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00元的裝修都包含了啥?也許高新區的業主維權的目的是錯的

最近幾天,高新區關於裝修的事兒動靜又不少。想了很久,還是想說兩句,儘管我所說的很多人可能不理解,可能要捱罵。

首先,我要問一個問題,我希望每一箇中籤人都能冷靜思考一下:如果不限價,高新區的房子賣多少錢才合適?

先不說青島,我們來看看我一朋友發來的泰安的房價:

3800元的裝修都包含了啥?也許高新區的業主維權的目的是錯的

高新區的房子貴不貴?

看看泰安的房價,我相信很多人對於高新區房價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其實不用看泰安,就是比比膠州、平度,高新區的毛坯價都是極具性價比的。我相信,眾多的買房人對於這一點是認可的,要不然也不會有那麼多人遞交材料去搖號。

但是,我們換個角度來思考一下,假如開發商按照這個毛坯價賣房子,他們“虧”不“虧”?

這個答案也是肯定的,起碼在開發商那是肯定的。我曾經和一個營銷總閒聊,他說他們家開不了盤,不都是政府的原因,北京總部嫌他們定價太低。

商業有商業的規則,開發商有開發商關於利潤的考量。雖然我們有時候罵開發商黑,但是對於開發商追求利潤率這件事我們要正確理解。

別的不說,就是從三月份到六月份這房子一套不能賣,對於開發商資金成本來說都是巨大的,政府不給他們點利潤行嗎?

但是,即使如此,這價格不是開發商所能左右的,這是政府限價的結果。很多專家對於限價這個政策都不贊同,因為它滋生了很多亂象。高新區以前就是這樣,茶水費讓人咋舌,普通人買不上房子。所以,政府又推出了公證搖號的舉措。

可以說,高新區對於樓市調控,效率是很高的。要知道,同時期城陽的車位、裝修捆綁,都和備案房價差不多了。

一年時間裡,老膠南的房價都漲了一倍左右,高新區這樣壓著價加推,開發商肯定不樂意。那麼在裝修費的補貼上自然要加一些。

所以說,3800元的裝修款,本身就不是實打實的裝修費用,而是有很大一部分房產的溢價在其中,我不知道大家能不能接受這個觀點,反正我是認可的。

也許有人要說了,你說的不對,對比一下地價,他們也狠賺了一筆了,所以他們就該賣一萬?很遺憾,你說的是我們的良好願望,不是商品經濟的規律。如果開發商按照你認為合理的價格賣,那主城區的房子又該多少錢?城陽又該多少錢?換位思考一下,你如果和夥伴一樣去鄉下進了一批土豆,都是2毛錢進的,你的同伴在A市場賣,發現4毛供不應求,漲到了6毛,而且很快也賣光了。但是你到了B市場,市場管理員說你不能賣,過兩週再賣。等過了兩週只准你賣4毛,多一分錢不讓賣了,如果沒有別的甜頭,你說你下次做買賣還會到B市場嗎?

對於開發商來說,政府也不能只打棒子啊。

裝修

3800元的裝修都包含了啥?也許高新區的業主維權的目的是錯的

裝修費應該如何算?

好了,如果你認可這裝修費裡包含了房子溢價。那麼我們接著聊。

扣除溢價之後,我認為許多開發商真正撥付到裝修上的費用恐怕不超過千元。

我覺得你沒有必要對此義憤填膺,為什麼這麼說?因為青島市面上,除了那非常高端的項目,基本都是如此。當年東李收取8000多裝修費的開發商,用到裝修上的錢也不足千元。

更有甚者,簽完購房合同,還會讓購房者簽署一個放棄裝修的合同,這是大開發商所為,而且不止一家。

所以,綜合考慮。我認為購房者不能對開發商的裝修有太多的期待,3800元期待不了,就是800元恐怕都保證不了。

這種情況下,你鬧標準,最後可能會有一個很差的結果:

那就是開發商都買了大品牌最差的材料,然後給你造出一個垃圾房來。在房價被嚴格限制,且銷售公開的情況下,任何開發商都不可能賠錢給你裝修,即使是國企。

我曾經陪著一波業主去維權,我給他們的建議是:

既然你們不願意退房,那麼你們不能奢望開發商執行標註的裝修標準,因為這是不可能的。你們不妨要求降標,讓開發商用有限的裝修款把你們的水電改造、牆壁粉刷等基礎項保質保量幹好,剩下的自己去做。這是對雙方雙贏的局面。 城陽一本地房企就是這麼做的,我看也沒有多少人為此維權。

所以,我也給開發商們提個建議,在裝修上不要吹牛,樣板間實際點。

把國企都鬧出青島有好處嗎

我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最近在高新區鬧的,基本都是央企、國企的盤。實話實說,在體制上,國企央企確實有僵化之處,變通不足。

但同樣,部分央企在許多方面的保障要比一些高週轉的私企好很多。

曾經有一箇中字系的建築商向我吐槽,說再也不給高新區某項目幹活了,別人的標準是一本,他們家的標準是半人高一摞。我觀察了這幾家企業用的建築商,可以說不是國內一流就是青島一流,其中一家被鬧得很兇的企業用的建築商和海信是一樣的。保質保量做土建,和偷工減料做土建,成本當然是有差別的。

在這種情況下,你去要求一個3800滿額的裝修標準,我真擔心這些企業頂不住,最後在土建上給你降了標。五年之後,過了保修期,房子漏雨。你就真累了。那樣才是雙輸的結果。

最後,我給你打個比方,我希望你能明白我今天說了什麼:

一個麵包房做麵包,麵粉買的時候確實很便宜。但是在別的麵包店麵包可以賣兩塊地時候,這個店只能賣1.3元,而且這1.3元還要被拆成麵包胚1元,麵包上的巧克力等裝飾0.3元。

大家覺著這麵包便宜,就排隊來買。結果因為特殊原因,這麵包店3個月不能經營。在這期間,別的麵包店已經買了一輪麵包,掙了一輪錢了,而這個麵包店只能幹扛三個月的銀行貸款利息。

好了,他們的麵包也可以賣了,大家一看別的地方還是那麼貴,就都來搖號買。買上之後,就開始說,你上面用的巧克力不是別的家宣傳的那種進口巧克力,不行,你欺詐,我要鬧。

最後,如果麵包店屈服了,給你一塊大大的巧克力,但這塊巧克力是大品牌代可可脂產品,而且麵包胚塊頭雖然還是那麼大,但是重量減了不少……

如果我是購房者,我會說:巧克力我可以不要,但是麵包你要做好,上面的霜糖你要給我用好的,你覺得我的想法如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