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75個常考的「冷成語」,僅看名字,你能否判斷其意思?

高中75個常考的“冷成語”,僅看名字,你能否判斷其意思?

語文考試中,經常會出現一些生僻的成語,僅看名字,你能判斷其意思嗎?一起來看看吧!

1、犖犖大端:指主要的項目,明顯的要點。犖犖:清楚、分明的樣子。

2、皮裡陽秋:指藏在心裡不說出來的言論。本來寫作“皮裡春秋”,到了東晉,簡文帝司馬昱的母親鄭太后名叫阿春,為了避她的諱,遂改為“皮裡陽秋”。皮指外表,裡指內心,春秋即孔子所修的史書《春秋》。意思是表面上不作評論,內心卻有所褒貶。

3、掃眉才子: 掃眉,婦女畫眉毛。薛濤以其出眾的才華和美貌,傾倒唐朝詩壇上的文人騷客。後來人們就常用“掃眉才子”指有文才的女子。

4、綆短汲深:綆,汲水用的繩子;汲,從井裡打水。吊桶的繩子短,打不了深井裡的水。比喻能力薄弱,難以擔任艱鉅的任務。

5、上下其手:意思是表示玩弄手法,顛倒是非的意思。比喻暗中勾結,隨意玩弄手法,串通作弊。

6、坂上走丸:坂,斜坡走、快跑,指很快的滾動;丸:彈丸。比喻形勢發展迅速或工作進行順利,就像斜坡上滾彈丸一樣。

7、得魚忘筌:比喻成功後就忘了賴以成功的事物。

8、甘之如飴:比喻樂意從事某種辛苦的工作,勇於承擔最大的犧牲。

9、高山景行:比喻行為光明正大,指崇高的德行。

10、掛一漏萬:形容列舉不周,選了一個,但遺漏很多,一般用來自謙。語出唐·韓愈《南山》詩:“團辭試提挈,掛一念萬漏。”

11、緩不濟急:緩,慢;濟,救助。緩慢的行動適應不了緊急的需要。

12、及鋒而試:及,乘;鋒,鋒利,比喻士氣高昂;試,試用。趁鋒利的時候用它。原指乘士氣高漲的時候使用軍隊,後比喻乘有利的時機行動。

13、詰屈聱牙:形容文辭艱澀,讀不順口。

14、計日程功:出自 《禮記·儒行》:“程功積事,惟賢以盡達之。”計,計算;程,估量、考核;功,成效。工作進度或成效可以按日計算,形容進展快,有把握按時完成,成功指日可待。

15、膠柱鼓瑟:現含貶義色彩,指不能靈活變通。多用於書面語中。膠柱鼓瑟”,亦作“膠柱調瑟”。比喻拘泥成規,不知靈活變通。漢·揚雄《法言·先知》:“以往聖人之法治將來,譬猶膠柱而調瑟。”

16、空谷足音:在寂靜的山谷裡聽到腳步聲。比喻極難得到音信、言論或來訪。

17、流金鑠石:能使金石熔化,形容天氣極熱。

18、目不見睫:指自己看不見自己的睫毛,比喻看別人的缺點很容易,看自己的不足則很難,沒有自知之明;考慮問題常常想將來很遠的事,卻難以把握眼前的情況。

19、米珠薪桂:珠,珍珠。 米貴得像珍珠,柴貴得像桂木。形容物價昂貴,人民生活極其困難。

20、雞蟲得失:一般指比較小的得失,不值得計較。

21、弱不勝衣:形容人瘦弱的連衣服的重量都承受不起。

22、兄弟鬩牆:兄弟在家爭吵,後來比喻內部鬥爭。

23、為淵驅魚,為叢驅雀:意思是把魚趕到深淵裡,把鳥雀趕到密林裡。比喻不善於團結的人,把可以依靠的力量趕到對方那裡。比喻為政不善,人心渙散,使百姓投向敵方。

24、無妄之災:平白無故受到的損害。

25、宵衣旰食:意思是形容為處理國事而辛勤地工作。多用以稱頌帝王勤於政事。出自南朝陳·徐陵《陳文帝哀冊文》:“勤民聽政,旰衣宵食”。

26、脅肩諂笑:聳起肩膀,裝出笑臉,形容諂媚的醜態。

27、噬臍莫及:噬臍:用嘴咬肚臍。象咬自己肚臍似的,夠不著。比喻後悔也來不及。

28、華屋秋墟:壯麗的建築化為土丘。比喻興亡盛衰的迅速。

29、發奸擿伏:發、擿,揭發;奸,奸臣,壞人;伏,指隱瞞壞事。揭發隱秘的壞人壞事。

30、折衝尊俎:原指諸侯國會盟的宴席上制勝對方。後泛指進行外交談判。

31、繼晷焚膏:繼,繼續,接替;晷,日光;膏,油脂,指燈燭。點燃蠟燭或油燈接替日光照明。形容夜以繼日地勤奮學習或工作。

32、吉光片羽:吉光,古代神話中的神馬名;片羽,一片羽毛。古代傳說,吉光是神獸,毛皮為裘,入水數日不沉,入火不焦。“吉光片羽”指神獸的一小塊毛皮,比喻殘存的珍貴的文物。

33、雪泥鴻爪:雪泥:融化著雪水的泥土。大雁在雪泥上踏過留下的爪印。比喻往事遺留的痕跡。出自蘇軾《和子由澠池懷舊》:“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34、硜硜之愚:硜(kēng)硜,淺陋而又固執的樣子。堅持自己看法的謙詞。

