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經注》里的雁門山

《山海經》曰:雁門之水,出於雁門之山,雁出其間,在高柳北,高柳在代北。其山重巒疊獻,霞舉雲高,連山隱隱,東出遼塞。其水東南流,逕高柳縣故城北,舊代郡治。秦始皇二十五年,虜趙王嘉,以為郡。王莽之所謂厭狄也。建武十九年,世祖封代相堪為侯國。昔牽招斬韓忠於此處。城在平城東南六七十里,於代為西北也。

高柳,秦與東漢為代郡治所,西漢為西部都尉治。高柳故城即今山西陽高縣城北李官屯村漢遺;為守禦之要地。

雁門山,按註疏本:“山在今陽高縣西北”;《大明一統志》:“陽和衛北有雁門山”;清雍正《陽高縣誌》雲門山條:“去城北十里”;綜合考量此處《山海經》之雁門山與今陽高縣雲門山有關。另按百度搜集到的陽高雲門山資料:“雲門山西段兩峰夾一峪,東為猴兒山,西為虎兒山,黑水河穿峪入陽高境內,兩山對峙,山勢險要”;與《山海經》“雁門之水,出於雁門之山,雁出其間”的描述相當,故陽高雲門山西段即可視為古之雁門山。

當然值得指出的是註文“城在平城東南六七十里”之方位描述亦應更正為“城在平城東北六七十里”。

《水經注》裡的雁門山

陽高雲門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