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州集郵協會籌建始末

朱澤觥

1992年1月25日,在全國集郵熱的推動和縣政協委員提案的促進下,開縣(今開州區)集郵協會成立了。我參與並主持了整個籌建工作,現憶述於後。

提案催生

1982年1月30日,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迎著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春風誕生了。自此,全國迅速興起了一浪高過一浪的集郵熱潮,集郵協會如雨後春筍般地湧現。在開縣,也活躍著一批集郵愛好者,他們熱切地希望能夠儘快地把集郵協會建立起來,讓集郵者有個“家”。我是一名縣政協委員,從小就開始集郵,對集郵有著特別的興趣和感觸,意識到建立郵協既是個人的願望更是一份責任。於是,在1984年5月縣政協六屆一次全委會上,聯合朱宗樹、李中華、陳孝超、李文庭委員提交了一份“迅速成立開縣集郵協會”的提案。該提案在闡述了集郵的作用和意義後,指出為了適應我國集郵協會如雨後春筍般地出現的形勢,“建議加強領導,由縣政協、宣傳部牽頭,郵電局主辦,工會、團委、教育局、科協、文化局等部門配合,積極創造條件,儘快地把我縣的集郵協會建立起來。”縣政協重視提案辦理,把它列為當年第54號提案,交縣委宣傳部承辦,宣傳部則批示了“請文化、郵電部門牽頭組織”的辦理意見。可是,當時由於條件尚不夠成熟而未能把郵協建立起來。

1986年10月17日至21日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第二次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了。會議提出了“要把集郵納入精神文明建設軌道”和“爭取儘快把有條件的縣一級協會建立起來”的要求。我深受鼓舞,於是,在1987年3月縣政協七屆一次全會上,又與縣政協常委李瑞(縣郵電局副局長)聯合提交了《把我縣集郵協會盡快建立起來》的提案。這份當年的千字提案在敘述並分析了全國集郵發展的大好形勢和強調了集郵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後,提出了“下功夫在1987年裡把我縣集郵協會(或先是集郵小組)早日籌建起來,做一件為廣大集郵愛好者及人民群眾滿意的好事,為我縣集郵事業的進一步繁榮做出新貢獻!”的建議。提案由縣郵電局承辦,受到了重視。答覆說:“關於建立我縣集郵協會一事,我們正在積極籌備落實人員辦理。由於涉及面廣,工作量大,我們儘量爭取在今年內建立起來”。為此,縣郵電局黨總支書記廖伯茂於1988年、1989年兩次親往成都,向四川省郵電局和四川省郵票公司申請。但由於諸多原因而未能實現。在這期間,我又多次去郵電局聯繫和商議,與郵電局領導取得了共識,郵電局多次向社團登記主管單位民政局口頭申請。到了1990年8月,縣郵電局向縣民政局遞交了建立開縣集郵協會的書面申請。可是,適逢全國性的社團清理整頓而被擱了下來。一年後,社團清理整頓工作結束,1991年10月25日以開縣郵協籌備組的名義再次向民政局遞交了《關於成立開縣集郵協會的申請》。與此同時,鑑於郵協是郵電局領導下的一個群眾性組織,按照民政部門的相關規定,在1991年10月30日,開縣郵電局給郵協籌備組表態性的發了一個開郵〔1991〕局字第74號《關於同意成立集郵協會的通知》。

這份在社團登記“解凍”後的《申請》,按要求呈報了發起單位和主要發起人員名單。其發起單位是縣郵電局、縣總工會、團縣委、縣婦聯,主要發起人員是朱澤觥(縣政協副主席)、張祥(縣委宣傳部副部長)、吳明榮(縣郵電局局長)、錢香明(縣郵電局副局長)、李文庭(縣總工會主席)、朱宗樹(團縣委書記)、彭必梅(縣婦聯主任)等7人,《開縣集郵協會章程(草案)》一併具呈。

這次申請被很快地批准了,同年12月14日,縣民政局發給了〔1991〕社證字第0168號登記證。

積極籌建

一手抓申請,一手緊鑼密鼓地成立籌備組。1991年10月開縣集郵協會籌備組經發起單位協商後成立,成員9人。組長朱澤觥,副組長吳明榮、錢香明、張祥,成員李文庭、朱宗樹、彭必梅。

