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園接待工作流程規範,非常實用!

又快到迎新的時刻了,身為幼師的你,還沒有從假期中緩過神,就要面對一大群孩子、家長了!你是否感到不安呢?不用擔心,小編為您準備了包括環境準備、接待環節、物品交接各個入園接待工作的規範流程,非常實用,記得收藏哦!

環境準備

1、開窗、通風換氣,調好室溫,準備好飲用水、消毒水。

2.做好室內外清潔衛生與物品消毒。

3.按當天晨間活動安排,準備好幼兒活動所需物品。

4.準備好《幼兒考勤表》、《家長交代事項記事本》與《喂藥委託及服藥記錄表》。

☆ 小貼士 ☆

在進行開學環境佈置時,老師們可以將孩子們平時的手工作品、園所辦園特色等要素綜合運用到環創設計中,以熱情洋溢的歡迎方式,讓家長和孩子感受到新學期幼兒園的新面貌。

接待幼兒

1、園長以熱情、親切的態度主動向幼兒、家長問好,與家長簡單交談。必要時,協助晨檢和接待工作。

2.接待教師要面帶微笑,熱情地向幼兒及家長問好。彎腰或下蹲擁抱幼兒,並進行簡短詢問和交談。

3.指導進班的幼兒依次用鹽水漱口、如廁、雙手消毒。

4.教師主動詢問幼兒在家情況,並填寫《幼兒考勤表》。

5.若發現幼兒有特殊情況,及時報告保健醫生,保健醫生實施檢查(摸額頭和臉頰,觀察眼睛、四肢和體表,詢問幼兒感受)。

6.流行病高發期,保健醫生要把好大門晨檢第一關,保育員把好第二關。

☆ 小貼士 ☆

孩子離開自己熟悉的家和家人,進入幼兒園這麼一個全新的環境,不適應是很正常的。面對這些情況,老師可以嘗試這些些安撫幼兒情緒的辦法,有一定效果。例如,親一親,抱一抱,當孩子早上來園時,老師笑臉相迎,以媽媽般的態度親一親,抱一抱孩子,使他們得到身心滿足;遊戲是孩子最喜愛的活動,滑梯、玩具,小遊戲等都很受孩子的歡迎。遊戲可以幫助幼兒之間儘快熟悉起來,從中找到安全感、歸屬感,以消除對陌生環境的恐懼感。

物品交接

1、教師接過家長手中的物品,疊放整齊,放進幼兒的儲物格。

2.耐心詢問家長是否有其他交代事項,將家長交代的事項細緻寫在《家長交代事項記事本》上,並及時分工處理,處理完畢後簽字確認。

3.需喂藥的幼兒,家長填好《喂藥委託及服藥記錄表》,並簽字。教師將幼兒藥品寫上姓名,放入藥盒中,由保育員統一妥善保管。保育員對照《喂藥委託及服藥記錄表》定點定時喂藥,並在簽名後向主班教師彙報。

4.查看幼兒有無攜帶危險物品,幫助幼兒取下書包,指導幼兒將書包放到指定的位置。

☆ 小貼士 ☆

1.不管是否是自己班的幼兒,都要熱情;

2.儘量減少與家長更長時間的溝通;

3.要進行必要的溝通;

4.早上如遇特殊情況(有吃藥、物品交接,一定要準確記錄,不可遺漏)

幼兒交接

1、班級教師帶領幼兒進園並將幼兒交給活動指導教師,同時將幼兒身體、情緒等方面的情況如實告知活動指導教師。如未作交代,活動指導教師須向班級教師主動詢問。

2.負責幼兒交接的教師若因故要臨時離開,須請他人代崗。

3.接待教師向保育員遞交《家長交代事項記事本》。

4.每位幼兒進班時,教師須即時填寫《幼兒考勤表》。

☆ 小貼士 ☆

1、注意與家長當面交接幼兒,必須要有接送卡,確保幼兒安全離園

2、注意幼兒儀表形象,幫助和協助幼兒整理好衣物,乾淨整潔進園,乾淨整潔進離園。

3、嚴禁家長進班接幼兒,在班級門口交接。在此期間和家長交流溝通要簡短,注意照顧班內孩子。

安排晨間活動

1、活動內容安排既符合幼兒年齡特徵又能發展幼兒綜合能力,統籌兼顧。

2.根據不同天氣、季節、入園時間等情況安排室內、戶外活動:雨天以室內為主,天晴以戶外為主;太熱或太冷的天氣室內為主;入園處於適應期的幼兒室內活動多一些,大班幼兒戶外活動多一些。

3.清點人數,明示幼兒活動內容和要求。

4.教師用語言或動作引導幼兒參與晨間活動。

5.晨間活動倡導幼兒自主活動,注意活動器具的多樣性和內容的豐富性。

6.檢查活動場地中的人群密度是否合適本班幼兒活動;小班幼兒活動時教師要注意班級幼兒活動情況,避免有衝撞情況發生。

7.檢查場地是否有石塊、積水,如有則請保育員及時清理。

8.檢查活動器具是否完好,如有破損玩具及時清除,大型器具破損則告知設施管理部門。

9.幼兒活動前檢查幼兒服飾、鞋帶是否適合開展活動。

10.體弱、易出汗的幼兒要求在背後的內衣裡墊上毛巾,稍露毛巾於衣領處。大年齡幼兒可以互相幫助墊毛巾,小年齡幼兒在教師幫助下進行。

11.對身體不適的幼兒,教師可引導幼兒做一些與活動有關的準備工作。

☆ 小貼士 ☆

小班孩子第一次入園,對幼兒園的環境充滿了期待,同時又有很多好奇,老師們可以組織一些參觀和遊戲活動,如讓中大班孩子帶著小班孩子參觀幼兒園內外環境、組織親子游戲等,讓孩子們與園所環境發生互動,從而發現幼兒園的好玩之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