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逼孩子跟陌生人打招呼,對孩子「殺傷力」太大?

1

為什麼逼孩子跟陌生人打招呼,對孩子“殺傷力”太大?

週末,我和姥姥帶小小費在外玩。途徑一個花店,一盆五顏六色的彩椒盆栽很是亮點。我和姥姥入了眼,但價格有點小貴。我想了想,還了一個價,老闆猶豫著。

為了鍛鍊孩子膽量,我鼓勵小小費說:“你跟阿姨說,讓她優惠點。”小小費磨嘰著走到老闆面前,我能感覺到他試圖鼓起勇氣。但隨即,他腳下抹油一樣,撒腿就跑開了。

“你不是膽子挺大嗎?”我笑他。他扭捏著躲到我身後。作為一個佛系媽媽,我一笑了之,反正逼著孩子跟陌生人交往,這種事情我做不來,尊重他的意願就好了。

每個孩子就像一片不同的樹葉,各有其性格脈絡。有的孩子外向,有的孩子內秀。牛秀屬於內向範疇。內秀的孩子“人狠話不多”,或者局部範圍話多(面對熟悉的家人),局部範圍話少(陌生環境)。他們能疊出精緻的紙樣,拼插出造型獨特的飛機,或者畫畫水平遠超其他孩子。

美國曾有一項調查顯示:內向型性格的精英,是外向型性格精英人數的3倍。所以,內向的孩子不是錯,學會欣賞他們就好。

為什麼逼孩子跟陌生人打招呼,對孩子“殺傷力”太大?

2

近日看某衛視的一檔親子欄目,關於上述“該不該要求孩子主動跟陌生人開口說話”話題,夫妻之間的做法完全不同。

爸媽帶著孩子去購物,櫃檯裡商品琳琅滿目。媽媽為了讓孩子“懂得說出自己的需求”,鼓勵他跟售貨員阿姨詢問,玻璃櫃中擺放了什麼。

為什麼逼孩子跟陌生人打招呼,對孩子“殺傷力”太大?

但是孩子比較內向,一直不好意思張口。

為什麼逼孩子跟陌生人打招呼,對孩子“殺傷力”太大?

爸爸看不下去了,認為孩子不願意問就算了。

為什麼逼孩子跟陌生人打招呼,對孩子“殺傷力”太大?

但是媽媽的觀點在於:敢於大膽說出自己的需求,應該從小培養。背後的潛臺詞大概時,要鼓勵孩子養成開朗外向的性格,學會用語言去表達。

爸爸反對的觀點是,玩了一天本來很高興,何必非要逼著孩子跟陌生的售貨員說話,最後讓孩子哭一通。

在這個案例中,媽媽主張“放”,爸爸主張“收”。二人的理念出現分歧。而這種分歧不止在一個家庭折射,在社會範圍來看,同一個家庭成員之間,就這一問題觀點也不統一。

在媽咪讀呀看來,父母可以提出讓孩子和陌生人交流的需求。看他們自己,如果他們不願意,不用勉強。

2~6歲的孩子,出現對陌生人害羞的現象,是他們內置保護機制在響應。面對陌生人,孩子的警覺閥門會打開。他們也許不選擇上前交流,但他們的探知雷達已經啟動。他們在觀察對面那個模式人,看他是否親切、到底是不是壞人、對自己有沒有威脅感。你要給孩子一個過程,讓他的探知雷達去工作。如果他判斷這個人可以信耐,孩子很快會和對方建立聯繫。

3

每個孩子都有安全雷達,孩子的警戒心,是與生俱來的保護能力。我們需要保護這種能力,畢竟這個社會危機重重。不說陌生人對孩子的侵害了,就連熟人,有時都可能會成為兒童安全的威脅。

作為一個媽媽,我其實寧願孩子這種自我保護的能力日漸強大,也不願意他們隨便大大方方和陌生人分享自己的思想,變得親近。如果忽略了這一心理過程,孩子長大後遭受陌生人的傷害概率也許會大大增加。

孩子不和陌生人打招呼,未來就變內向,就不懂表達、不懂提出需求了?別輕易上綱上線,你要做的,只是給他們時間而已。

為什麼逼孩子跟陌生人打招呼,對孩子“殺傷力”太大?

記得有一次,鄰居帶著3歲多的小女孩來我家做客。我熱情地跟她打招呼,“你好啊——”她卻羞澀地躲在媽媽後面。我也沒有開玩笑說:“小朋友,膽子要大些哦。”她的媽媽也笑笑,也沒逼迫她一定要回應我的問候。

我招呼著小小費帶著妹妹一起分享玩具,給他們削了水果。

15分鐘後,那個小妹妹跑過來遞給我一個她帶來的洋娃娃,“你可以玩我的娃娃。”她說。而我理解,這是她的內心已經接納我啦。看,給孩子們時間,其實一切沒有那麼複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