清華的傳統,並用一輩子去堅持,秘訣藏在一句玩笑話裡

梅貽琦一生致力於學術研究是,國際學術界出了名的寡言君子,他倡導為政不在言多,顧力行何如耳,他認為學校造就人才的目的是為了有用武之地,梅貽琦還提倡學術自由,民主科學,並且主張學和術,分開文和理通科,提倡學生自主學習,有了他的這些主張,才有今天的水木清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