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魚弟」服毒自殺事件背後帶來的反思

“杀鱼弟”服毒自杀事件背后带来的反思

這張圖片,8年前刷爆了網絡

8月3號晚上7點,蘇州市立醫院東區衝進來兩個神色匆忙的赤膊少年,醫生一問才知,其中一個男孩與家人發生爭執後,竟然一氣之下服用了劇毒農藥百草枯。更令大家意外的是,這名男孩,就是幾年前爆紅網絡的“殺魚弟”。

儘管醫生採取了各種搶救措施,情況依舊不太樂觀,小孟於4日被轉入山東大學齊魯醫院。

“經過兩天的治療,目前來看病情雖然還算穩定,但未來的一週是關鍵時刻,或許病情會慢慢加重,但會盡最大努力去搶救病人。”

該院中毒與職業病科主任菅向東表示,檢查結果顯示小孟腎臟受到了嚴重的損壞,已經進入尿毒症期,肺也受到了損害,目前正在採取綜合治療,會盡一切努力搶救病人。

“杀鱼弟”服毒自杀事件背后带来的反思

喝藥原因:與家人起了爭執

“媽媽,我寧願天天在市場上殺魚,也不想躺在這裡。”

7月31日下午,兒子因為進貨的事情和鄰攤發生了爭吵,因為都是親戚,她和老公便吵了他幾句,附近的鄰居也跟著來說他幾句,結果適得其反,小孟愈發覺得自己受了委屈,於是回家後喝下百草枯。

據瞭解,由於百草枯難以下嚥,小孟還摻兌了冰紅茶和白水。小孟的媽媽告訴記者,她聽兒子說,喝了好幾口百草枯。

“杀鱼弟”服毒自杀事件背后带来的反思

小孟的輕生想法估計醞釀了很久,這瓶農藥也是半個月前從一個搬走的攤位裡買的。生活壓力大再加上煩心事多,小孟的父母經常吵架,多時一天吵兩三次,在這樣的環境中,給小孟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壓力。

“我們整天忙著做生意,根本沒想到他也是個孩子,需要關愛,這次的爭吵也許只是一個導火索。”小孟的媽媽說,看到躺在床上的兒子,心裡非常內疚,希望兒子快點好起來,以後為了孩子也不能再吵架了。

8年前,殺魚弟紅遍網絡

說起這個“殺魚弟”,不少人肯定還有印象。2010年,一則網帖迅速走紅:幾張照片記錄著一位小男孩嫻熟賣魚、殺魚的過程,用犀利的眼神秒殺了眾多網友,“殺魚弟”因此也一炮走紅。

“杀鱼弟”服毒自杀事件背后带来的反思
“杀鱼弟”服毒自杀事件背后带来的反思

“小小年紀!好厲害啊!”

“蠻好的,不嬌氣!”

“孩子還是應該以唸書為主。”

“這麼早出來幹活,以後怎麼辦?”

……

伴隨著讚賞和爭議,“殺魚弟”成為了火爆一時的網絡紅人。

小孟的老家在山東省蘭陵縣,父母十多年前到蘇州賣水產,他也跟著父母一起到了蘇州。網絡走紅後,到小孟家店裡買魚的人越來越多,後來,小孟的父親甚至將自家水產店更名為“殺魚弟水產”。

“杀鱼弟”服毒自杀事件背后带来的反思

不過,也有很多人質疑,本是應該好好唸書的年紀,“殺魚弟”卻跟著父母在農貿市場殺魚,對他的成長真的有益嗎?

走過紅後,生活並未改善

在好心人的幫助下,原本輟學的殺魚弟重回課堂,接受九年制義務教育。可鄰居告訴記者,沒過多久,因為跟不上學校節奏,小孟的父親又讓孩子回來殺魚了。

“有時候三天兩頭去(學校),有時候早上去了下午就回來了。他父親說讀書有什麼用?只有幹活掙錢。孩子自己也不想讀,說實話他根本讀不進。”

“杀鱼弟”服毒自杀事件背后带来的反思

疑遭遇家暴,差點摘除眼球

鄰居透露:

小孟父親平時經常打罵孩子,

最嚴重一次,

打得小孟差點摘除眼球

" 應該是2013年10月份過後,

就眼睛壞掉以後,

那麼,

這次小孟喝農藥,

是否與家庭暴力有關呢?

“杀鱼弟”服毒自杀事件背后带来的反思“杀鱼弟”服毒自杀事件背后带来的反思

小孟媽媽告訴記者,孩子大了以後,早已不太打他了。可輟學回家後,封閉的圈子,小孟幾乎沒什麼朋友可以疏解,到了 17 歲叛逆期,父母和孩子間爭吵越來越多,演變成如今這般情形,她和孩子父親都心痛萬分:

" 有時候想說就給你說,不想說臉一轉,就不跟你說話了。我們就是說忙,沒有對他的心理,太多瞭解。我寧可他像其他小朋友一樣離家出走,我們最起碼知道,他是活著的,他在什麼地方。這樣你看,哎,痛的來。"

孟媽媽說,不管花多大代價,只要有一線生機,就是砸鍋賣鐵,他們也要救孩子。據瞭解,4 號下午,小孟已經轉院前往山東齊魯醫院治療。

“杀鱼弟”服毒自杀事件背后带来的反思

心理專家分析,這次小孟突然選擇輕生,可能和童年有很大關係。

心理專家李敏:

對於一個十歲出頭孩子而言,正處在天真無邪的年紀,眼神本應充滿童真和歡樂。當年這張蹲在地上殺魚的照片,小孟凝重的表情,投射出的犀利眼神,讓不少人看了都心生憐憫。

“杀鱼弟”服毒自杀事件背后带来的反思

心理專家分析,常年跟隨父母居無定所,又生活在菜場這種人員混雜的地方,小孟即使主觀上不願意,也不得不負擔起照看生意的“責任”。這種成長環境,幾乎很難讓孩子感受到家庭溫暖。

此外,小孟並沒有像同齡孩子一樣,順利完成九年義務教育,正規教育的缺乏,也會影響到行為處事能力。面對父母管教,小孟可能表面上看似一直在剋制,但是內心的憤怒卻時刻在集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