籌備組建立後,立即開展工作,至郵協成立時,短短的3個月裡,召開了3次會議。

第一次會議於1991年12月14日上午在縣郵電局召開。參加會議的除籌備組成員外,還請了郵電局相關人員劉永成(縣郵電局管理員)、錢淑芸(縣集郵門市營業員)、趙遠義(縣郵電局管理員)、丁依富(縣郵電局工會主席),以及集郵積極分子左曉明、袁德潤參加。會上,副組長錢香明傳達了萬縣地區集郵協會成立大會與企業郵展情況,組長朱澤觥就成立郵協的目的、性質、作用以及一些具體工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見,要求“精心組織,認真準備,分工突擊,按時完成”。會議分別就協會《章程》的起草、宣傳發動、會員發展、組織機構設置及負責人人選、1992年工作要點、成立大會會務等事項逐一研究,落實任務到人去進行。還確定了成立日期為1992年1月25日。

第二次會議於1992年1月2日下午召開。朱澤觥、錢香明、趙遠義、何宗俊(郵政股長)、左曉明、袁德潤、呂志軍(縣公安局副局長)、吳伯翔(縣精神文明辦主任)參加,審定了第一批會員名單(217人),討論修訂了《開縣集郵協會章程(草案)》,分設小組開展工作。這四個組是:組織聯絡組(3人,何宗俊任組長,袁德潤任副組長),宣傳活動組(5人,趙遠義任組長,左曉明任副組長),郵展組由左曉明負責,郵刊組由錢香明負責。

第三次會議於1992年1月22日晚在郵電局召開。重點是討論修改了《開縣集郵協會籌備工作報告》,研究落實籌備工作中的未盡事宜。

籌備工作緊張而有序的進行,除了上面談到的外,還著重開展了以下工作。一是1991年11月25日,再次向縣民政局提交了建會申請;二是起草並多次修改了《章程(草案)》;三是提出了朱澤觥、張祥、李文庭、朱宗樹、彭必梅、李德坤、李德慶、吳伯翔、呂志軍、吳明榮、周仕仁、錢香明、丁依富、何宗俊、左曉明、袁德潤16名理事候選人建議名單;四是發展了第一批會員238人,包括縣委書記張天雄、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朱宗顯、副縣長唐定成;五是在“發展組織、普及郵識、提高郵德、建設文明”思想的指導下,圍繞劉帥誕生100週年紀念活動提出了1992年郵協的工作思路和要點;六是配合郵電局進行了成立大會紀念封、紀念郵戳的設計製作,首次郵展、會刊編印以及有關會務的準備,從而卓有成效地保證了郵協的順利成立。

隆重成立

1992年1月25日,開縣集郵協會成立大會在縣政協三樓大會議室隆重召開。56名會員代表參加了大會,縣委、縣人大常委會、縣政府、縣政協的領導到會祝賀。

會議聽取了縣政協副主席、集郵協會籌備組組長朱澤觥作的《開縣集郵協會籌備工作報告》;縣郵電局局長、籌備組副組長吳明榮作的《開縣集郵協會一九九二年工作要點及有關問題的說明報告》;副縣長唐定成作了熱情洋溢的講話,鼓勵大家為發展和繁榮開縣社會主義集郵文化,推進兩個文明建設努力作出貢獻。萬縣地區郵電局副局長李祖艮代表地區郵電局和地區郵協向大會熱烈祝賀;會員代表吳海鷗代表全體會員講話,表示要在理事會的領導下積極開展健康有益的集郵活動,建設好“集郵者之家”。

會議通過了《開縣集郵協會章程》,選舉產生了第一屆理事會理事、會長、副會長、秘書長。理事會由16人組成,吳明榮任會長,朱澤觥、張祥、周仕仁任副會長,錢香明任秘書長,李文庭、朱宗樹、彭必梅、李德坤、李德慶、吳伯翔、呂志軍、丁依富、何忠俊、左曉明、袁德潤為理事。聘請副縣長唐定成、縣委宣傳部副部長陳子君為顧問。

配合郵協成立,在縣政協三樓會議室舉辦了首屆郵展,展出郵集9部、50框、300貼片,展期兩天,500多人觀展。當日,縣郵電局發行“四川省開縣集郵協會成立暨首屆郵展”紀念封1枚(印量600枚),啟用“四川省開縣集郵協會成立紀念”紀念郵戳1枚。會刊《開縣郵苑》第一期亦於同日印發(“開縣郵苑”四字由書法家王積善題寫),上面印有“四大家”領導為成立大會和郵展的題詞。縣委書記張天雄的題詞:“方寸郵票,知識天地”;縣人大常委會主任吳顯孝的題詞:“發展集郵文化,促進精神文明”;縣政協主席王嘉文的題詞:“努力提高集郵水平”;縣政府副縣長唐定成的題詞:“方寸郵票知識百科,集郵文化豐富生活”。

至此,開縣集郵協會正式成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