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春拳爲何能在世界普及起來?李小龍師傅葉問功不可沒

一個地方的文化,能夠得到其他地方的接受和認可,這中間花費的工夫難以想象!

詠春拳作為中國文化的一部分,想要得到老外們的接納並不容易。而自葉問宗師於1949年開始教授以後,至今六十年的光景,詠春拳竟然“牆內開花牆外香”,成為了世界上最受歡迎的中國功夫之一,老外們已經深深地愛上了這份中國文化遺產。詠春之所以能夠在世界普及起來,各種因由,有內,外兩種。

詠春拳為何能在世界普及起來?李小龍師傅葉問功不可沒

先說一下外在原因。葉問宗師教功夫,有教無類,其中很多是中學的青年。當時在香港能夠讀到中五程度,已相當難得,也反映那些人有一定的知識水平;有知識水平。對詠春拳的理解是較容易的。當時香港就只有一所香港大學,中學畢業後要成為大學生,很多有為的青年只得負笈海外。當他們把詠春功夫學得了一部分,跑到海外去了,要繼續訓練,便遇上難題。詠春拳除了要練拳套,最重要的,還是要多做一些黐手練習;沒有同門是兄弟在身邊,怎麼辦?葉問宗師很鼓勵這些海外留學生收徒弟。只要教曉三兩個,日後便可大家一起練習,一起進步。那些留學生也真就聽了宗師的話,到了海外,便將功夫交給好友;最初是單對單,漸漸的,有一個到幾十個。教功夫,除了滿足學習的意欲,又可賺取金錢,幫補開支,這可比唐人街“洗大餅”可觀的多。有很多留學生,本來在大學是有本科專業的,到畢業時,已有過百弟子,教功夫也足以維生,並且大有發展。

詠春拳為何能在世界普及起來?李小龍師傅葉問功不可沒

在大學修哲學的李小龍,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而當年,由於詠春是在校園開展的。對日後的推廣有更大的有利條件。因為校園內的學生,除了有良好的理解力外。還來自不同的家庭背景,畢業後將成為各行各業的人士,這些都使詠春拳能在外國不同的社會層面中得以推廣。

詠春拳為何能在世界普及起來?李小龍師傅葉問功不可沒

其次是內在因素。這點涉及到詠春功夫的內容,也即是它自身的魅力。詠春拳與其他功夫的練習方法最大的不同就是詠春拳的練習難題-黐手。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事。黐手竟成為了醉意淫老外的地方。凡學功夫,就要在交手中學習,由被打到不至被打,由不打到學到反擊,由攻擊成功到攻擊簡捷;任何習武者要想學會技擊,都比經歷這般階段。

詠春拳為何能在世界普及起來?李小龍師傅葉問功不可沒

黐手則不同。他以溫文的方法,讓練習者經常面對模擬的對打場面。令他們在安全的情況下積累格鬥經驗。這樣的練習方法,有明顯的成長曆程,有變化多端的趣味,有力學的法門作為依據,有不同的學問寄寓其中,魅力自然無可媲美。詠春特重黐手。以黐手為核心的詠春功夫,當它展現在老外們的面前時,怎不光芒四射,而成為世界上功夫愛好者的寵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