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精準施策加快出清「殭屍企業」

今年以來,我市綜合運用市場機制、經濟手段、法律手段,對於長期停工停產、連年虧損、資不抵債,沒有生存能力和發展潛力的“殭屍企業”,加快實施整體退出、關停出清、重組整合,釋放錯配資源,盤活存量資產,建立健全市場化退出長效機制,全面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據統計,上半年,全市處置“殭屍企業”52戶,盤活土地2957.7畝。

我市精準施策加快出清“殭屍企業”

完善政策體系。市縣兩級分別出臺處置“殭屍企業”專項行動、閒置土地和低效用地清理處置工作等政策制度。同時,各地結合實際情況開展調查摸底工作,建立關停企業、特困企業、閒置土地和停建項目四類管理處置臺賬,摸清企業的生產經營、項目投資、土地廠房、債務、職工安置等情況,實施分類處置、銷號管理。

加強源頭防範。組織開展規模以上工業停產企業專項調研,查找影響企業生產的困難和問題,因企施策,制定幫扶措施幫助企業脫困。其中,宣州區、寧國市出臺《規模工業企業分類綜合評價辦法》,建立企業風險評估甄別常態化機制,對風險企業做到“早發現、早介入、早處置”。郎溪縣對處於發展前景良好,但因管理水平相對滯後、產能效率低下而陷入困境的企業,充分運用“金融超市”交流平臺融資盤活。廣德縣明確,凡成功嫁接重組的企業,一律享受招商引資同等扶持政策,同時建立推行“誰招商誰負責”機制,對被列入清理處置範圍的企業,明確由該企業落戶時的引薦單位全程配合做好處置工作。

加快“殭屍企業”出清。我市採取破產退出的方式,引導企業依法通過破產清算司法程序退出市場。工商質監部門建立“殭屍企業”工商登記“綠色通道”,並啟動2018年長期未經營企業清理工作。市中級人民法院在全省率先出臺《執行案件移送破產審查規定》,成功將6個明顯喪失清償能力的企業轉入破產程序審理。各金融機構通過完善金融內外部考核激勵機制,防範信貸資金流入“殭屍企業”。 (記者 顧維林 蔣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