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平凹:世界需要我們睜大眼睛

賈平凹:世界需要我們睜大眼睛

賈平凹:世界需要我們睜大眼睛

第一次聽說賈平凹這個名字是在小學讀書的時候。那時課本里有他一篇文章《盼兒》。我至今仍清楚的記得那是《語文補充教材》的第四課。在這之後我又陸續學了他的《一棵小桃樹》、《醜石》等。正是這些散文使得年少的我對賈平凹充滿了崇敬和嚮往。也就是那個時候我萌生了想見賈平凹的念頭。

2005年12月的一天,我應邀參加一個文學研討會。會議快要開始的時候,忽然有人說“賈老師來了”。於是人們聞聲而起。緊接著我便見到了眾人簇擁下的賈平凹。紅光滿面、神采奕奕。黑色圓領毛衣外加牛仔、足蹬皮鞋、肩挎小包。一番寒暄握手之後坐定。這時我看見他從隨身揹著的包中拿出一大堆的白色藥片,擰開一瓶“娃哈哈”,頭一仰,“咕嚕”一聲,藥片入喉。會議開始後,他坐在主席臺上,歪著頭,一手託著腮幫子,神情嚴肅、面色凝重。透過午後溫暖的陽光我看到他碩大的腦袋、佛一樣高且寬的額頭、烏黑濃重的眉毛以及右眼下顴骨上的一顆熠熠黑痣。哦,這就是賈平凹!——那個從少時就盤踞我心頭滿是嚮往和好奇的念頭,此刻終於得到了滿足。原來賈平凹並不神秘、高大。他是如此的普通、如此的素樸。

那次研討會的近距離接觸讓我對賈平凹有了一個相對比較直觀的認識。此後我愈加的關注起賈平凹,當然我的關注僅指閱讀層面。2006年的整個春節我都在讀一本書——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插圖珍藏本《賈平凹散文》。對於這本書我是逐字逐句讀的。讀的很仔細。每遇精闢處便用筆作個記號。我不忍一口氣讀完這本書。只好每天睡前讀兩三篇。反覆咀嚼、一再揣摩。那感覺如同食肉,嘖嘖有聲、滿口餘香。閱讀中我發現賈平凹散文的某些篇章和段落那絕對是“鬼斧神工”,是上天在借賈平凹之手(之口)說出自己想要說而不能說或不便說的話。通過這次閱讀使得我得出這樣一個結論:賈平凹天生是一塊寫散文的料,他的散文要比他的小說好。

一晃十多年過去了。如今,作為同居一城的文學同道,我時常能在各種會議上見到賈平凹。2016年2月27日,陝西散學學會文藝評論委員會成立。那天賈平凹病了,但卻一諾千金,帶病堅持出席會議,而且是早早就到了。剛進門有美女找他合影,他卻說:“我得先把大家招呼一下”。說完和與會的每一個人一一握手,包括倒水的服務員。一個小小的舉動卻打動了在場所有人的心。大家都說,賈平凹真的成了大師了。舉手投足都有大師的範。那天他親自為我頒發了主任聘書,並在他的散文集《天氣》的扉頁為我寫下一句話:“天氣即天意。”

瞭解一個作家最好、最直接的途徑就是閱讀他的作品。最近幾日,我一直在閱讀這本有賈平凹簽名、題詞的散文集子《天氣》。在我的心目中賈平凹是一棵參天大樹。他對文學的態度和胸襟值得每一個從事文學創作的人去學習、效仿。賈平凹說,世界需要他睜大眼睛。賈平凹說,他永遠要用奧林匹克的精神去和文學拼爭。試問,這是何等的氣魄,這是何等的胸襟?我在一篇文章中寫下過如下文字:“我認為賈平凹對於中國當代文學的貢獻不在於他寫出了多少部長篇小說、多少篇散文,而在於他那種孜孜以求、永不停歇,不斷開拓創作題材、不斷探索創作手法、不斷深化創作境界、不斷挖掘創作潛力的,像老黃牛一樣俯首默默耕耘的文學的追求精神。”這段話代表著我對賈平凹的認識和評價。

賈平凹:世界需要我們睜大眼睛

賈平凹:世界需要我們睜大眼睛

賈平凹:世界需要我們睜大眼睛

賈平凹:世界需要我們睜大眼睛

賈平凹:世界需要我們睜大眼睛

賈平凹:世界需要我們睜大眼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