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的力量,來自動勢與均衡

盆景的力量,來自動勢與均衡

所謂動勢,就是賦神於形,講究生動活潑、動勢與均衡問題。在創作盆景時,須注意動勢與均衡,這樣才能發揮景物內部的力量。當然這稗力量是作者思想、感情、理想、願望的灌注。如果忽略動勢,勢炒滿盤死物,毫無氣韻可言。

盆景的力量,來自動勢與均衡

盆景的力量,來自動勢與均衡

人有坐臥行走,山有偏正欹斜,峰巒樹石,無不各具風姿神態。清代唐岱在《繪事發微》中寫道:“嶺有平夷之勢,峰有峻峭之勢,巒有圓渾之勢,懸崖有危險之勢,遙嶺遠岫有層疊之勢,石有稜角之勢,樹有矯預(讀寧的上聲,頂的意思)之勢諸凡一草一木,俱有一勢,存乎其間……。”所以動與靜是既對立又統一的兩種狀態,存在於自然界各個方面。如山本靜,水流則顯其動;樹本靜,風吹則顯其動。至於人物、鳥獸、舟車等也都是有動靜的。有些景物雖然暫時處於靜止狀態,但卻具有一稗動勢,或能引起觀者動的聯想。如作一幅吹伐式的樹樁盆景,若把主幹與枝爪順風一邊斜倒,其中唯有一斷臂殘枝反向而行,搏擊長風,這樣給人以堅不可摧的感染就非常強烈。這便是動勢應用恰當之處。一般常用以下一些動勢的佈置方法:

盆景的力量,來自動勢與均衡

(1)置主體於自然重心之上,避免居於幾何中心;

(2)樹作偏正欹斜之形,俯仰懸垂之勢;

(3)出要作成之形走局,使其形如拳曲飛舞之勢;

(4)用鳥獸人物、船橋亭臺加以點綴,靜中求動之勢;

(5)擬人此喻,死物活化,如自然界中的象鼻山、駱駝山等。一般考慮動勢的佈局,應以一張一斂內原則。張的力量是向外伸,狀如輻射,使人有人、動和麵外之畫的感覺;斂的力量是向內聚,形、層緊湊,使人有深、靜和畫中之畫的感覺。所以動勢佈置終究離不開張斂聚散。致於斂勢之類的作品是很少的。

盆景的力量,來自動勢與均衡

盆景的力量,來自動勢與均衡

另外在設置動勢時,還須注意平衡。只求其動勢,以致嬌柔造作,反而給人以不自然、不穩定的感覺。要能“既迢險絕,變歸平正”。在考慮動勢與均衡時,須兼顧高度、體量、質量等各稗因素。如只考慮其中一個因素,就必須使構圖刻板呆滯,缺少化。如兩棵一尺高的樹,或兩塊一尺高的石,雖然取得平衡,但構圖死板。如果一尺高的樹以三可拳石為偶,就恰到好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