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湘斌教授團隊成功植入全球首例派瑞林塗層房間隔缺損封堵器

7月2日,從納米防水網瞭解到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潘湘斌教授團隊聯合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心臟外科萬峰教授、張喆教授等,成功完成全球首例派瑞林(Parylene)塗層房間隔缺損封堵器植入,標誌著我國先心病封堵手術器械發展進入新階段。

房間隔缺損為臨床上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畸形,是原始房間隔在胚胎髮育過程中出現異常,致左、右心房之間遺留孔隙。過去二十年,全世界範圍內使用的治療心臟缺損的封堵器,其大多數為鎳鈦合金材料編制而成,這是由於鎳鈦合金具有良好的超彈性和形狀記憶性,由它作為主要材料的封堵器適應症廣、操作相對容易,因此成為目前使用量最大的介入治療器械材料,它也是目前最常用的醫用金屬材料。多年臨床使用也證明了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治療效果。

潘湘斌教授團隊成功植入全球首例派瑞林塗層房間隔缺損封堵器

但是,鎳鈦合金在體內容易出現不同程度的腐蝕,這種腐蝕的結果就是鎳離子從合金中的析出。鎳是人體必需的生命元素,但鎳也是最常見的致敏性金屬,鎳離子釋放到臨近組織及血液中,可能產生致敏或毒性反應。同時它也可能是白血病的致病因素之一。白血病患者血清中鎳的含量是正常健康人的2-5倍,且其患病程度與血清中鎳的含量明顯相關。

近年來,國際上研發了許多新型材料用於心臟缺損封堵器,以減少鎳離子的釋放和析出。然而,該方向技術門檻高,需要資金量大,而且需要材料高分子技術的同步發展,目前僅有極少數相關產品獲得上市認證。

潘湘斌教授團隊成功植入全球首例派瑞林塗層房間隔缺損封堵器

派瑞林薄膜具有獨特的材料屬性,被FDA認可為第VI類高分子醫用材料,它具有更優良的生物相容性、低滲透性、化學惰性和非常低的毒性。組織培養表明:人類細胞更容易在派瑞林表面生長。

派瑞林作為醫用塗層置於傳統的鎳鈦合金封堵器表面,這種塗層超薄同形性好、耐腐蝕、與人體組織及血液良好相容,它不僅提供了惰性、生物相容的隔離層,還可有效的防止外界的化學品、水分和體液的侵蝕,同時增加了封堵器表面的幹潤性和絕緣性能,並可防止鎳離子析出對細胞組織的損害。

潘湘斌教授團隊成功植入全球首例派瑞林塗層房間隔缺損封堵器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心臟外科科室副主任張喆教授表示,通過數百例的臨床驗證,採用隨機對照方式,對患者植入派瑞林塗層封堵器與傳統鎳鈦合金封堵器相比較,患者血液鎳離子濃度在同一中心實驗室進行同一方法的測定,初步結果表明:無論植入哪種封堵器,患者術前的血液鎳離子濃度無差異;而術後植入派瑞林塗層封堵器患者的血液鎳離子濃度與植入傳統鎳鈦合金封堵器患者的血液鎳離子濃度有明顯差異,而且植入近期差異大於遠期差異。也就是說,封堵器表面進行派瑞林塗層處理,可以有效的阻止傳統鎳鈦合金封堵器中鎳離子的析出,從而減少因植入封堵器引發的血鎳離子濃度的增高,減輕對患者的潛在損害。

此次首例派瑞林(Parylene)塗層房間隔缺損封堵器的成功植入,意味著派瑞林新型房間隔缺損手術器材在臨床中的正式應用,在先心病治療領域,有著非常積極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