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雕師,打造出萬變不窮之美玉

張春風,1971年出生於河南省鎮平縣。2006年被評為縣“十大玉雕創作能手”。2008年被授予“河南省玉雕大師“稱號,並榮獲高級工藝師職稱。2015年榮獲“中國玉雕大師“榮譽稱號。

張春風擅長雕刻玉器正宗的器皿,以剛柔相濟的刀法,複雜多變的線條,生動傳神,莊重典雅的造型,被玉雕界稱謂“瓶爐聖手“。

玉雕師,打造出萬變不窮之美玉

張春風師出家門,自幼被父親耳提面命,薰陶技藝。十八歲高中畢業,隨父親在村辦玉雕廠學藝。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日出而習,日落仍埋頭苦幹。父親要別的徒弟一天十張素描,而要他加倍二十張;別的徒弟一週可休一天,而他日復一日隨父學藝。梅花香自苦寒來,日復一日的刻苦學習,張春風的玉雕工藝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學藝期間,張春風又近水樓臺先得月,先後得名震中原的仵應汶大師和南陽爐瓶大師紀景耀老師傳授。至此,張春風的素活瓶爐技藝日益精湛。

中國玉雕造型藝術經過千百年磨礪,逐漸形成海派,北派,楊派,南派四大流派,北派以薄胎著名,楊派擅長山子雕,南派以鏤空雕和多層玉雕彰顯地域風格,海派以海納百川,追求卓越為精神,以玉雕王者器皿為主。

張春風以中原人博大的胸懷,借鑑南北精雅細巧,嚴謹圓韻的風格,汲取詩、書、畫、印姊妹藝術的多種藝術元素,將自己的爐瓶造型藝術既借鑑“海派“追求卓越的玉雕技藝,又接納南北兩派圓雕、浮雕,鏤空雕,陰刻,陽刻,線刻的雕刻手法,形成自己作品既有端莊華貴,簡潔大方,古韻悠然的傳統審美情趣,又具現代時尚,雅俗共賞的張派素活風格。

玉雕師,打造出萬變不窮之美玉

俯拾張春風眾多作品中“寶月”、“蒜頭”兩對素瓶為例。兩對素瓶原為一塊玉料,其玉潔白均勻,細膩潔淨,為玉中上品,但美中不足,其玉料厚薄不勻,形狀不規則,張春風審時度勢,思考良久,巧妙利用玉石自身的曲線,切割出“寶月“、“蒜頭“兩對素瓶。寶月瓶的雙耳作如意造型,配纏枝香草,正面看是鳳紋,側面看是如意,張春風運用圓雕、浮雕、鏤空雕技藝雕出寶月蒜頭素瓶。鋪以陽刻、陰刻、線刻、直線,弧線、球面等工藝,瓶身規矩對稱,既有弧度又有張力,工藝精美細緻,刀法老練遒勁,工極精妙,微之毫髮。從而奠定了張春風卓爾不群的藝術風格。

張春風在玉雕工藝上的不懈追求,榮譽也撲面而來。十多年來,張春風的作品多次在國家級評選中,斬桂奪冠獲得大獎。路漫漫而修遠,正值中年的張春風事業如日中天,在琢玉之路將以百折不回之真心,打造出萬變不窮之美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