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廣東十大高手,每位都有絕技,可惜第一死的窩囊

第十:俠家拳王隱林

清末廣東十大高手,每位都有絕技,可惜第一死的窩囊

俠家拳屬於南拳的一種。當時,大俠李鬍子巡遊四方,在廣東遇到了還是僧人的王隱林。王隱林此時在寺廟學武,李鬍子愛才心切,不藏私地把這套拳法傳給了王隱林。王隱林後來還俗開武館,有七個愛徒。其中王倫和王林都得到了真傳。而王林一派傳人吳肇鍾又在此基礎上有了新的發展,另創了一套拳法——白鶴拳。我們經常掛在嘴邊的那句“白鶴展翅”就是這麼來的。王隱林出身貧寒,但是武德很高,對徒弟傾囊相授,不藏私招。當時清末年間,社會動盪。王隱林本著俠義精神,鋤強扶弱,是當地響噹噹的好漢。

第九:九龍拳黃澄可

清末廣東十大高手,每位都有絕技,可惜第一死的窩囊

黃澄可生性豁達善良,樂天知命,本對習武之事沒有半點興趣。後經歷各種磨鍊,走上習武之路。經由黃麒英、陸阿採的指點,武藝大增。黃澄可身體素質極佳,悟性也超過常人。經過自己刻苦的學習,黃澄可融通九套武功,創出了自己的絕技“九龍拳”。“九龍拳”既有威猛、霸道的招式,也有柔和、借力使力的巧招,是一套頗實用的功法。

第八:鐵沙掌蘇黑虎

清末廣東十大高手,每位都有絕技,可惜第一死的窩囊

鐵砂掌這套硬功源於嵩山少林寺。當年,少林僧人路經廣東,沒有飯吃。蘇黑虎好心收留,以誠相待,感動了這個和尚。後來,和尚測試了下蘇黑虎,覺得是塊練武的材料,就決定傳他武功。鐵砂掌這套硬功的練習,講究循序漸進。開始,和尚讓蘇黑虎練習舉石鎖,幾十斤的石頭,要是不能穩穩甩到肩頭就不能進入下一項。練習站樁,要是頭頂一碗水,水從碗裡流出就要重練。三年刻苦的聯繫,蘇黑虎練成了這套絕技。據說,蘇黑虎與人交手,經常只憑一招就克敵制勝。速度快,力度也大的驚人,來勢防不能防,當不能當,非常驚人。

第七:無影腳黃麒英

清末廣東十大高手,每位都有絕技,可惜第一死的窩囊

黃麒英,早年學了點皮毛功夫,街頭賣藝。後被洪熙官傳人陸阿採撞見,點破他的武功弱點,跟隨陸阿採學習。陸阿採學的是少林正宗拳法,大開大合,剛猛有力。黃麒英經過陸阿採的點撥和自己的努力,武藝進展非常。而其腿功更是驚人,被人稱為“十虎”裡腿功最好的。其招牌動作“無影腳”,來勢奇快,力道驚人,堪稱絕技。其子黃飛鴻在父親的教導下,功夫也很不錯,其“無影腳”更是青出於藍。不過,今人對黃飛鴻的認可度更高,更多是因為徐克導演的《黃飛鴻》系列。

第六:軟綿掌周泰

清末廣東十大高手,每位都有絕技,可惜第一死的窩囊

周泰,廣東湛江人。人稱“武痴”,醉心於武學。本來,他認為自己家傳武學周家拳是最好的,一直敝帚自珍,後來和人比試、幾次被打敗,幾度灰心喪氣。後經高人指點,明白保守殘缺只會故步自封。於是,開始博眾家拳法之長,突破自己的瓶頸,最後根據自己的特點,創造出了軟綿掌法。其拳法配合身法,配合勁力的收放,綿延不絕。周泰,為人心高氣傲,但有俠義心腸,恃強不凌弱,也是一位好漢。

第五:七星拳黎仁超

清末廣東十大高手,每位都有絕技,可惜第一死的窩囊

七星拳,也叫七傷拳,招式陰狠毒辣,出招必傷人。黎仁超是“十虎”裡的“智多星”。為人聰明靈活,不拘泥小結,且城府深厚。早年,因為貧寒出身,一心想做人上人。後來經歷了一些事大徹大悟,有了國家和百姓。其為人低調,平時不顯露自己的武功,但一出手必是殺招,非死即傷。

第四:鶴陽拳譚濟筠

清末廣東十大高手,每位都有絕技,可惜第一死的窩囊

譚濟筠早年性格率直,脾氣暴躁。後來跟隨詠春大師梁贊學習武藝,不僅武藝大成,性格也內斂了很多。詠春拳強調短距離攻擊,譚濟筠身高體壯,在此基礎上更加上了身體的優勢,由此新創了另一套拳法——鶴陽拳。

第三:鷹爪王陳鐵志

清末廣東十大高手,每位都有絕技,可惜第一死的窩囊

陳鐵志的鷹爪功,剛猛有力,非常霸道。鷹爪功是象形拳,又屬於內家拳,身形似鷹。最難練的地方在於勁道的使用,鷹爪功的霸道之處在於,抓打人身上幾處大穴,於對手疏忽的間隙克敵制勝,是一門易學難精的拳法。陳鐵志初期為虎作倀,後來洗心革面,也成了一代大俠。

第二:醉拳蘇燦

清末廣東十大高手,每位都有絕技,可惜第一死的窩囊

蘇燦的經歷比較傳奇,一說是出身大富大貴之家,後來經歷人生起伏,四海為家之時學會了一身武藝。另一說是蘇燦反感自己父親作為小人物的那種怯懦的表現,所以一生特立孤行,不為世俗容忍。不管怎樣,蘇燦身上有兩點可以確認。一是蘇燦本性善良,不恃強凌弱。二是功夫過人,其醉拳形醉意不醉,為武林一大奇葩。

第一:鐵橋三梁坤

清末廣東十大高手,每位都有絕技,可惜第一死的窩囊

梁坤,廣東“十虎”之首。一身功夫出自少林,擅長大小洪拳和少林各種拳法。自幼習武,生性豁達,又喜歡巡遊四海,拜訪武林高手。曾經在擂臺上挑戰過各路英雄好漢,奠定了“十虎”之首的地位。後來,因染上鴉片,身體大不如前,於70歲壽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