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草生態池盛景——水草造景

看過上一篇這麼輕鬆簡單的養水草,又可以享受大自然的樂趣,並且不需要任何電力、過濾等設備即可有一個美麗的水草生態池(唯一的人工產品就是那片"防水布")

這邊來教學一下如何做和該注意的事項

1.一定要能保溼與日照的地方

如果你只是一個小花盆要養,就必須讓花盆不要漏水(水桶也可以),另外就是需要每天至少澆一次水,並且讓水位稍微淹過底土1-3cm,但也需要2-3天補水一次,避免水蒸發導致乾枯。

另外就是要有太陽能照射到的地方,不用太強的日照,例如陽臺、屋簷下等地方,不會整天都有強烈日照我們稱之"半日照"其實是最好的地方!

2.需要有土壤或底床介質

大多水草都會有根,就需要地方攀附紮根,有肥沃的土壤也是植物生長的關鍵。很多水池當初設計只有水泥就很難養成!

3.水草種植的重點

如果只把水草像陸地植物插植在土壤上面,會導致枯死。需要把水草種植在半水的地方讓它生長,如下圖,切記不要完全沉水或是完全在陸地上。

水草生態池盛景——水草造景

一定有人問,為何不能完全在水裡? 一般水草在水中要順利生長條件較嚴苛,需要有較好的水質甚至需要CO2補充才有機會存活,如果你想要在一個小水池有這樣的條件,難度很高,當然也有一些非常好養的種類可以完全在髒水中也可以順利生長。

水蘭、陽明柳、蜈蚣草、火龍藻、金魚藻、水蘊草等等都可以很順利在條件不佳的水中繁殖

水草生態池盛景——水草造景

隨便都長滿滿的水蘭

4.選擇適合的草種

水上葉

不是所有的水草都有水上葉型態且因為臺灣氣候冬天戶外可能降至10度以下,很多水草並無法度過這樣的環境(夏天太炎熱乾燥也不行),所以儘可能選一些較適合臺灣環境的物種。例如矮中柳、紙莎草、皇冠、小對葉、珍珠草、綠羽毛、銅錢草等等,也可以選耐水性水草,例如:紅波、紫嫣紅、傘草等等。

水中葉

在這種沒有流動的水體中要種植物難度非常高,一定需要有底土比較建議以下草種 :

水蘊草、金魚藻、蝦柳、蜈蚣草,除了這些完全沉水的水草也可以選睡蓮類、田字草、水芙蓉等等浮葉型的水草。

水草生態池盛景——水草造景

四色睡蓮與田字草水面葉

5.地形設計

有在注意我們設計生態池的朋友就會發現,我們在設計生態池時會盡量有土坡岸邊等設計,不要全部都是沉水池或是陸地,水草最適合的生長位置就是"水邊"。大多天然的水草也都是生長在水邊環境,因為完全沉水對水草的生長條件較為嚴苛,也會有藻類的侵襲。

6.藻類的問題

生態池久了一定會有嚴重藻類問題,這個無法避免,解決方式就是提供人工過濾系統、養殖大量漂浮性的水草遮光避免水底下滋生藻類,再來就是放養大量 陽明柳、水蘭等水草,這兩種水草可以快速吸收水中養分並淨化水質,但戶外池不論那些方式都無法完全長時間抑制藻類,所以與會與藻類共存是無法避免的。

也有網友常問是否可以用除藻劑? 可以,但是效果和費用可能會不成正比,因為戶外陽光強,除藻速度遠遠贏不了藻類的孳生。也可以下大量藥劑,但是水草也會有受傷風險!

水草生態池盛景——水草造景

水中生長大量水蘭用來避免藻類與淨化水質

7.日後維護問題

其實"生態"顧名思義就是不用理它!!我們只會做補水的動作,尤其夏天蒸發非常快,因為我們都是拿店裡魚缸換的廢水加入生態池,所以水中養分是很足夠!一般生態池我們都用泥土,對水草已經是很肥沃的養分來源,只需要久久添加一次園藝肥料即可,如果你要倒水草用的液態肥我也不反對!!XD

做一個生態池相對於設立一個水草的水族箱來說簡單太多。只須注意保溼和生長環境的建立並沒有太困難,對於剛入門的草友來說最難的是對於草種的未知會感到害怕,不知道什麼草適合?需要自己嘗試與累積經驗。只能說這也是水草缸好玩的地方!

水草生態池盛景——水草造景

2017/7/6 開挖

水草生態池盛景——水草造景

回填灌水

水草生態池盛景——水草造景

​ 開始種植水草

水草生態池盛景——水草造景

水草生態池盛景——水草造景

水草生態池盛景——水草造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