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紅書電商不盈利,內容社區路在何方

近日,多家媒體爆料稱未來三個月,小紅書將裁掉一半電商部門員工,部門人數將從約 500 人縮減至 200 多人。同時,小紅書電商部門的組別也從原來的十餘個縮減至個位數。

難道說,剛剛完成超過3億美金D輪融資的小紅書會涼得這麼快嗎?微光君本著用證據說話的一貫作風從多種渠道進行了分析。發現在小紅書的招聘信息中,已經不再招聘電商運營類職位,但其他崗位仍有招聘。結合前段時間阿里的領頭,微光君大膽推測:小紅書將大幅削減電商業務,並投向阿里系的懷抱。

小紅書電商不盈利,內容社區路在何方

為什麼微光君會作此判斷呢?因為在小紅書的創始人瞿芳看來,社區始終是產品的核心。她也曾在多個公開場合及採訪中提到了社區的重要性,以下為瞿芳某次演講中的節選。

小紅書電商不盈利,內容社區路在何方

若瞿芳的此言內容屬實,電商是小紅書的盈利模式,那麼小紅書大幅削減電商的原因也很簡單——電商不賺錢。

小紅書電商不盈利,內容社區路在何方

微光君算是小紅書比較早期的用戶了,並在2015年時在小紅書下過單,下單的原因很簡單——便宜。2015年跨境電商大熱,小紅書、網易考拉海購、洋碼頭、波羅蜜等多家跨境電商都用打折促銷的方式吸引用戶,1元秒殺、滿199減100等活動幾乎天天都有。可惜都是用燒錢的方式進行價格戰,每一個訂單都是在賠錢。一場亂戰後,只有少數跨境電商堅強的活了下來,小紅書就是其中之一。然而好景不長,2016年4月8日,海淘稅收新政策開始執行,新政使得電商平臺成本加劇、原本的價格優勢不再,又倒閉了一批跨境電商,小紅書的電商業務再次受到衝擊。好在有大量用戶積澱,於是隨著年輕用戶的湧入,

小紅書上的電商品牌從海外品牌逐漸拓展到本土品牌,更多的第三方開始入駐

然而隨著第三方的入駐,新的問題又出現了。小紅書對第三方商家把控不嚴導致有大量假貨和劣質產品的問題出現,並有大量消費者投訴的新聞爆出。對於現如今越來越佛系的消費者而言,第三方售假並不算什麼大事,選擇自營就好。然而在2017年,小紅書又被爆多名消費者隱私遭洩露造成鉅額經濟損失,涉案總金額近百萬元。

小紅書電商不盈利,內容社區路在何方

這些負面新聞是小紅書電商業務疲軟的一方面因素,最關鍵的因素還是來自傳統電商的碾壓。很多用戶在這個平臺看到別人的分享筆記後,將自己產生的購買慾望在淘寶上得以宣洩,還有的人迫不及待的想見到實物,便選擇了京東次日達。總之,看的人很多,買的人卻不多。

為了實現差異化競爭,小紅書在2018年3月推出了自有品牌"有光REDelight",但根據商品的評論量和互動量,微光君認為銷量較低尚未實現盈利。

小紅書電商不盈利,內容社區路在何方

在拿到阿里的投資後,小紅書在新聞稿是這樣寫的:"小紅書此輪募集的資金將主要用於擴大和升級團隊,繼續加大在產品技術方面的投入,尤其是算法分發方面的基礎設施建設,為用戶規模的不斷增長做更好的儲備。"

微光君認為小紅書做內容社區是非常成功的,在今年贊助多款綜藝及大量明星入駐後用戶量飆升,甚至有趕超微博的架勢。在未來,微光君認為小紅書只需要專注做好社區,對接阿里的電商體系完成購物閉環就可以了。各司其職,互相協作。專注做好自己擅長的,把自己不擅長的事交給合作伙伴就可以了。

現在,小紅書對自己的定義已經轉變為中國最大的生活方式分享社區,其核心使用場景是幫助用戶做消費決策,未來仍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

結語

基於內容的電商由來已久,大約在2013年前後,是美麗說、蘑菇街、楚楚街等電商最興盛的時期,各平臺明爭暗鬥,都燒掉了千萬元的的廣告費。結果卻是鷸蚌相爭漁夫得利,各平臺始終不溫不火,卻成就了淘寶無數爆款,可以說是為他人做了嫁衣。

或許是對阿里系積怨已久,在微信支付出世後,美麗說和蘑菇街都在官方網站發佈公告稱停止使用支付寶作為結算服務,轉以使用微信支付。再後來,蘑菇街吞併了美麗說,又內鑲進微信錢包,徹底投入了鵝廠的懷抱。

小紅書電商不盈利,內容社區路在何方

而聰明的小紅書在試水電商後發現,已經沒有足夠的市場份額可以瓜分了。而尚未有太多巨頭入場的自營品牌領域或許還有它的一席之地。及時止損,及時轉型,取其所長,棄其所短,願小紅書可以把一手好牌打得更好,和阿里完成一次共同發展、互利共贏的合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