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葉子發黃是怎麼回事?山茶花病蟲害怎樣防治?

山茶花的顏色有哪些?

茶花葉子發黃是怎麼回事?山茶花病蟲害怎樣防治?

茶花有不同程度的紅、紫、白、黃各色花種,甚至還有彩色斑紋茶花。

單瓣類

花瓣1-2輪,5-7片,基部連生,多呈筒狀,結實。其下只有1個型,即單瓣型

1)大花金心:山茶的栽培品種。葉橢圓形,邊緣具細鋸齒。花單生,色大紅,花朵小。花期3-4月。

2)垂枝金心:山茶的栽培品種。葉橢圓形。枝條柔軟下垂。春季開花,紅色。

3)紫花金心:山茶的栽培品種。花蕾心臟形,花色紫紅。花期2月。

4)賽金光:山茶的栽培品種。葉長橢圓形,捲曲狀,葉尖下垂。花複色,白底間桃紅條點,偶有桃紅色花。花營長橢圓形。花期12月至翌年1月。

5)美人茶:山茶的栽培品種。葉長橢圓形,有光澤,葉緣有鈍鋸齒,較稀。花色大紅或水紅,喇叭形,較繁多花期1-4月。

山茶為半陰性花卉,夏季需搭棚遮陰。立秋後氣溫下降,山茶進入花芽分化期,應逐漸使全株受到充足的光照。冬季應置於室內陽光充足處,若室內光線太弱,山茶則生長不良,並易得病蟲害。

茶花葉子發黃是怎麼回事?山茶花病蟲害怎樣防治?

山茶花怎樣養殖?

溫度

山茶喜溫暖,怕寒冷。室內溫度不能低於5度。溫度在10℃至15℃的房間內,其他措施得當,春節即可開花,花期可延至3月份。

溼度

一般冬季室內較乾燥,應經常向山茶葉面噴水,以形成一個溼潤的小氣候。但陰雨天時忌噴水。

澆水

冬季澆水要視室內溫度而定,一般3天左右一次,保持盆土溼潤,忌積水或澆半截水。用自來水應先在水桶中存放一兩天,讓氯氣揮發掉。水中最好放百分之一的硫酸亞鐵,以利於改善水質。

施肥

山茶喜肥。一般在上盆或換盆時在盆底施足基肥,秋冬季因花芽發育快,應每週澆一次腐熟的淡液肥,並追施1次至2次磷鉀肥,氮肥過多易使花蕾焦枯,開花後可少施或不施肥。

茶花葉子發黃是怎麼回事?山茶花病蟲害怎樣防治?

茶花葉子發黃是怎麼回事?

引起山茶花葉子發黃的原因較多,有養護管理的因素,也有生理因素。

夏季植株發生葉子黃化或白化是因為土壤或缺磷、或缺鐵、或缺硫等營養元素,可以調換盆土,用腐殖質豐富的山泥栽培。4—9月份,每隔15天用稀釋300倍的硫酸亞鐵浸液,或用三硫磷溶液噴施葉面,可減輕病狀。噴藥應選擇陰天進行,晴天應在清晨或傍晚進行。

如果氮元素供應不足,也會出現葉子發黃現象,可施以腐熟豆餅水,每月一次,肥水的比例為20%一30%。若再加人1%。硫酸亞鐵溶液於肥液中,效果更好。

如果澆水不當,持續乾旱或過溼,也會引起黃葉。盆土過溼,植株根系會變黑腐爛,引起葉子發黃脫落。在高溫晴天,植株雖有簾子遮陰,盆土經常乾燥也會引起葉子發黃脫落。

遇有紅蜘蛛或介殼蟲危害植株,亦會導致葉子枯黃。紅蜘蛛可用25%樂果加水1000—1500倍液,或50%三硫磷加水2500-3000倍液噴殺;介殼蟲可用5%樂果水溶液噴殺。

山茶花是常綠喬木,葉片自新梢形成後2—3年不脫落,但在4一5月換葉期問,少量老葉也會變黃脫落,這是正常現象。

茶花葉子發黃是怎麼回事?山茶花病蟲害怎樣防治?

山茶花病蟲害怎樣防治?

山茶花種植時,有時會遇到此種現象:地上部沒有發現害蟲,植株又沒有病害症狀,但山茶花生長顯得很衰弱,而後葉和莖慢慢枯黃,最後全株死亡。如果把植株拔起,用放大鏡細看,根部有大小不等的瘤狀物(蟲癭),小的如菜籽,大的似黃豆,有的根瘤腐爛破裂,病根顏色變深褐色,主根膨大無須根,有的主側根呈畸形,末端比前端粗,這就是根結線蟲病。山茶根結線蟲病為線蟲病害,由一種根結線蟲引起,國外常命名為南方根結線蟲。

流行週期

線蟲在病苗根部及土壤中越冬;由水流、工具及主動爬行傳播,病苗作遠距離傳播。

發病症狀

該病降低山茶成苗率。山茶側根及鬚根上形成瘤狀蟲癭、褐色,質地硬,根系發育不良。植株地上部生長弱:葉色發黃、植株瘦矮;幼苗發病為害重,葉色發黃易脫落,引起苗木死亡;該病還能引起其他根部病害。側根及鬚根上形成瘤狀蟲癭、褐色葉色發黃、植株瘦矮防治方法1、加強檢疫,嚴禁病苗出售擴大疫區。

2、栽培技術防病換盆時剪去病根及弱根,栽種健康苗木;舊盆缽及病土必須經消毒處理後才能再使用。

3、土壤或基質要消毒常用藥劑有3%米樂爾顆粒劑,用量為1.5-2千克/667平方米;益舒寶克粒劑,用量為20克/平方米等。

4、生長期防護植株發病可埋施上述藥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