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90集郵小編帶你分析一下「2019年新郵預定政策(討論稿)」

今天小編出去玩耍,在回程的路上看到了這個《中國郵政集團公司關於做好2019年新郵預定工作的通知》(討論稿),第一感覺就是懵逼,表示沒看懂。

但是身為文科生的8090集郵小編,發揮著最後倔強,為大家分析一下這個政策。

8090集郵小編帶你分析一下“2019年新郵預定政策(討論稿)”

原文小編就不黏貼了,大家應該都看到了,小編分析一下這個主要帶來的變化:

01

更改預定品種名稱

從2010年新郵預定開始,在眾多的預定的品種之中包含一種“選套預定”。

很多小夥伴並不瞭解,這種“選套預定”按照以往慣例,其“A、B、C”三個品種,基本是把新郵分為三類“傳統題材”、“時政題材”和“其他題材”。這次徹底明確化為“傳統題材”、“國慶題材”和“生肖題材”。(傳送門:2018年“A、B、C”選套內容公佈:)

這種題材明確,算是一種“名實相副”,為廣大集郵小夥伴預定時候,簡單明確選擇自己的“所愛”

8090集郵小編帶你分析一下“2019年新郵預定政策(討論稿)”

02

語言藝術的“減量”

說完“簡單粗暴”的改名之後,我們在分析一下最受關注的“減量”。

最開始,在火車上給小編“減量50%”,屬實給嚇到了。因為2018年發行量在官方說法中是“減量29%”。在公佈2017年郵票發行量公佈後,我們可以看到2017年郵票基本維持在1800-1500萬這個區間,在減量29%後,2018年新郵按照官方說法,在郵政官方守信的情況下,計算下來應該在1300-1065萬這個區間。假如這個量上直接削減50%,2006年的“筋年”地位就不保了。

但是我們仔細看一下,這卻是一場語言的藝術,是“在滿足老預訂用戶續訂需求基礎上,將各省以舊換新截止日的預訂餘量調減50%。”

換言之就是老用戶放棄的量,削減50%,再翻譯一下,就是身為老用戶的你,在“以舊換新”結束後,放棄了4套郵票的預定資格後,郵政會將這部分數據分為兩部分,其中50%直接消失,另外50%作為新用戶的增加量。

8090集郵小編帶你分析一下“2019年新郵預定政策(討論稿)”

03

公佈削減預定量

雖然這個“減量”減的太藝術了,簡直就是“漢語十八級”寫的“討論稿”,但是我們還是可以看到郵政大大的些許誠意。

那就是郵政將在11月20日公佈各地的各省的“線上剩餘量”(被放棄後的50%後的量),從此之後我們就可以知道2019年預定量,已經被砍掉多少了(本來是一則公告,硬生生被玩成應用題)

8090集郵小編帶你分析一下“2019年新郵預定政策(討論稿)”

以上分析只是小編個人分析,一切以郵政官方發佈的公告和解讀為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