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前端程式設計師容易出錯的基礎知識

web全棧是目前比較流行的語言,因為前端較其他語言相比,簡單好學,而且現在的互聯網公司幾乎缺少不了web前端開發,行業的需求致使大量的人轉型前端,對於剛學前端的人來講,他們缺乏開發經驗,在項目開發中容易出錯,為了使大家少走彎路,小編綜合一批前端程序員,收集了一些最常見的錯誤,供大家學習,避免掉坑。

乾貨|前端程序員容易出錯的基礎知識

一、JQuery 選擇器

在一個HTML DOM 樹中,進行一個比較複雜的元素選擇,不包含某些文字的帶有某某類名的元素的鄰居的父元素的……然後怎麼做?寫一個很複雜的jQuery選擇器?打住。jquery選擇器原理是用正則表達式去分解你的選擇器字符串(這一部分叫做Sizzle),然後再用內置的一些遍歷函數如prev,next等(其實這些函數也是基於DOM提供的方法),去找到你想要的元素。我會不去盲目地進行Sizzle的語義歧義測試,而是自己根據自己的邏輯去用prev,next等去找到自己的元素;而且退一萬步來說,我也會盡量避免使用複雜的選擇器(之前的方案也有提及),單位個元素用ID,多個元素用類,絕對高效準確。

二、基礎數據結構與算法

現在有兩個不同的JSON,比較複雜,可以參考這裡的DEMO中返回的JSON。要比較它們的差異,除了用現成的工具如beyond compare以外,如果我們的機器上沒有安裝這個工具,能如何較快解決?作為一個程序員,一個個對比是不可行的,對比完也不會有什麼收穫。我會把之放進Excel中(如果你機器連這個都沒有,那忽視我),先排序,再用二分法去快速定位找到有差異的JSON屬性,即使是1024個字段的大數據,也最多10次的定位即可找到。其實算法這東西,並不是給你一道題目然後把死記下來的內容背出來,而是當你遇到相應的情景時,能想到用這個方法去解決。

三、HTTP協議

現在很多項目中都是用ajax去提交JSON到後臺了,原始的那種HTTP提交已經比較少見(至少在我的項目中是這樣),但是我們也不能忘記設置form的method、action的原始提交方式,因為這個才是表單提交的原型,有助於我們理解HTTP協議,例如POST和GET的區別,理解數據是怎麼樣從前端到達後端的,又是怎麼樣從後端返回到前端。當你理解了這個,就可以更好地跟後端進行溝通,遇到數據上的問題也能較快地定位解決。

四、javascript 作用域

學過好幾種的編程語言,作用域問題都是老生常談了。在javascript中更是有函數的作用域這一基礎知識。關於這個,推薦《javascript權威指南》。當時我是把中文的讀去再去讀英文,把英文的讀完去找圖解,才感覺到把這一點理解清楚的。

乾貨|前端程序員容易出錯的基礎知識

五、HTML/CSS DOCTYPE

曾經項目中遇到這樣一個問題,用其他瀏覽器打開頁面是好的,唯獨是IE8打開時出奇地慢。我注意到IE8打開時慢但CPU消耗並不高,只是網頁空白很久沒渲染出來,可以排除JS算法上的問題。經過細心研讀代碼發現,有人把一部分script、 link等標籤放到了DOCTYPE的前面。DOCTYPE是用來告訴瀏覽器解釋整個文檔的一套法則的,一定要放在HTML部分的最前面,先有script標籤,那就意味著瀏覽器已經開始解釋了,後面再有DOCTYPE也是沒有意義的了。把DOCTYPE放到HTML部分的最前面,一開始提及的問題就解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