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導演陳曉卿多次盛讚,黔東南美食「牛癟」到底是何物

《舌尖上的中國》火了之後,導演陳曉卿也從幕後走到了臺前,其對美食的獨特見解和幽默風趣的談話方式吸粉無數。由於對美食近乎瘋狂的追求,這個中國著名的超級大吃貨被戲稱為“掃街嘴,經他口中推崇的美食基本都是正八經的地道美食!

《舌尖》導演陳曉卿多次盛讚,黔東南美食“牛癟”到底是何物

《舌尖上的中國》

陳曉卿在很多視頻節目中多次提到特色的美食,無一例外地引起大家的追捧和嘗試。《舌尖上的中國》播出至今,他也多次參加應邀訪談節目及演講節目,比較熟知的有《一席》《開講啦》《奇葩大會》《圓桌派》等,在這些節目中,陳曉卿曾反覆提及一種黔東南的美食“sa bian”,這道《舌尖》導演反覆提到的美食到底是種什麼菜品呢?

《舌尖》導演陳曉卿多次盛讚,黔東南美食“牛癟”到底是何物

《舌尖》1、2導演陳曉卿

其實,陳曉卿口中的“sa bian”就是“牛癟”,是產生在我國黔東南地區的一種獨特美食,在當地又被稱為“百草湯”。這種食物在當地深受侗族和苗族人的喜愛,並被作為待客上品,一般人並沒有這個福分享受。

《舌尖》導演陳曉卿多次盛讚,黔東南美食“牛癟”到底是何物

黔東南美景

“牛癟”取材於宰殺後的牛,將牛胃裡及腸道里未完全消化的內容物取出來,擠出裡面的液體,加入牛膽汁及花椒、陳皮、香草等香料慢慢熬煮,煮沸後去除表面的雜沫,多次過濾後的粘稠液體就是“牛癟”。

《舌尖》導演陳曉卿多次盛讚,黔東南美食“牛癟”到底是何物

擠出胃液

親身食用過“牛癟”這種美食的朋友說,牛癟食材未煮之前聞著是腐草味,熬煮過程中散發出淡淡的牛糞味,彷彿把人帶到了鄉間田野,回到自然的懷抱。做好後牛癟上桌,剛吃起來微苦帶有野草香,後面會越吃越香,覺得味道鮮美至極。沒有福分享受過這種美食的人感覺真是十分奇特,想去嘗試又感覺犯怵。

《舌尖》導演陳曉卿多次盛讚,黔東南美食“牛癟”到底是何物

牛癟菜

在中國的美食裡面,“牛癟”這道美食取材過於奇特,超出一部分食客的忍受程度,所以很多人並不能接受這種美食。也有人認為牛癟不衛生,食用會對人體的身體健康造成影響。喜歡“牛癟”的人則認為牛吃百草,牛膽、牛黃還可入藥,具有消炎清火的效用功能,食用牛癟對人的身體有益處,這是一道具有極高營養價值的特色美食。

《舌尖》導演陳曉卿多次盛讚,黔東南美食“牛癟”到底是何物

牛癟、羊癟現在仍被認為是極具地方特色的美食,其是否可以健胃,是否具有營養價值,並沒有醫療機構或專家給與證明和解釋。但我們的黔東南朋友吃了那麼多年都沒有不良反應,至少說明沒有壞處。所以,想吃就吃,實在接受不了,就順其自然吧。過於追究的話,世界上或許會丟失好多美食。而且,比較起毛雞蛋、三吱兒、烤豬眼睛這些重口味的美食,“牛癟”已經算是很容易接受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