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傳記——麥可‧普里斯

紐約華爾街(wall street)是紐約市曼哈頓區南部一條大街的名字,長不超過一英里,寬僅11米。它是美國一些主要金融機構的所在地。兩旁是陳舊的摩天大樓,這條街上集中了紐約證券交易所、聯邦儲備銀行等金融機構和美國洛克菲勒、摩根、杜邦等大財團開設的銀行、保險、鐵路、航運等大公司的總管理處。各公用事業和保險公司的總部以及棉花、咖啡、糖、可可等商品交易所。華爾街是金融和投資高度集中的象徵,這條街承載著太多的輝煌。而從這條街中走出了無數的金融大鱷和優秀的基金經理,今天就向大家介紹一下麥克爾‧普里斯。

人物簡介

麥克爾‧普里斯是美國價值型基金經理人中的傳奇人物。美國《紐約時報》(2006年)評出的全球十大頂尖基金經理人之一。麥克爾‧普里斯以價值投資著稱,尤其喜愛複雜的交易,如併購、合併、破產、清算等可以利用超低價買進被市場嚴重低估的資產,在其基金投資生涯中,參與的併購案不計其數,如西爾斯(後來改名施樂百)、柯達、梅西百貨 (Macy's)及大通銀行(Chase)和華友銀行(Chemical)的合併等,皆是投資史上知名的大事。

名人傳記——麥克爾‧普里斯

麥克爾‧普里斯1976年開始成為共同股份基金(Mutual Shares Fund)的基金經理人,當時基金管理資產只有500萬美元,至1996年為止,麥克爾·普里斯所管理的四隻基金資產達130億美元,20年間成長了 2600倍,而旗艦基金——共同股份基金在20年間平均年回報率達20%,比同時期S&P500指數高出5個百分點,並超越美國成長型基金及收益型基金達7個百分點。

人物經歷

1953年,麥克爾·普里斯出生。

1973年,畢業於俄克拉荷馬州大學,並獲得工商管理學士學位。

畢業後的普里斯陷入了一家普普通通經紀公司,做著死氣沉沉、毫無生機的工作,那時候的普里斯學業不佳前途暗淡,既沒獲得MBA學位更沒錢。

1975年,加入海涅證券(Heine Securities),成為一個週薪200美元的助理研究員,跟著海涅學習基金經理實務,協助海涅管理共同系列基金,這成了普里斯投資生涯的開始,也開啟了他的投資傳奇。

1976年,他成為共同股份基金的經理。

至1996年為止,麥克爾·普里斯所管理的四隻基金(另有 Mutual Qualified Fund、Mutual Beacon Fund 及Mutual Discovery Fund等三隻基金)資產達130億美元,20年間成長了2600倍,基金在20年間平均年報酬率達20%,比同時期S&P500指數高出5個百分點,並超越美國成長型基金及收益型基金達7個百分點。這一業績也僅比“股神”巴菲特的年化收益低2個百分點。

1988年,海涅在車禍中不幸離世,普里斯接手了公司的投資業務,開始獨自管理共同系列基金,並在當年獲得20%的收益率。

名人傳記——麥克爾‧普里斯

1996年,鄧普頓集團高價(6億美元)收購普里斯管理的海涅證券和旗下基金,要求就是普里斯必須繼續管理“共同系列基金”兩年,並在鄧普頓集團任職五年。收購後,他管理的基金銷售費則由4.5%提高至5.75%。儘管基金銷售費增加了28%,仍有大量資金蜂擁而入,最高峰時基金資產達到330億美元。5年期滿,普里斯離開鄧普頓集團。在此前後,得知他要離職的消息後,基金資產很快縮水110億美元,較峰值少了三分之一。

2001年,普里斯創建他自己的基金,現在他的私人MFP投資公司管理著16億美元的資金,其中大部分是他自己的錢。根據福布斯的排行榜,麥克爾·普里斯的財富排名居世界第271位。

投資理念

麥克爾‧普里斯把自己的成功大部分歸功於他的恩師海涅,他的投資方法也大多來源於海涅。普里斯是典型的價值投資者,尤其喜愛複雜的交易,如併購、合併、破產、清算等,可以利用超低價買進被市場嚴重低估的資產。

普里斯認為,做對下列三件事,價值投資即可獲得成功:股價低於資產價值;公司經營階層持股越高越好;乾淨的資產負債表,負債愈少愈好。

名人傳記——麥克爾‧普里斯

普里斯計算內在價值時關注以下幾個問題:買家願意為整家公司支付多少錢?為此,他研究公司的兼併和收購。比如,如果一家媒體公司最近在10倍的EV/EBITDA(企業價值倍數)被收購,普里斯發現類似的另外一家媒體公司的股票價格在5倍的EV/EBITDA,那麼該公司的價值可能被低估了。同時,他也意識到沒有公司是完全一樣的,因此為了估算內在價值,該模型可能需要作出調整。

普里斯也關注傳統的如PB和價格比現金流等指標,但他的主要問題是另外的買家願意為該公司支付多少錢。普里斯還關注公司管理層,辨別他們是否按股東的利益行事。

普里斯喜歡關注有問題的公司。他翻閱問題公司的信息,如果它們的價格低於其內在價值的30%-40%,他會考慮購買它們。在對破產公司的投資中,大股東有著很大的優勢,因為任何重組計劃必須得到三分之二的投資者的支持。在這一點上,普里斯試圖取得公司較大的控股權,以保證董事會通過的重組協定是有利可圖的。

