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詩詞里真真假假的放誕不羈

文人詩詞裡真真假假的放誕不羈

關河道中

唐代:韋莊

槐陌蟬聲柳市風,驛樓高倚夕陽東。

往來千里路長在, 聚散十年人不同。

但見時光流似箭,豈知天道曲如弓。

平生志業匡堯舜,又擬滄浪學釣翁。

文人詩詞裡真真假假的放誕不羈

文人詩詞裡真真假假的放誕不羈


宋人晏幾道《浣溪沙》中“白紵春衫楊柳鞭,碧蹄驕馬杏花韉,落英飛絮冶遊天”的場景,大概就是文人心嚮往之的狎妓冶游。此風早已盛行,中晚唐時期,士人聲色享樂,醉生夢死,感慨人生苦短,及時行樂,直接後果就是詩人的騷情豔詩多了,皇室權貴則忙於修道煉丹,祈求長生不老。

這與當下的泡戲子與模模拍拖區別很大,至少還有點文化底蘊,白居易曾“放情自娛,酩酊而後已”,除了飲酒、賦詩、出遊之外,“徵伶皆絕藝,選妓悉名姬”,不然江州司馬豈能青衫溼透,實在是有了真感情。

言及狎妓冶游,彷彿是老少文人混得好壞的必選動作。“揚州八怪”之一的金農,一生大半在坎坷中渡過,有時“歲得千金,亦隨手散去”。冬心先生博學好古,古文詩詞俱佳,為人磊落,有潔癖性迂,尤喜狹邪之遊,落拓如故,雖愁窮,或制硯、制燈,以及硯和燈的書法,遂成雅事。

唐人孟棨的《本事詩》說盡了唐朝詩人的逸事,裡面佳作不少,看的時候詩歌被詳略得當,許多人物的細節倒浮了出來。寫李白和賀知章兩人的對吟,玄宗召見,已在寧王處飲酒酩酊大醉,仍寫出“宮中誰第一,飛燕在昭陽。”

文人詩詞裡真真假假的放誕不羈

白樂天的為老不尊,其實無他,有姬人樊素和小蠻,樊素善歌,小嘴豔若櫻桃;小蠻善舞,細腰纖纖似柳。詩曰:“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無聊之至,多方查證,此詩也就這兩句,不禁懷疑孟棨的《本事詩》裡有些驚羨的成分。

民國文人中,胡適也算是名士中的名士,新文化運動的挑頭者之一,算是最早西化諸君裡比較High,玩就放蕩形骸,何必道貌岸然。後來在公諸於眾的日記和回憶錄中,可尋到這位先生在59天裡打牌15次,喝酒17次,進戲園11次,狎妓冶游10次。

當然之後的之後,甘為“中國青年的思想導師”的胡適,醉過才知酒濃,愛過才知情重,提起彼時的荒唐,痛心疾首,日後北大任教,依然如故。

胡適在《詞的起源》裡一本正經的疑心,“依曲拍作長短句的歌詞,這個風氣是起源於民間,起源於歌妓。文人是守舊的,他們仍舊作五七言詩。而樂工歌妓只要樂歌好唱好聽,遂有長短句之作。劉禹錫、白居易、溫庭筠一班人都是和倡妓往來的;他們嫌倡家的歌詞不雅”等等。

其中意味深長悠遠,原來這種後人牽腸掛肚百思不得其解詩詞,是溫庭筠們,喝酒擲骰子與女人調笑把玩出來的。

文人詩詞裡真真假假的放誕不羈

溫庭筠恃才不羈,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他的《菩薩蠻》十四首,被收在《花間集》裡,“小山重疊金明滅”就是最著名的那首,還有首“玉纖彈處真珠落”載在《樽前集》,而《花間集》未收,所以《菩薩蠻》有十五首。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

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

清人張惠言說溫飛卿的這首詞,有屈原《離騷》一樣的寄託,葉嘉瑩教授也以為如此,是溫庭筠感慨自己是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士大夫沒有被認識和重用,這可能有點牽強附會,說的皇帝好像不是男人一樣,女人起碼的美醜男人還是有天生嗅覺的。

竊以為,這首詞不過是老溫無數次在女人房間裡酒醒之後,旖旎慵懶,木然看風景發呆偶得,後悔不在意倒有,無關乎遠大理想。

文人詩詞裡真真假假的放誕不羈

如此房間的味道,肯定比張敞畫眉香豔。沈從文也感慨“一個女子在詩人的詩中,永遠不會老去,但詩人他自己卻老去了。”這場沈從文發起進攻,胡適推波助瀾的沈張愛情婚姻,三觀不合的兩人,早已清鍋冷灶。

大人物歐陽修在揚州建平山堂,華麗璀璨,通宵達旦,燈火迷離。《避暑錄話》中載其遣妓手持一朵花,花瓣的瓣數摘盡,則飲酒,後來因為相熟的二妓來年不在了,文忠公還甚為遺憾,感慨道,“柳絮已將春色去,海棠應恨我來遲”。

蘇東坡風流倜儻的本質,恐怕能氣壞不少女權主義者。女人不定是他遣興娛樂的即時對象而已,所以他去見高僧大通禪師,也帶著十幾歲的妙齡女子,瞧見大通禪師有點不快,當即賦詩,“溪女方偷眼,山僧莫皺眉”,禪師才悻悻然釋懷。

雖是立秋,等那臺風來時的暴雨,想著東坡居士汗津津的油滑,時間不覺過去了一下午。

文人詩詞裡真真假假的放誕不羈

【繪畫:張玲麗(中 國)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