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重磅:中國學者造出了只有1條染色體的酵母

近日,頂尖學術期刊《自然》上刊發了兩篇重磅論文:兩支科研團隊通過基因組編輯的方法,成功將酵母的染色體進行了融合。

其中,一支來自中國科學院的團隊,更是創造出了只有1條染色體的酵母,在生命科學領域做出了重大突破。

Nature重磅:中國學者造出了只有1條染色體的酵母

▲這是一項“全華班”的重磅研究(圖片來源:《自然》)

我們知道,生物體的基因組分佈在不同的染色體上,而不同生物的染色體數目也有所不同。有的生物只有1條染色體,而有的生物則有幾百條染色體。染色體的數目對生物究竟有沒有影響,有怎樣的影響?誰也不知道。

來自中國科學院的一支團隊通過對酵母的改造,首度向全世界揭曉了這個問題的答案。通常的酵母具有16條不同的染色體,而研究人員決定將它們兩兩融合,最終把16條染色體併成1條。

這聽起來簡單,做起來難。首先,染色體兩端都具有叫做“端粒”的結構,起到保護作用。因此,在融合時,我們必須先把端粒給切掉;其次,每條染色體中間都有一個叫做著絲粒的結構,在細胞分裂時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如果簡單將兩條染色體融合,就會在一條染色體上帶來兩個著絲粒,這會引起嚴重的錯誤。

Nature重磅:中國學者造出了只有1條染色體的酵母

▲研究人員們在融合染色體時採取的巧妙方法(圖片來源:《自然》)

研究人員們設計了一個巧妙的方法,在兩條染色體融合的同時,能夠在它們身上各移除掉一個端粒,並去除其中一條染色體的著絲粒。這樣一來,簡單的幾步操作,就能把兩條染色體合二為一。

在不斷的嘗試後,這支團隊把酵母的16條染色體,拼成了1條!

Nature重磅:中國學者造出了只有1條染色體的酵母

▲16條染色體被拼成了1條(圖片來源:《自然》)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儘管經歷瞭如此巨大的改變,但在酵母體內,只有少數基因的表達發生了變化!而且,這些變化大多可以通過結構上的原因得到解釋。換句話說,將酵母的染色體合併成1條,並沒有帶來廣泛的嚴重後果。

而後續的培育與形態學觀察也證實了這一點。研究人員們發現,在不同的培養條件下,這些酵母都沒有表現出嚴重的生長缺陷。它們甚至還能靠自己僅有的1條染色體順利地進行有性生殖!在整個過程中,少有的幾個問題只是在於有性生殖的效率比野生酵母低一點,以及後代孢子的存活率稍微低一點而已。

Nature重磅:中國學者造出了只有1條染色體的酵母

▲有16條染色體的酵母(上)與只有1條染色體的酵母(下),沒有明顯區別(圖片來源:《自然》)

研究人員總結說,減少染色體的數目,並不會帶來重大生長缺陷。當然,染色體數目減少帶來的些許不利,在實驗室環境中或許不值一提,但在自然環境中,可能會被無限放大,影響酵母的生存。這也從一定程度上解釋了為何普通的生物都有許多條染色體。

毫無疑問,這項重量級的發現不但為人類帶來了關於染色體數量的洞見,這些酵母還有望作為重要的科研工具,讓我們更好地理解真核生物的染色體結構與功能。我們祝賀這支中國團隊能夠做出如此重大的科研突破,也期待更多來自中國的研究能層出不窮,在生命科學的研究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點擊“閱讀原文”,即可訪問原始論文頁面。

[1] Creating a functional singlechromosome yeast

[2] Karyotype engineering by chromosome fusion leads to reproductive isolation in yeast

[3] Chromosomes get together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