35、餐雲臥石:指超脫塵世的隱逸生活。

36、白頭如新:白頭,頭髮白了;新,新交。指交朋友彼此不能瞭解,時間雖久,仍跟剛認識一樣。

37、敬謝不敏:謝,推辭;不敏,不聰明,沒有才能。恭敬地表示能力不夠或不能接受。多作推辭做某事的婉辭。

38、弊絕風清:弊,壞事;清,潔淨。貪汙、舞弊的事情沒有了。形容壞事絕跡,社會風氣良好。

39、碧海青天:原是形容嫦娥在廣寒宮夜夜看著空闊的碧海青天,心情孤寂淒涼。後比喻女子對愛情的堅貞。

40、不逞之徒:不逞,不得志,不如意;徒,人(含貶義)。因心懷不滿而鬧事搗亂的人。

41、不分軒輊:軒輊,古代車子前高後低叫軒,前低後高叫輊。不分高下、輕重。比喻對待二者的態度或看法差不多。

42、稱雨道晴:比喻說話說不到一塊。

43、城狐社鼠:社,土地廟。城牆上的狐狸,社廟裡的老鼠。比喻依仗權勢作惡,一時難以驅除的小人。

44、芻蕘之見:芻蕘,割草打柴的人。認為自己的意見很淺陋的謙虛說法。

45、杵臼之交:杵,舂米的木棒;臼,石臼。比喻交朋友不計較貧富和身分。

46、從井救人:跳到井裡去救人。現多比喻冒險救人。

47、過江之鯽:東晉王朝在江南建立後,北方士族紛紛來到江南,當時有人說 “過江名士多於鯽”。比喻某種時興的事物多得很。後用以形容趕時髦的人很多,但多含有盲目跟風之意。

48、不讚一詞:指文章寫得很好,別人不能再添一句話。也指一言不發。

49、對泣牛衣:比喻夫妻共守窮困。

50、春蚓秋蛇:比喻書法拙劣,像春天蚯蚓和秋天蛇的行跡那樣彎曲。

51、大含細入:原指文章內容精博,既包涵天地的元氣,又概括了極微小的事物。後來用以稱讚文章的博大精深。

52、金相玉質:金、玉,比喻美好;相,外貌;質,本質。 比喻文章的形式和內容都完美。也形容人相貌端美。

53、暮雲春樹:表示思念遠道的友人。

54、陽春白雪:陽春、白雪,是戰國時代楚國的藝術性較高,難度較大的歌曲。後來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學藝術。

55、好整以暇:形容雖在百忙之中仍然從容不迫。不能誤用作貶義。

56、金針度人:金針,比喻秘法,訣竅;度,通“渡”,越過,引申為傳授。古指採娘七夕祭織女,得金針而刺繡越發長進。比喻把高明的方法傳授給別人。

57、羚羊掛角:指羚羊夜宿時,掛角於樹,腳不著地,以避禍患,舊時多用該詞語比喻詩的意境超脫。詞語出自宋代嚴羽的《滄浪詩話·詩辨》。

58、窮而後工:舊時認為文人處境困窮,詩就寫得好。工,巧妙。

59、人言嘖嘖:其中的“嘖嘖”與“嘖嘖讚歎”的“嘖嘖”不同義,而是指不滿意地紛紛議論。“人言嘖嘖”是指人們不滿地紛紛議論開來。

60、日長一線:不是指每天增長一線,而是指冬至後日晝漸長。

61、文恬武嬉:恬,安閒;嬉,玩樂。文官安閒自得,武官遊蕩玩樂。指官吏只知貪圖安逸享受,吃喝玩樂,不關心國事。

62、築室道謀:築,建造;室,房屋;道謀,與過路的人商量。比喻做事自己沒有主見,缺乏計劃,一會兒聽這個,一會兒聽那個,終於一事無成。

63、韋編三絕:韋,熟牛皮。韋編,古代用竹簡寫書,用熟牛皮條把竹簡編連起來,叫做“韋編”。三,概數,指多次。絕,斷。後形容讀書勤奮。

64、光風霽月:比喻開闊的胸襟和坦白的心地。也比喻太平清明的政治局面。

65、一定不易:形容事理正確,不可改動。不是一定不容易的意思。

66、一寒如此:形容窮困潦倒到了極點,並非指如此寒冷。

67、篳路藍縷:篳路,柴車。藍縷,破舊的衣服。原意是駕著柴車,穿著破衣服,開發山林。後用以形容創業的艱苦。

68、公諸同好:諸,之於。好,愛好。把自己所收藏的珍愛的東西拿出來,使有相同愛好的人都能欣賞。

69、逢人說項:比喻到處讚揚某人或某事的好處。也指為人各處說情。

70、闃無人跡:闃qù,寂靜。十分寂靜,沒有人的蹤跡和聲音。

71、探驪得珠:意思是在驪龍的頷下取得寶珠。原指冒大險得大利。後常比喻文章含義深刻,措辭扼要,得到要領。

72、甚囂塵上一定不易人聲喧嚷,塵土飛揚。原形容軍中正忙於準備的狀態。後來形容消息普遍流傳,議論紛紛。現多指某種言論十分囂張。

73、虛與委蛇:假意殷勤,敷衍應付。

74、不虞之譽:沒預料的讚揚。

75、滅此朝食:朝食,吃早飯,把敵人消滅了再吃早飯。形容急於消滅敵人的心情和必勝的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