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紙書爲「證明」 法律面前不容情

一封纸书为“证明” 法律面前不容情

藉著出山店水庫工程建設和政府部門土地整改項目的名義,實行亂砍濫伐林木,事發後臆想憑當地村委會開具的一紙“證明”就能含混過關。近日,信陽市森林公安局指令溮河森林公安對發生在遊河鄉境內的這起亂砍濫伐案依法展開調查。

遊河鄉張家大灣村是河南省出山店水庫工程所涉及到的6個鄉鎮(辦事處)42個行政村之一。自水庫導流明渠工程建設項目於2014年11月底正式啟動以來,水庫淹沒區內的林地和林木資源保護工作被迅速提到了信陽市森林公安局重要議事日程。局黨委審時度勢,周密研判,多次會商市、區兩級林業和行政執法部門,對可能及已經發生的大面積亂砍濫伐林木行為,抽調刑偵、治安和轄區溮河派出所民警,開展不間斷、全方位的巡邏防控,並要求溮河區林業局有關部門摸清淹沒區林地數量及林木底數,對當地群眾依法申請林木採伐手續及時辦理審批事宜。同時市森林公安局履職盡責,嚴明執法,會同溮河區林政執稽查隊共同對無證收購林木、藉機混水摸魚亂砍濫伐林木的行為進行嚴厲打擊。通過森林公安重拳出擊,集中在遊河鄉境內遊河村、三淮村、李畈村、張灣村、高灣村濫伐林木現象得到了有效地遏制。

一封纸书为“证明” 法律面前不容情

“出山店水庫環湖路遊河段一空地上堆放有大量木料,是否存在亂砍濫伐的毀林行為,請迅速核實告果。”

8月24日13時許,市森林公安局黨委書記、局長袁祖海接到市林業部門主要領導的垂詢電話後,立即安排溮河派出所進行核查。

警情就是命令。溮河派出所民警在吳剛所長的帶領下,立即趕赴20公里外的遊河鄉,並沿環湖路開展巡查。當警車巡邏到張灣村境內環湖路邊一處空地時,幾堆楊樹木料豁然呈現在民警面前。

經現場走訪摸排,砍伐林木第一現場被迅速鎖定,地點就位於堆放木材約5公里外的張灣村槐林組。溮河民警隨即將情況予以上報。以局長袁祖海與政委陳琳為主的四名班子成員會同市林業局相關職能部門負責同志靠前指揮,火速調集刑偵、治安大隊全體民警緊急奔赴案發現場實地調查。

在一張印有“溮河區遊河鄉張家大灣村村民委員會”的信紙上,寫有“茲有張灣村槐林組因土地平整,放自留地樹108棵,不存在偷樹行為,還望上級給予諒解。特此證明”的字樣,落款單位醒目地蓋著該村委會的大紅公章。

放自留地的樹,不是偷樹行為,還希望得到上級部門的諒解。張家大灣村開具的這個證明讓執法人員真切感受到了普法的重要性和案情的緊迫性。

一邊是對現場緊鑼密鼓地勘驗檢查,固定證據;一邊是走訪排查,尋找破案線索。案件的調查取證工作在市局的統一組織指揮下有條不紊地展開。

一封纸书为“证明” 法律面前不容情

為早日破案,8月25日一大早,袁祖海局長、陳干城副局長、陳汝密副局長帶領辦案民警及市林業局職能科室負責同志放棄週六的休息,繼續趕往遊河鄉。隨著調查的不斷深入,兩名涉案的主要當事人相繼到案並對亂砍濫伐林木的事實供認不諱。至此,這起假借土地平整名義公然實施亂砍濫伐林木的案件終於漏出冰山一角。

2018年8月19日,溮河區董家河鄉村民謝某昌經吳家店鎮村民王某明介紹,並由雙方共同出資4000元(每人2000元)購買了遊河鄉張家大灣村村幹部張某兵的楊樹108棵。8月23日,二人各自由本人持油鋸將樹放倒,以每天每人200元的價格僱請的兩名工人將樹打成截後用三輪機動車轉到環湖路邊一空場地上堆放。

針對出山店水庫工程建設以及政府主導的土地平整項目施工中林地和林木資源保護,袁祖海局長進一步強調,市局兩隊和溮河派出所要切實履職盡責,在工作中組織警力不間斷地開展巡邏,對案件做到早發現,早處理。要密切同市、區兩級林業部門、林政稽查部門搞好上下聯動,協同配合,積極參與,形成合力。通過對案發現場的詳細調查和勘驗,市林業局職能科室的負責同志從加強林地保護的角度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

森林資源是國家重要的自然資源和戰略資源,林地是森林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林業的發展基礎,保護和發展林地資源關係到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關係到國土生態安全,關係到生態文明建設。為切實保護我市森林資源,呵護綠水青山,市森林公安局針對轄區內亂砍濫伐樹木毀壞林地的涉林違法行組織開展的“2018利劍專項行動”正式啟動,等待涉林違法犯罪的將是法律的嚴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