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溫州|這一草一木,就是鄉愁

走進溫州|這一草一木,就是鄉愁

山的那邊還是山,這條通往洲嶺鄉的小路,如今已被雜草覆蓋,那時村裡的娃得走上好長的路,才到學校。從大山裡走出的人們,總是帶著些鄉土氣息,如今,又有好幾戶人家回到這裡,蓋起新房,對他們而言,這是成長的地方,是充滿回憶的夢想。

走進溫州|這一草一木,就是鄉愁

當車子在門前停下,隔壁的阿姨就出來了,笑臉相迎。見到許久未見的我,連說好幾句都這麼大了這麼大了。在我的印象裡,阿姨是壯年時的模樣,此刻看到她,已七十多歲了,感覺瘦了矮了,時間不經用。以前,她的家是在那座山的山腳,一排的屋子,她有好幾個兒子,阿鍾、阿國、阿在,還有一個叫阿什麼的,忘記了。門前那棵李子樹,是暑假到這來看爺爺的我美味的零食,酸酸甜甜的,每到果實成熟時,她總塞給我一大把,那時的手小,裝不了,阿姨就裝了一袋子給我帶回。如今,我們家是緊挨著的。

走進溫州|這一草一木,就是鄉愁

那時,我們家的房子就在這條路上,爸爸說做夢也沒想到家鄉會通上公路,在兒時的記憶裡,這裡非常遠。從三魁坐車到洲嶺,然後再步行到這,上坡下坡,反反覆覆,要走大半天的時間。“後井”、“巖坪”,對很多老鄉而言是一個很陌生的地名,我常說是在高高的山上,小小的我到這看爺爺,是走一段,伯伯和爸爸輪著背一段到這的,記憶裡還飄著紅燒肉的香味,那是爺爺最喜歡的,年紀大的他,牙不好,因此這肉是煮得爛爛的。

走進溫州|這一草一木,就是鄉愁

爸爸從大山走出,去當兵,在一個遙遠的地方叫黑龍江,在他的述說下,這是一個潑水就結冰的地,是一個美麗的白色世界。退伍回來,他在三魁工作,然後遇見了文成公主媽媽,然後就有了我們姐妹倆。據說,自由戀愛的他們,也經歷考驗,外公並不看好他,可能是不希望心愛的女兒嫁得這麼遠。

長大後,常聽親朋好友,說起他們的故事。到文成提親時,爸爸和眾叔叔可是翻山越嶺到花竹嶺,爸爸身上的衣服也是叔叔的,高大的叔叔的衣服穿在相對矮小的爸爸身上,應該也是一幅挺逗的畫面。

我們房子的後面是一片竹林,那會春天到這可以挖筍,印象比較深刻的是哥哥們帶我到這盪鞦韆,用竹子相連著做的簡易鞦韆,是童年記憶裡很美的片段;再往裡走,有條小溪,在夏季是孩子們戲水的天堂;到了秋天,可以走進叢林,去採摘一個個大小不一的野蘑菇,還有美味可口的野果;冬天,這裡還會遇見白雪世界,這裡海拔高,溫度要低一些。

在這裡,我有田、有地、有林子,當爸爸告訴我這是我們的,那是我們的時,自豪感油然而生,原來我所希望的有個小小的庭院,可在這裡實現。

門前是一塊平地,前年的這個時候,來了一幫朋友在這燒烤露營數星星,年初,爸爸將前面的那塊地圍了起來,種了荷花,這次來原本是為了摘蓮蓬的,沒想到又遇見滿池的荷花,在池中游走的爸爸,很開心。

在這裡,涼風習習,等待夕陽西下,炊煙裊裊升起,在老家屬於我的山、林子、田走了一會,當地主的感覺就是好。

走進溫州|這一草一木,就是鄉愁

走進溫州|這一草一木,就是鄉愁

走進溫州|這一草一木,就是鄉愁

走進溫州|這一草一木,就是鄉愁

走進溫州|這一草一木,就是鄉愁

走進溫州|這一草一木,就是鄉愁

走進溫州|這一草一木,就是鄉愁

走進溫州|這一草一木,就是鄉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