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師系」學校又添兩公立學校,哪一個區拔得頭籌率先落戶?

昨日,黃埔區與華南師範大學舉行合作辦學協議簽約活動,華南師範大學在廣州市的公立合作辦學項目,率先落戶黃埔!

座標暹崗,全公立辦學模式

華南師範大學黨委書記朱孔軍,黃埔區區長、廣州開發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陳小華出席簽約儀式。

“華師系”學校又添兩公立學校,哪一個區拔得頭籌率先落戶?

“華南師範大學附屬黃埔實驗學校”、“華南師範大學附屬實驗學校幼兒園”座標黃埔區暹崗社區舊村改造版塊,佔地面積約7.9萬㎡,共設九年一貫制學校72個班,幼兒園36個班,全部採取公立辦學模式。

本次簽約項目落戶的暹崗村,據考是廣州最大的孔子後裔自然村,擁有近千年歷史。華南師範大學附屬黃埔實驗學校及幼兒園在此設立,是暹崗孔子歷史文化和華南師範大學“為人師表”校訓的完美結合,是師範院校傳承孔子教育文化的特色之舉。

開發優質學位,源頭解決需求

隨著黃埔區、廣州開發區“金鑲玉”政策體系不斷釋放虹吸效應、“上管老、下管小”人才服務體系日趨完善,高新企業、高端人才紛至沓來。截至今年7月底,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共聚集諾貝爾獎獲得者1人,兩院院士38人(柔性引進),國家“千人計劃”專家85人(自主培養28人、引進57人),“萬人計劃”專家7人;廣東省“珠江人才計劃”創新創業團隊14個(72人)、領軍人才12人,廣東省“特支計劃”創新創業領軍人才21人;廣州市產業領軍人才62人(創業領軍團隊5個15人,創新領軍團隊6個18人,創新領軍人才12人,傑出產業人才17人);區傑出人才36人、優秀人才33人、精英人才48人,區領軍人才110人,各類高層次人才總量為337人,嶺南人才高地地位凸顯。

有著“華南硅谷”之稱的廣州科學城集中了大批高素質、年輕化的“新居民”,高知家長的湧入帶動提升了當地的生源質量,對周邊教育配套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之“二胎”政策的影響,這些人群的子女正全面進入教育需求高峰期。

為滿足本地居民對學位的迫切需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不斷加大新增學校(園)力度,從源頭化解學位供需;在各校(園)現有條件下,挖潛擴容,增加學位供給,勉力滿足群眾就讀需求。新開辦學校以名校為引領,向基礎教育延伸,通過集團化、學區化不斷擴充優質資源版圖。

目前已有成功範例包括與北師大合作創辦的北師大廣州實驗學校,與廣州市二中合作創辦的會元學校、開元學校,還有將在知識城與廣州教育研究院合作開辦的廣州實驗中學,將在長嶺居與廣鐵一中合作開辦的鐵英學校等。

“華師系”學校又添兩公立學校,哪一個區拔得頭籌率先落戶?

廣州開元學校

昨日簽訂合作辦學協議後,作為華南乃至全國頂尖優質教育資源之一的華南師範大學將進駐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將進一步增加一所頂尖基礎教育學校、幼兒園,為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居民提供一批最優質的基礎教育學位。

打造“廣州東部教育高地”

當前,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正在著力實施“4+1教育發展模式”(國際化教育集群、國內高校附屬學校集群、省市屬名校教育集群、區屬名校教育集群四大特色板塊,一個教育小鎮),推動該區成為與經濟發展水平相匹配的廣州東部教育高地。

隨著英國修仕倍勵學校、新加坡南洋華僑中學、美國格蘭納達山特許學校廣州分校等國際名校的先後引進,黃埔區國際學校陣營擴至六家,佔全市60%,一馬當先成為廣州國際化教育的“第一方陣”。

在剛剛召開的中共廣州市黃埔區委一屆六次全會暨廣州開發區黨工委2018年第二次工作會議上,“優先發展教育事業,打造‘黃埔軍校系’優質教育品牌,真正讓在黃埔的孩子‘有好書讀’”被再次提及。該區今年將高水平新改擴建一批中小學校和普惠性幼兒園,目標包括新開辦幼兒園20多所、公辦中小學6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