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珠海匠心」朗誦音樂會在珠海大劇院舉行 用匠心精神助力珠海經濟特區「二次創業」

“發現·珠海匠心”朗誦音樂會在珠海大劇院舉行 用匠心精神助力珠海經濟特區“二次創業”

8月26日,“發現·珠海匠心”朗誦音樂會在珠海大劇院舉行。著名配音演員王凱、季冠霖登臺演出。與此同時,珠海的匠心人物也與王凱、季冠霖一同登臺朗誦。本次朗誦音樂會也是“發現·珠海匠心”活動的一部分。

朗讀作為一種文化形態,需要匠心去演繹和沉澱。在經濟轉型升級時代,“工匠精神”一詞也迅速流行開來,成為各行各業的熱詞。

粵港澳大灣區、大橋時代,珠海提出“建設新珠海、新經濟、新生活”的戰略目標,為新時期珠海實現“二次創業”指明瞭方向。發展新經濟必然需要靠高技能的人才。這離不開各行各業踐行發揚“工匠精神”,助推珠海高質量發展。本次珠海報業傳媒集團聯手珠海市總工會,共同舉辦“發現·珠海匠心”活動,正是順應時代要求、社會呼聲。本次活動要讓具備“工匠精神”的各行各業企業員工脫穎而出、嶄露頭角,併為珠海企業搭建挑選、培養工匠的橋樑與舞臺。

向製造強國目標邁進

推動中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時代

工匠精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五千年的華夏文明裡,出現了無數的能人巧匠,比如解牛遊刃有餘的庖丁,精於木工的魯班,造酒鼻祖杜康……並留下了都江堰、故宮等享譽中外的作品。

新中國成立以後,“工匠精神”成就了“兩彈一星”等事業。而經過40年的改革開放,我國早已成為製造業大國,有著世界工廠的美譽,也湧現出了一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專業技術人才。

在經濟全球化時代,中國面臨製造業的轉型升級。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實施“中國製造2025”,通過“三步走”實現製造強國的戰略目標:為到2045年將中國建成具有全球引領和影響力的製造強國奠定堅實基礎。

而要實現這樣的目標,必然不可缺少的大量具有工匠精神的專業人才。2017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盡職業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完善激勵機制,培育眾多“中國工匠”,打造更多享譽世界的“中國品牌”,推動中國經濟發展進入質量時代。

建設粵港澳大灣區

珠海奮力推動“二次創業”

時代需要“工匠精神”,珠海也需要“工匠精神”。

經過改革開放40年來的發展,珠海的建設和發展取得了輝煌成就,但也面臨一系列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比如實體經濟基礎較弱,經濟結構不優,企業創新能力有限等。

而粵港澳大灣區上升為國家戰略,港珠澳大橋即將建成通車,珠海歷史性地站在了大灣區的中心連接點,戰略地位更加凸顯。珠海將以港珠澳大橋為龍頭,打造“一橋雙港”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加快形成無縫銜接、經濟高效、海陸空並進的交通體系,建成區域綜合交通樞紐,攜手港澳高標準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深度參與“一帶一路”建設。

因此,珠海同樣面臨著優化經濟結構,轉型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任。這不僅僅基於我國面臨建設製造強國,經濟發展重點由量走向質的重要階段,也是粵港澳大灣區、自貿區及大橋通車等眾多利好的背景下,珠海所必然承擔的歷史使命。

中共珠海市委八屆五次全會提出“建設新珠海、新經濟、新生活”的戰略目標,為新時期珠海實現“二次創業”指明瞭方向。珠海要在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上率先探索,全面強化產業規劃和產業引導,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發揮金融支撐引領作用,用好人才第一資源,努力建設成為廣東世界級產業集群中的重要一極。

建設新經濟,則要堅持高端起步、未來導向,瞄準以智能家電、機器人、高端芯片、高端裝備等為重點的先進製造業,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數字經濟、新能源、新材料等為重點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以跨境金融、商務會展、休閒旅遊等為重點的高端服務業,大力培育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建設國際創新成果轉化地、區域特色金融中心和國際高端人才集聚區,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經濟新引擎。

發展高新經濟必然需要靠高技能的人才。中共珠海市委八屆五次全會還強調,要加大引才力度,加快完善實施“珠海英才計劃”,積極引進一批具有國際水平的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區。要完善人才培養機制,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堅決摒棄技術工人不是人才的舊觀點和舊做法,培養選拔一批優秀技能人才。加大青年人才支持力度,集聚一批具有創新發展潛力的優秀青年人才。要創新用才方式,推動人才向企業、新型研發機構、科技園區等流動和集聚,在釋放市場活力、發揮用人主體創新積極性方面爭取突破。

“發現·珠海匠心”

搭建珠海培養工匠的橋樑和舞臺

全市正在奮力推動新時代珠海“二次創業”,離不開各行各業踐行發揚“工匠精神”,助推珠海高質量發展,營造崇尚技能、爭當高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圍,更需要政府、企業與媒體共同發力,改善社會文化環境,完善激勵機制。

本次珠海報業傳媒集團聯手珠海市總工會,共同舉辦“發現·珠海匠心”活動,正是順應時代要求、社會呼聲,讓具備“工匠精神”的珠海各行各業企業員工脫穎而出、嶄露頭角,併為珠海企業搭建挑選、培養工匠的橋樑與舞臺,也讓全珠海感染“匠心文化”,要齊心協力培育“珠海匠心”、讓“工匠精神”在珠海薪火相傳、生根開花。

本次活動採取“政府指導、媒體聯動、企業參與”的運作模式,充分發揮珠海市總工會和珠海報業傳媒集團的資源整合能力和社會動員能力。珠海報業傳媒集團作為我市重要的輿論宣傳和文化傳播陣地,擁有強大的立體化傳播平臺,全媒體覆蓋人群已達到300萬,將對本次活動在報道內容和形式兩方面下大功夫,利用報紙、微信公眾號矩陣、手機App終端等立體傳播平臺,採用視頻、圖片、訪談、投票等各種新媒體展現形式,讓整個活動接地氣、入人心、吸眼球、創效應。

作為“發現·珠海匠心”活動的支持單位,同裕地產也秉承匠心精神,為客戶提供盡善盡美的產品與服務。其打造的悅瀾山項目位於香洲區美麗灣,是主城區內低密度的純住宅項目。項目園林由上市名企普邦園林傾力操刀,以現代時尚藝術風格打造珠海主城區高端項目首屈一指的園林景觀,也是珠海首個將巴厘島式度假風情引到項目中來的山居項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