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運河|二十四節氣·芒種·漕運碼頭

大運河|二十四節氣·芒種·漕運碼頭

芒種是夏季的第三個節氣,仲夏正式來到。芒種諧音“忙種”,是一年中農作最急迫的時期。對中國大部分地區來說,芒種一到,夏熟作物要收割,夏播秋收作物要播種,春種的莊稼要管理,收、種、管交叉。

大運河|二十四節氣·芒種·漕運碼頭

大運河|二十四節氣·芒種·漕運碼頭

小麥成熟期短,收穫的時間性強,天氣的變化對小麥最終產量的影響極大。這時沿江多雨,黃淮平原也即將進入雨季,芒種前後若遇連陰雨天氣及風、雹等,往往使小麥不能及時收割、脫粒和貯藏而導致麥株倒伏、落粒、穗上發芽黴變及“爛麥場”等,即將收穫的莊稼很有可能因氣候變化而毀於一旦。

“收麥如救火,龍口把糧奪”的農諺正形象地說明了麥收季節的緊張氣氛,必須抓緊一切有利時機,搶割、搶運、搶脫粒。“春爭日,夏爭時”,一般而言,夏播作物播種期以麥收後越早越好,以保證到秋前有足夠的生長期。

大運河|二十四節氣·芒種·漕運碼頭

芒種時期氣候炎熱潮溼,北京昨天也達到40°的高溫,懶散、頭腦不清爽是多數人在這個時節的狀態,人易感到食慾不佳、精神睏倦,養生之道在這種氣候條件下顯得格外重要。當人體大量出汗後,不要馬上喝過量的白開水或糖水,可喝些果汁或糖鹽水,以防止血鉀過分降低,適當補充鉀元素則有利於改善體內鉀、鈉平衡。鉀元素可以從日常飲食中攝取,含鉀較多的食物有:糧食中的蕎麥、玉米、紅薯、大豆等,水果中的香蕉,蔬菜中的菠菜、莧菜、香菜、油菜、甘藍、芹菜、大蔥、青蒜、萵苣、土豆、山藥、鮮豌豆、毛豆等。

大運河|二十四節氣·芒種·漕運碼頭

古人在芒種時期的民俗活動,最常見的便是送花神及煮梅。自開春迎花神以來至農曆五月,百花開始凋殘、零落,民間多在芒種日舉行祭祀花神儀式,餞送花神歸位,同時表達對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來年再次相會;大戶人家芒種節為花神餞行的熱鬧場面在紅樓夢裡也有體現。

大運河|二十四節氣·芒種·漕運碼頭

大運河|二十四節氣·芒種·漕運碼頭

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節,青梅含有多種天然優質有機酸和豐富的礦物質,具有淨血、整腸、降血脂、消除疲勞、美容、調節酸鹼平衡,增強人體免疫力等獨特營養保健功能。但是,新鮮梅子大多味道酸澀,難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後方可食用,這種加工過程便是煮梅。

大運河|二十四節氣·芒種·漕運碼頭

悶熱黏膩的夏天,開起風扇,在室內嚼上一口清脆酸爽的梅子,感覺悶熱都退散了不少。把梅子和白糖層層疊疊混在一起放入玻璃罐內,過一段日子就成了電影海街日記裡四姐妹自己釀的梅子酒了。不僅梅子酒可以拿來喝,玻璃罐還可以放在額頭上去熱消暑。

大運河|二十四節氣·芒種·漕運碼頭


對於現代人來說,“漕運”是個陌生的詞彙,但在中國的王朝歷史上,特別是明清兩代,忙碌於京杭大運河之上的“漕運”,卻是維持國家正常運轉的一根生命線。通州之名本身就與漕運有關,取運河漕運通暢賙濟之意。800多年來,通州地區一直是漕運及倉儲重地,素有“一京、二衛、三通州”之美譽。

大運河|二十四節氣·芒種·漕運碼頭

漕運碼頭是南來漕船、商船、民船停泊卸貨的地方,現通州的漕運碼頭位於大運河森林公園內,這裡還曾經是電視劇“漕運碼頭”的拍攝地。

大運河|二十四節氣·芒種·漕運碼頭

大運河|二十四節氣·芒種·漕運碼頭

大運河|二十四節氣·芒種·漕運碼頭

大運河|二十四節氣·芒種·漕運碼頭

大運河|二十四節氣·芒種·漕運碼頭

大運河|二十四節氣·芒種·漕運碼頭

通州漕運碼頭雖然是一個新建的地方,但其景觀、廣場還是有一定的可看性,至少是通州區較為別緻的文化廣場了。最近天氣熱、陽光強烈,大家如果要在戶外活動的話千萬別疏於防曬和補水,以防中暑~

大運河|二十四節氣·芒種·漕運碼頭

我們是大運河文化在線,是大運河文化的傳承者,也是運河歷史故事的講述者,更是文創產業搭建的探索者,關注我們,你將體驗到更有趣的文化之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