即使在非重組的情況下,普里斯有時甚至也喜歡保持積極的作用。他有時會購買足夠的股票,以獲得董事會席位。這樣他可以迫使該公司管理層採取他認為符合股東(包括其本人在內)最佳利益的有利行動。

沒有哪位基金經理只關注單一的信息,即使他們以某一方式或指標為核心,也會關心企業的其它信息。普里斯也不例外,他非常重視在收購事件中公開披露的數據,稱它們是為公司估價的信息寶庫。

1、把重點放在公司資產負債表和財務狀況說明上

普里斯認為資本結構最終歸結為兩點:

a、股票,代表著你擁有公司的一部分;

b、債務,是你把錢借給公司。

普里斯喜歡把重點放在公司資產負債表和財務狀況的說明上。他對複雜的證券沒有興趣,他說對於這些證券,很難判斷它們是否便宜。他試圖把重點放在烤熟的牛排上,而不是燒烤的嘶嘶聲,找出有價值的牛排並以大折扣(30%-40%的折扣)購買它,不會為嘶嘶聲支付價格。

普里斯表示,必須閱讀代理聲明,因為它們可以揭示操縱和欺騙行為。兼併代理書也可以提供豐富的數據,可以用它們與其他數據做對比。

普里斯喜歡使用知名投資銀行做了大量盡職調查後支付的公司價格來計算公司的內在價值。對普里斯來說,當一個商人用現金或證券購買控制了一個企業,該過程也指示出了公司的內在價值。他不喜歡用未來現金流貼現估值,因為預測未來現金流很難,他也不依靠PE或者價格比現金流來估值,雖然他會觀察這些數據指標。他認為投資者必須去觀察兼併交易的價格,並且看看那些公司用自己的現金流來做什麼。

3、如何從報紙上尋找投資理念

普里斯每天都讀《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和《金融時報》。他尋找變化中的事件——新的管理、結構調整、重述聲明、收購、破 產交易、訴訟等。此外,他還喜歡看美國國內和世界上哪些公司表現得最差,哪家公司在做賣出資產的報價及股息削減的公告。當股票開始持續下跌的消息出來時,普里斯會非常關注,如果該股票已經下跌了很大的空間,就到了普里斯買入的位置,這時要為買入機會做好準備。

4、如何確定買入的倉位份額

除非能確定股票的價值,否則普里斯不會買入。他希望前五個持股各佔3%-5%的份額,隨後的10個股票各佔2%,再後面的20-30只股票佔1%的倉位。在後20-30只股票中,他會尋找能建立更大頭寸的股票,如果他買得已經很便宜了,但股票價格依然下跌,他會繼續購買更多。如果佔比達到5%(這是他的資金佔比最大限),他會尋求是否可以繼續持有一段時間或者賣出減少一些份額。

對於個股交易的價格規劃,他已經做了研究,而且根據股票價格的走勢來決定。例如,如果他在10元價位買了50萬股,然後股票價格上漲,他不會再購買更多。如果股價升到20元,他可能會出售10萬股。如果股票下降至11元,他也不會購買更多,因為它不夠便宜。他對此很從容,因為他對自己的研究有信心,他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股價會向好。普里斯認為如果想持續投資於一只股票,就需要不斷地重新評估該股票。

選股標準

1、股價小於每股淨值,即市淨率低於1。

2、董監事持股比例大於市場平均值

3、負債比例低於市場平均值,且負債比例低於20% (20%為可自由更動標準)。

名人名言

1、我可以從中小盤股中獲利很多,因為華爾街不會時刻跟蹤這些股票,它們往往被人忽略。

2、我的投資組合可以應對熊市的風險,基金在大市下跌時總是會比市場下跌得少。

3、在我35年的投資生涯中,組合最大跌幅接近6%,而且只出現過兩次。

4、投資的關鍵是抵禦熊市下跌,而不是牛市要跑贏市場。

5、你必須將問題的分析達到其最基本的形式, 並且清晰地理解擺在你面前的問題。

6、對我來說,內在價值的最大的指標,是經營實業的兼併方為控股給出的價格,而不是股票交易者給出的價格。

7、我買賣股票,並非根據我對經濟景氣或利率的預期,只有價位對的時候,我才會買股票。

8、只要做對下列三件事,價值投資即可成功:①股價低於資產價值②公司經營階層持股越高越好 ③乾淨的資產負債表,負債愈少愈好。

9、我更喜歡沒有人跟蹤和研究的小盤股。

10、遠離人群,不可盲從,在大打折扣時買進。

小馬有話說

我個人覺得自己的選股方式與麥克爾·普里斯有很多相似之處,首先選擇低市淨率的股票,股價越接近於淨資產安全係數相對就更高,特別是破淨的優質企業;然後公司經營層持股越多,對於企業運營的把控就更好,當然也需要經營層有較好的企業管理能力;最後負債越低越好,現在講究負債經營,如果負債率低在關鍵時刻舉債的可能性就越高,融資能力就越強。

當然麥克爾·普里斯主要從事的是收購式投資,形式上與我們在二級市場投資有一定的區別,但是總體投資策略相同。

投資這件事大家就是要儘量的化繁為簡,從麥克爾·普里斯的三件事,數據化來說就是市淨率低於1,大股東持股比例大於66.7%,資產負債率低於20%,當然我們不能死記數據,不同的情況下要變通的應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