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車容易養車難,憋出個「省油三字經」, 長眼了!

買車容易養車難,如今對於汽車而言,面臨保養、保險、維修等費用,但最多的費用還是在油耗上。所以省油三字經便應運而生,主要目的還是為了讓我們鍛煉出一隻“黃金右腳”,說白了就是“溫柔”駕駛。長此以往,是會將油耗降下來的。

買車容易養車難,憋出個“省油三字經”, 長眼了!

省油三字經:車減負、早出發、找對路、短溫車、慢起步、保車速、輕給油、不踏空、輕抬油、用對檔、不空轉、少制動、慎滑行、少變道、先剎車、保車距、慎停車、少用電、少開窗、檢車胎、好機油、慎改裝、勤保養、用對油、技術優。

具體說起來,做到下面幾點尤為重要:

一、勻速行駛是前提

行車中猛剎車、猛起步都是節油的大忌。猛踩油門,見空就搶,油耗都會大大增加,行車越平穩,剎車次數越少,加速次數就越少,必然越省油。最低的經濟行車速度通常是60至80公里/小時。按經濟時速駕車按照車輛設計的經濟速度駕駛,是節油的又一方法,低於或高於這個速度都會徒增油耗。

看到紅燈亮起或出入高速路時,減速行駛,巧借引擎剩餘的動力讓車輛滑行前進。如果仍然加速至最後關頭才倏然剎車,不僅徒增油耗,同時還將加劇剎車片的磨損。節油試驗顯示,僅此一項即可節油20%。

買車容易養車難,憋出個“省油三字經”, 長眼了!

二、避免空轉發動機

空轉時,汽油也在消耗。如果你在一個紅燈特別長的十字路口,或者車上的同伴下車辦事你需要等待,這時你最好讓發動機熄火,儘量避免發動機空轉,發動機空轉3分鐘的油耗就可讓汽車行駛1公里。這一條估計比較適合公車司機。

三、注意汽車減負

養成經常清理愛車行李箱的習慣。多餘的東西,不論是一雙球鞋還是半罐機油,都會增加汽車的負重。車上多裝45千克東西,燃油效率比輕車低2%。

四、高速路上不要開車窗

買車容易養車難,憋出個“省油三字經”, 長眼了!

在高速公路上行駛時關上窗戶。車速超過75公里/小時後,為克服空氣阻力,汽車的耗油量將是經濟行車速度時的1.5倍。打開的車窗,將對油耗產生負面影響。也就是說,開空調可能比打開車窗省油。

五、保持正確的檔位行駛

買車容易養車難,憋出個“省油三字經”, 長眼了!

高檔低速、低檔高速都是不利於省油的。節油試驗表明,高擋低速,由於自重是恆定的,車輛慣性較小,發動機的負荷就會增加,行車電腦就會噴出更多的油;低檔高速,發動機以不必要的高轉速無疑是浪費油料。當發動機達到約每分鐘2000轉至3000轉時(不同車型轉速略有不同)應及時換高擋。這個具體怎麼操作,無疑是需要經驗來指導的,所以開手動擋的老司機往往更能體會。

六、經常保養車輛

買車容易養車難,憋出個“省油三字經”, 長眼了!

空氣濾清器、點火系統和燃油系統都要經常檢查,讓進氣系統暢通無阻,點火火花足夠旺盛,保證燃油的充分燃燒。水箱要常換水,保證雜質不積存。噴油嘴和發動機內部的積炭過多會引起油耗的上升,因此要及時清理。此外,車胎的氣壓和車輛的四輪定位如果不正常也會對燃油的消耗產生不利影響,應注意要定期檢查。

買車容易養車難,憋出個“省油三字經”, 長眼了!

總之,省油只是一種意識,降低油耗是建立在不影響安全行車的前提下。既然買了車,就不要一味的考慮省油,加速避險也是行車安全的重要一環,必要的適當加速踩油門還是應該有的。說到底,一切都沒有選一臺更省油的車做的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