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兒童心裡的「支教」老師——吉林市還有這樣一個地方

文丨刁俊秋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是52歲何麗娟來到金珠學校支教的原因,可現實並非如此,她快忙瘋了。

何麗娟是吉林市龍潭區金珠學校的校長,今年是她來到這裡支教的第二年,之前她是吉林市龍潭區實驗學校的校長。說到來這裡的原因,何麗娟稱“只想在退休前換換環境”。只是這麼多年,那份責任已經在她心裡根深蒂固。

留守兒童心裡的“支教”老師——吉林市還有這樣一個地方

“這是一個九年制學校,整個金珠就這一所學校。這裡的孩子不多,家裡條件一般都不太好,留守兒童也比較多。”何麗娟說,金珠學校從學生到老師每個人都特別淳樸。雖然,在傳授知識方面老師們做得都特別好,但是不愛學習或者思維比較固定的孩子不在少數,這讓老師有些頭疼。

搞好教學就行?已經做了20多年學校管理的何麗娟過不去心裡的坎。得給孩子找條路。每個孩子都會有屬於自己的天賦,何麗娟堅信這一點。

留守兒童心裡的“支教”老師——吉林市還有這樣一個地方

留守兒童心裡的“支教”老師——吉林市還有這樣一個地方

於是,何麗娟成立了文化研修團隊、班主任育人管理團隊、學科教學團隊、名師工作室,又成立了教師讀書社團翰墨飄香社團、文苑閣社團、諸子社團、杏林社團、書海漫遊社團。讓老師在日常教學模式中,增加了新的內容,豐富了思維模式。

同時,何麗娟努力挖掘現有老師的才能,讓富有才華和特長的老師有存在感,併發揮應有的價值。學校擴展了以“山裡紅美術教室"為核心的7個團隊,分別是山裡紅曉野線描社團、山裡紅飛燕刀畫社團、山裡紅匠心浮雕社團、山裡紅晉唐心印書法社團、山裡紅合唱團、山裡紅豎笛社團、山鷹舞蹈社團。

留守兒童心裡的“支教”老師——吉林市還有這樣一個地方

留守兒童心裡的“支教”老師——吉林市還有這樣一個地方

雖然學校地處偏僻,但很多東西卻成了孩子們得天獨厚的資源。例如田地、山水。

努力必將有所收穫。能看到的是,山裡紅這一團隊迅速被關注,很多作品甚至有了買家,經濟價值隨之而來,還有許多孩子走到北京。學校的舞蹈《草原雄鷹》獲得市舞蹈大賽中學組第一名。學校代表龍潭參展,得到省市專家及同行的認同。

成績擺在這裡,金珠學校有了些名望,在業內小有名氣。

相比榮譽,何麗娟更在乎孩子的轉變。自從文化教育豐富起來,孩子的天性似乎得到了解放,孩子在各種社團中找到了學習的樂趣和動力,開闊了視野,於是孩子的成績在慢慢提升。

“孩子的進步才是我要的,到了我這個年紀,功名有什麼用。”何麗娟說,她到了快要退休的年紀,本想著讓自己慢下來,可是看著那些孩子受各種因素限制就被這樣封在小天地間,她又放不下。所以,她一直在努力,讓學校的文化建設更上一層樓。

何麗娟當然也有疲憊的時候,她偶爾有想停下來歇歇的想法,但也只是想想罷了。

留守兒童心裡的“支教”老師——吉林市還有這樣一個地方

留守兒童心裡的“支教”老師——吉林市還有這樣一個地方

學校的建設離不開人才。何麗娟知道老師才是點燃學生火種的人,老師才是打開學生心門的人。因此她在挖掘學校教師潛力的同時,也在想辦法留住人才。於是她不但決定在支教期滿後繼續留下來,也商量有能力的支教老師讓他們留下來,還編制校本教材,讓學生開闊視野。她知道,這些才是讓學生追逐夢想、成就夢想的動力。

“知識可能決定不了孩子的未來,但人性能。”何麗娟說,在教孩子知識、文化的同時,她更希望學生能傳承文化,傳遞美德,喚醒孩子心中的善良和希望。

未來,何麗娟沒有想過自己的未來,來不及想。她說,停不下來了,校園還得辦成屬於孩子自己的校園。“孩子才是教育的主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