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每天微信步數第一真的健康嗎?科學健走該這樣……

世界衛生組織曾經說過“最好的醫生是自己,最好的藥物是時間,最好的運動是走路”。多項最新國際研究也明確指出,走路在
防病、抗癌、長壽方面功效突出,關鍵是怎麼走,比如說:

如果一週健步走7個小時(分日進行),可以:

冠心病、心臟病的發病率,降低30%。

胰腺癌患癌風險降低50%(美國《讀者文摘》)

死亡風險降50%(英國的最新研究)

如果一旦患癌,經常行走的人癌症惡化程度比不運動的人低57%(美國加州大學研究)

一天健走一小時,可以:

對2型糖尿病有50%的預防效果(美國《護理健康研究》)

使患乳腺癌的風險降低 12%,任何年齡段的女性均適用

每天走十幾分鍾,可以:

60歲以上老年人,一週有3天、每次45分鐘以上的健走運動,有助於維持較好的認知功能,避免痴呆

每天走路20分鐘,每年就能幫助遠離心臟病和中風導致的過早死亡。

可是,自從出了微信運動,為了霸佔榜單,很多人開啟了暴走模式,經常每天上萬步,但是這每天上萬的步數真的就健康嗎?

生活步數不等於運動步數

打開微信,可以看到很多人都有上萬的步數,但是這1萬步並不都是運動步數,很多都是無法避免的步行運動,比如早上上班從家走到公交站,上班上個廁所,送個文件,這些步行速度都比較慢,強度不高,所以雖然你動了,但是這並不是真正的運動。所以除了運動步數之外,你還需要關注運動強度和運動時間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及國內外官方指導意見:中等強度是目前有效運動的最基本要求。怎麼判斷是否達到中等強度呢?最簡單的就是看步行速度了,每分鐘110到130步之間你就達到中等強度了。除了運動強度,你還需要足夠的運動時間,

每天至少30分鐘的運動,每次至少10分鐘

運動因人而異,注意保護膝蓋

每個人能承受的運動量不一樣。如果平時有運動習慣,每天一萬步兩萬步並不困難。但平時缺乏運動的人,突然一天內走上兩萬步,可能會對心血管系統和運動系統造成太大負擔。如果連續保持此等運動量,可能出現關節、韌帶、骨骼損傷。每天幾萬步的暴走,對足部蹠骨也會造成損傷,如果不注意調節和保護,甚至導致疲勞性骨折。

「健康」每天微信步数第一真的健康吗?科学健走该这样……

怎樣走更健康?

「健康」每天微信步数第一真的健康吗?科学健走该这样……

1.保持正確姿勢

抬頭挺胸、收緊小腹,使身體重心往上移,肩膀與地面平行;

大幅度擺臂,擺動的速度越快,步子就會越快;

上肢與下肢配合協調,步伐不宜太大或過小;

「健康」每天微信步数第一真的健康吗?科学健走该这样……

2.選擇合適場地

選擇一個安全的場地進行步行運動是非常重要的,最好可以在塑膠場地進行,對膝關節的衝擊最小。其次是

柏油路、最後是水泥路

總而言之,走路不僅僅是為了“曬”,為了自身健康,不要盲目的拼步數,杜絕暴走,真正做到對身體有益才是最重要的。

「健康」每天微信步数第一真的健康吗?科学健走该这样……

轉自:南京衛生1232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