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偉:讓經典形象照亮現實生活

閆偉:讓經典形象照亮現實生活

文 | 閆偉 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主任編輯

2018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也恰逢中國電視劇春華秋實60載。幾十年間,迎著改革開放的春風,不同時期的國產劇真實記錄著百姓生活的點點滴滴,生動展現著社會發展的滄桑鉅變。而伴隨著一部部精彩劇作的閃亮登場,最能深入心靈、感人肺腑、陶冶情思、激盪精神的還是那一個個魅力四射的經典人物形象,這些“熟悉的陌生人”成為一代代觀眾心目中永不磨滅的精神印記。

人性底蘊與時代脈搏在精彩故事中共振

“把脈時代進程、深掘生活底蘊、引領百姓認知”一直是中國電視劇創作的優良傳統。60年間,一大批電視劇人充滿誠意地表現改革深化期與攻堅期的複雜社會現實和觀念碰撞,多維度地展示時代變遷中人民群眾的酸甜苦辣、喜怒哀樂。那些脫胎於生活、著眼於實際、聚焦於熱點的現實主義作品,尤其是其中的主人公,給觀眾帶來最真切的情感觸動與最深刻的心靈共鳴。

閆偉:讓經典形象照亮現實生活

《新星》裡的“縣委書記”李向南,為全社會樹立起一個對歷史和社會有著清醒認知的開拓者形象;《情滿珠江》裡的梁淑貞,向我們折射出面對物質誘惑和精神誘惑時的理性定力與是非抉擇;《雞毛飛上天》中的陳江河,生動詮釋出“誠信”在經商和做人上中流砥柱式的靈魂性價值。從這些人物身上,既昭示了社會發展的內在邏輯規律,又表明了宏觀環境和微觀個體之間對立統一的辯證關係。

與此同時,《渴望》中的劉慧芳、宋大成,《金婚》中的佟志、文麗,《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中的張大民,《媳婦的美好時代》中的毛豆豆.......他們用不同視角解讀出“幸福”的多重含義,撫慰社會轉型期帶來的心靈陣痛,傳遞出溫暖、和諧、積極向上的主題意蘊。《北京人在紐約》中的王起明,《永不瞑目》中的肖童,《士兵突擊》中的許三多,《奮鬥》中的陸濤......他們著力刻畫了不同領域裡的尋夢一族追求人生價值的生命歷程,為昂揚的勵志精神塗上了一層溫暖的人性底色。

閆偉:讓經典形象照亮現實生活

這些在觀眾口碑中誕生出的經典形象啟示創作者:傾真心才會得民心,接地氣才會有生氣,才能在受眾的多元文化選擇中實現作品口碑與市場的雙贏。

民族精神與傳統文化為現實注入精神動力

中國歷史文化悠久深邃,從不同角度記錄著中華民族精神發展的光輝足跡。電視劇人須百倍珍惜傳統文化源遠流長的文脈傳承,禮敬自豪地對待中華民族的優秀歷史文化傳統和革命歷史文化資源,守護好民族文化瑰寶,傳承好中華文史精粹,辯證把握、理性萃取深厚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古為今用,推陳出新,將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道路自信通過各種方式熔鑄到創作實踐中,使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凸顯出沁人心脾、滋人心智、撼人心魄的民族情懷、社會責任、道德光彩與文化品性。

《開國領袖毛澤東》《長征》《解放》《恰同學少年》《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海棠依舊》《彭德懷元帥》等重大革命歷史題材作品中塑造的老一輩無產階革命家形象,令觀眾在他們的人格魅力中共同領略國家集體記憶與民族精神歷程中的華彩篇章;《闖關東》中的朱開山、《喬家大院》中的喬致庸、《大宅門》中的白景琦等,散發著深沉厚重的歷史美學品格,為當代國人建構起鮮明的道德文化座標;除此之外,一大批高品質歷史正劇和名著改編劇讓中國百姓耳熟能詳的一些歷史人物與文學形象走上熒屏,在文字向影像的轉化中,使更多觀眾從人性的視角洞察到歷史的縱深、領略到經典的魅力。

閆偉:讓經典形象照亮現實生活

促進民族文化的發展勃興與發揚光大,是實現民族偉大夢想的題中之意,也是文藝創作中現實主義精神的彰顯之地。電視劇的社會影響之大,註定了其文化責任之重,如何獨具匠心地完成“中國故事”的“世界表達”,提升民族文化的世界影響力?這當是每一個電視劇人所深入思考的時代課題。

融媒時代更加呼喚藝術形象的浸潤和引領

藝術是人類認知世界、把握世界的一種方式。電視劇雖然容量有限,但卻能讓觀眾通過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觀古今於須臾,撫四海於一瞬”。尤其是劇中那些經典形象,一方面,可以讓人們“心遊萬仞,思接千載”,去觀照現實世界中無法感知的繽紛景觀;另一方面,其骨子裡所承載的歷史紋路、文化基因、民族精粹、道德力量和人格光輝,無一不浸潤著人們的心靈。

“多屏時代”的來臨,悄然改變著人們觀劇的“姿勢”,甚至影響著電視劇的創制思維,但無論在手機、Ipad、電腦前“點播”,還是在傳統的電視機前“守候”,觀眾最渴望的還是擁有一方精神家園作為心靈棲息地,因而始終都滿心期待故事裡的“人”帶來的那份由衷鼓舞、感動與慰藉。

閆偉:讓經典形象照亮現實生活

如果把方寸熒屏比作一面鏡子,那麼“劇中人”其實又是“鏡中我”。觀眾在各種大屏小屏前注視“他人命運”之時,心緒總能“進得去,出得來”,忽而移情至人物的喜怒哀樂,忽而回歸至自我的追憶反思,因為那些虛構而出的藝術形象實乃“另一種真實”。緣於此,遠至神人仙者,近至左鄰右舍,上至帝王將相,下至販夫走卒,都可成為電視劇的主人公,都能成為人們安置情感的寄託、反觀“本我”的“他者”、走出迷惘的明燈、實現夢想的標杆。

然而近些年來,電視劇的資本投入越來越大了,數量和類型越來越豐富了,真正能夠走入並留存於觀眾內心的熒屏形象卻越來越少了。若談及箇中原因,不外乎影視環境驟變之下,電視劇人“初心”和“匠心”的遠去。詩人紀伯倫曾說:“用你自己靈魂的氣息,來充滿你所製造的一切”。只有電視劇創作者用心勾勒“劇中人”,才能夠讓之充滿源自生活的靈性。誠然,打造影視經典形象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對於精緻藝術、高超技術的極致追求是建立在屢試屢敗、屢敗屢試的基礎之上的。電視劇人們作為“劇匠”,就應當擁有“耐得住寂寞”、“坐得下冷板凳”的匠人心態,始終堅守住內心的目標,不為市場的蕪雜所叨擾,如此才能夠打造出不愧於人民、不愧於時代的藝術精品,才能夠讓劇中人物散發出善良的精神光輝,照進人民群眾的生活現實。

尤其是當下全媒體環境中精神產品和娛樂方式的多元共生,大眾更加需要優質藝術形象的正面示範和精神引領。文藝工作者的作用愈發凸顯,使命也亟需實現。回首60年的國產劇發展史,那些經典人物陪伴著人們、溫暖著人們、照耀著人們,在今後若干個“60年”中,不論電視劇的呈現樣態、傳播方式如何變遷,但願還有更多光彩熠熠的人物形象與觀眾相約、相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