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逐鹿危廢市場 併購改變市場格局 快速拿到相關資質

從過去的處置能力短缺,到現在的各路資本都想進入,危廢行業正在經歷前幾年水處理等細分行業的高速發展衝擊。

危廢行業企業類型也因此發生變化。以往,全國90%的工業危廢處置企業為資質種類單一的中小型民營企業。近兩年,受行業高景氣度和高盈利性的吸引,國有企業、外資企業、上市公司、基金公司等社會資本密切關注,行業呈現明顯的淘汰整合趨勢。

目前,社會資本注入危廢領域有3種形勢:一是環保企業通過收購、併購、重組等方式逐漸擴大企業經營領域和市場份額。

二是專業的產業基金、投資銀行甚至國際私募基金,通過股權或債券的方式入股具有較好發展潛力的危廢處理企業,也有部分投資機構通過注資支持某一領域的核心企業,通過種子企業實現行業內的佈局。

三是通過PPP模式,打造危廢回收處理項目建設、運營、管理和融資的聯合體,推動規模較大的危廢處理項目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危廢行業併購增長迅速,成為新的環保併購熱點領域。其原因可以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危廢行業正在被市場看好,但不少業內企業處置能力仍不足,想要做強做大,就選擇通過併購形成市場格局的迅速變化。

比如,永清環保從今年1月開始,連續併購中宇環保、高郵康博、上海得隴企業、杭州豐地環保、康博固廢等5家固廢處置企業,與垃圾焚燒業務產生協同效應,補齊在垃圾焚燒領域中危廢焚燒的產業短板,實現區域環境綜合服務提供商戰略。

有業內人士表示,大型企業具備資質種類、技術水平、運營經驗等多方面的優勢,有利於在未來形成規模化協同效應,佔領更大的市場空間。

而另一方面,也存在這樣的可能性:跨界企業雖然看好危廢行業,但沒有危廢處置資質,併購是最快拿到資質的途徑。

比如,房地產行業跨界的雅居樂環保集團,2017年,相繼收購了14家環保公司股權。今年年初,集團已經擁有近30家下屬企業,危廢規劃處理能力超過155萬噸/年,達到行業前三強的水平。今年6月——7月,雅居樂又分別收購湖南邦源和澤州和美,以拓展其在有色金屬綜合利用業務、安全填埋領域的版圖。

雅居樂環保集團總裁李雪君曾公開表示,2018年將繼續投入100億元、未來3年將共計投入超過200億元,打造危廢處理行業的“千億龍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