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人物誌!鐵姑娘陳英:癡心不改三十載,修築梯田澤後人!

上世紀六十年代,莊浪縣幹部群眾戰天鬥地,在梁峁溝壑間修築梯田。永寧鄉陳灣村村民陳英從11歲就開始修梯田,三十多年來,她無怨無悔,奮戰一線,用實際行動把青春的汗水灑在了家鄉的熱土上。

在陳英的老家,記者見到了陳英的三弟陳國航,由於陳英現居外地,陳國航為我們講述了姐姐的故事。

西北人物誌!鐵姑娘陳英:痴心不改三十載,修築梯田澤後人!

1967年,11歲的陳英就參加農田基本建設,那時候,和她一起有15個一般大小的女孩子,她們被編成“娃娃組”修建梯田。陳英幹活賣力又不肯服輸,當上了“娃娃組”的組長。後來,農田基本建設採用軍事化管理,“娃娃組”又被稱為“鐵姑娘突擊隊”。

西北人物誌!鐵姑娘陳英:痴心不改三十載,修築梯田澤後人!

莊浪縣永寧鄉陳灣村村民 陳英:

白天干不完的就晚上幹,晚上有月亮就跟著月亮幹,等別人上來我們就能幹好多,常常是搶著幹,偷著幹,年齡小還不服人,要幹到男娃娃前面,就是有一種不服人的精神。

西北人物誌!鐵姑娘陳英:痴心不改三十載,修築梯田澤後人!

那時候修梯田任務重,每人每天12方的取土任務,三九寒天,吃不飽,穿不暖,勞動一天,有的人把耳朵凍壞了都不知道,有的攥钁頭的手一鬆,滿手都是血。

西北人物誌!鐵姑娘陳英:痴心不改三十載,修築梯田澤後人!

莊浪縣永寧鄉陳灣村村民 陳英:

人們常說攥著兩把汗,但我們那一幫姑娘是手裡攥著兩把血,提杵子一天到黑手被震破,血流得杵子都紅了,顧不上包紮,挖?頭也手破了顧不上包紮。

西北人物誌!鐵姑娘陳英:痴心不改三十載,修築梯田澤後人!

為了完成任務,陳英她們“大幹苦幹加巧幹”,學著“放土崖”。從1966年開始到1996年,陳英修了30 年的梯田,搞了30幾個大戰場,和她在“鐵姑娘突出隊”一起同甘共苦的姐妹頭髮都白了。

西北人物誌!鐵姑娘陳英:痴心不改三十載,修築梯田澤後人!

西北人物誌!鐵姑娘陳英:痴心不改三十載,修築梯田澤後人!

莊浪縣永寧鄉陳灣村村民 陳英:

過去和我同齡的姑娘都在上學,但是我們白天干,晚上幹,晴天干,雨天干,夏天干,冬天幹,一年四季都在梯田建設上,我們所有的青春都付出到梯田建設上了。

西北人物誌!鐵姑娘陳英:痴心不改三十載,修築梯田澤後人!

現在,陳英兒孫滿堂,曾經艱苦奮鬥、戰天鬥地的歲月成了她人生寶貴的財富,艱苦樸素的“家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他們的整個家族。

西北人物誌!鐵姑娘陳英:痴心不改三十載,修築梯田澤後人!

莊浪縣永寧鄉陳灣村村民 陳國航:

艱苦樸素、艱苦奮鬥的精神不但影響了我的整個家庭,影響了我們這一代,而且影響著我的子女和下一代。

西北人物誌!鐵姑娘陳英:痴心不改三十載,修築梯田澤後人!

站在永寧鄉陳灣村村口,陳英曾經參加修建的堡子嘴梯田清晰可見,層層梯田纏山繞樑,成了陳灣村最美的風景。

西北人物誌!鐵姑娘陳英:痴心不改三十載,修築梯田澤後人!

莊浪縣永寧鄉陳灣村村民 陳英:

感到確確實實自豪,我們這幾代人給後代兒孫不但留下了良好的耕作條件,而且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這種精神是無法形容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